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中庸講記之十四(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3.此一點靈光,雖具於方寸,息息於天地,鬼神一氣相感通,無稍間斷,但渾無形跡,人不自覺耳。《四書說約》


此段與上一段的意思是一樣的。雖只是一點小小的靈光,只有方寸之地而已,但與天地的關係卻是息息相關的。《中庸朱子章句序》:「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縮起來是在我們身上,但發出去卻是充滿著虛空,不要小看上天賦予的這點靈光;我們是能與鬼神相感通的,即是相感應,所謂「天人一貫」,即與鬼神能通。

我們要如何與鬼神相通?早期有飛鸞宣化,這確實是天人一貫。後學的太太是天才,後學曾問她:「做天才時,妳知道妳當下在寫字嗎?」她說:「我若知道在寫字,我就直接練習寫就好了,何必要學靜坐!」意思就是本身都不知道在寫字,也不知道在寫什麼,一靜就什麼都不知道,若知道就變成人為的。大家覺得有沒有奧妙?她告訴後學說:「這是一句很簡單的道理,亦即《太上清靜經》所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所以我們要能與神相通,就一定要無相。以前在點傳師班,老前人曾說:「人要與天地相通,無論是做為一位天才或修道人,一定要『不起分別心,不存男女相』,但這也是最難修的。」他曾告訴後學一個經驗談,他問:「你想回去嗎?你要不要你的性命?你若不要性命,那你有分別心、有男女相,都沒關係;你若想回去,就一定要不起分別心、不存男女相。若不想回去,就隨便你了,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所以想要與鬼神相通,就要如同老前人所說的:「不起分別心,不存男女相。」佛祖就是這樣,而我們是凡夫,要破這個相確實是不簡單。

「鬼神一氣相感通,無稍間斷,但渾無形跡,人不自覺耳」,要像上述這樣,才能鬼神一氣相感通。修道就要想:要回去,就一定要這樣!不回去,就不用多說了!要你的命還是不要你的命?大家都想要自己的生命,所謂修身立命,就是要立這個命,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事。

《中庸》第十六章(二):
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第二節 何以見鬼神之德之盛


這段,是在告訴我們鬼神的德。鬼神之德已達到極點了,是什麼原因所致。

讀懂經句


❶體物:猶《易經》所謂幹事也。幹者,體也(即莖、幹)。《易》云:「貞者事之幹也。」

《易經‧乾‧文言》有這句道理:「貞者事之幹也。」貞即樹幹。我們只是讓鬼神附身而已,若沒有鬼神附身在我們身上,我們無法做任何事情,就好像沒有樹幹,枝葉也沒法生長。乾卦就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立德、立功、立言,就必須要有這個主角,要有東西來附著,亦即要有鬼神附著。有句成語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沒有這層皮,那毛髮要附著在哪兒?這層皮就是體物,有體物,才能活。

依經演繹


1.以魚鳶言道,即物之形以見道也;以鬼神言道,即物之氣以見道也。主宰乎氣象者為理也,難言也。


「以魚鳶言道,即物之形以見道也」,之前曾談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中庸》,為何魚兒能活在那麼深的水中,鳥兒能飛到那麼高的天空,而人就不行?主要是牠們本身有道。在萬物的生命中,可看到牠們的身上都有道,看到生物,一下子生,一下子死;一下子榮,一下子枯,最主要就是道的作用。

「以鬼神言道,即物之氣以見道也」,一個人是否有神氣?或者是否有鬼氣?照說人應該是沒有鬼氣,人過世後才有鬼氣,但是有的人有鬼氣,例如:有的被叫酒鬼,鬼就跟著到了,是什麼原因?因為他已先顯露原形。鬼神則是透過「氣」,讓我們看得出來,這就是「道」。之前從象講到氣,這都讓我們感受得到,一個人的神氣雖看不出來,但可以感受得到,在無形中、在我們的印象中,會顯露出來。

「主宰乎氣象者為理也,難言也」,主宰氣象者是理,其實不管是有形的肉體也好,或是氣也好,氣象的東西都是理天在主宰,也就是無形的在主宰。無形的又如何能主宰呢?無法用講的,要靠自己去想。比如,人的源頭是從哪裡來的?肉體是父母、阿公阿嬤、阿祖阿太……,一直往上推,但最原始是從哪兒來的?無論生物學家怎麼研究,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都只是在講一套理論。

其實任何東西都要有生,沒有生是無法形成一樣東西,問題是在於:到底是由誰生的?難言也,一定是有人生的。《聖經‧創世紀》提到萬物的創造,也是以神話交待,你能說它說錯了嗎?若覺得有錯,不然你也可以說套理論來作印證。經典的東西,是無法推翻的,信者恆信。

2.隨機赴感方方現,附物昭靈在在圓。蓍策非神神自有,卦爻是象象終捐。《理數合解‧一貫探原》


「隨機赴感方方現」,一個人有生命時,隨時都能感受到氣的流通。心理學家研究人性:當我雙眼注視著走在前面的某人,他雖背對著我,但卻不時轉身看看,想知道是誰在注視他,這就是能感受相通,這就是神。在任何時候,感受都能相通的,感應就是這樣顯露出來。
「附物昭靈在在圓」,每樣東西都有它的靈性存在,所以都能很圓滿。上天的設計,即使是一隻小小的螞蟻,也有牠完整的構造,牠也能活動。

「蓍策非神神自有」,蓍策即蓍龜。《史記‧龜策列傳》記載:「五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蓍是一種草,古早卜卦是用蓍草與龜這兩樣東西,卜卦時看那活龜的那一隻腳怎樣就會怎樣,後學也沒有深入研究這些;而現在用龜殼卜卦就能知道,大家想想為何能知道?龜殼又不是神,但它是以誰的神作感應?是以卜卦之人的神作感應嗎?這個說法還差很遠!其實是以我們的神來感應,我們相信所卜的卦,這個卦就是活的。擲筊杯也是同理,這是一種靈感,是真實的。

後學的哥哥年少時很鐵齒,剛光復後,我十四、五歲時,他大約是二十歲。有次看到人家在抬神轎過火,神轎會搖晃得很大力,我哥哥認為那是騙人的,就在旁邊大喊:「那都是嘐潲的(台語,誇大騙人的)。」抬轎的人就叫他去抬抬看,一開始他還說:「這也沒什麼啊!」結果神轎晃動得更大,他當場摔到一邊,還整件褲子掉了下來,當眾漏氣。這是什麼原因?就是「蓍策非神神自有」,這是不是神的靈感?無法言喻,但卻是後學親眼所見到很感應的事實,不信神的人就是當眾漏氣,讓人看笑話。

無形的東西,不是我們能以三言兩語,隨便說有就有,或說沒有就沒有的,譬如:所有的仙佛。好比老前人坐船渡海到台灣傳道,奮鬥60多年,若沒有他,又有誰願意這樣做?當然每個人的感應不一樣,所以我們會感受到「非神神自有」。

「卦爻是象象終捐」,所有的卦理都是象,即有形的東西;懂得應用這些的人,到後來也會隨著他的死去而不復存在,這些都是帶不走的。

由以上這些道理,我們要了解,「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每樣東西都設想得很周到,上天在做的事是無法言喻,是不可思議的,大家要去體會。

3.物之始,神之體物也。物之終,鬼之體物也。物有終始,是神不離乎鬼,鬼不離乎神。二氣對待,二氣流行,主宰乎萬物之中,而無一時之或遺。(整理自《中庸輯義》)


據《六祖壇經‧疑問品》有云:「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即知「性在」屬陽謂之神,「性去」屬陰謂之鬼,體物者是附於身心,陰陽二氣互相對待,二氣流行,主宰在萬物之中,而不能離開。

《中庸》第十六章(三):
使天下之人,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第三節 鬼神之為德就祭祀以驗其盛


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要拜神?天下所有的人,包括皇帝、公侯將相、販夫走卒,世間沒有不拜神的人,連沒身分地位的人也都會拜拜。

讀懂經句


❶齋:齋戒也。古早要拜拜之前,一定要齋戒,吃葷的人要吃素三天,作醮則最少要素食一個禮拜,甚至街頭巷尾的店面也都煮素食的。

❷明:猶潔也。滌其心也。心要清,不能有雜念。

❸盛服:美盛之祭服。專門於拜神時才穿的制服,平時不穿。

❹祭祀:祀神,祀祖。

❺洋洋:流動充滿之意。能使人敬畏奉承而發見昭著如此,乃其體物而不可遺之驗也。

「舉頭三尺有神明」,滿四界(台語,處處)都充滿無形的,所以在拜的時候,能讓我們感受到仙佛就在左右,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我們的神與外界諸天神聖、各位大仙等所有的神明都能相契合,這就是一種應驗。

依經演繹


1.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禮記‧祭統25》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君子要教化,比如:在道場上要講《道德經》、《太上清靜經》,最必須掌握的是根本;根本即是「順之至也」。也是說:拜佛一定要莊嚴。後學幾年前來先天道院時,剛好在推動辦道莊嚴;辦道若不莊嚴,會辜負上天,有失道之尊貴。堂及開班時也要莊嚴。

莊嚴也就是「順之至也」,就是順到極點。順就是順上天的意思,也就是莊嚴,不是兒戲,不能馬馬虎虎;有莊嚴,「誠」才發得出來。反之,一個道場若拜佛流於形式,都是馬馬虎虎的,則不會有絲毫的感應。有誠心,才有信心;莊嚴是誠之後,外在的表現,而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不能發出誠心,這篇道理的重點就是要「誠」。

人若有莊嚴及誠信,「祭其是與」,則我們在辦道、拜佛祖或獻香時,才能將誠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修道,要守佛規禮節,這就是其重要性所在。

「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祭者祭祀,就是道場的佛規禮節,這是教化最要緊的根本,修道第一步就是要學這個工夫。所以,前面提到「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辦上天的事情是天職,上執禮是代表關法律主,下執禮是代表呂法律主,點傳師是代表濟公活佛,這是與理天相通,就在莊嚴當下顯露出來。

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拜佛或拜祖先時,要視同仙佛或祖先就在這裡,如同接待客人,要親身以很誠懇的心迎接。有句話說:「入門看人意(台語,指做人要懂得隨時注意環境變化,以及察言觀色)」,對方對我有誠,講話就較有話題;若對方是應付的態度,那今天要辦的事就較不好處理。我們對待佛祖、祖先,也是要「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說,若叫人代為拜拜,這與自身去拜的誠意就不同了,所以與其自己不去拜而請人代拜,那乾脆就不要拜了。

《中庸》第十六章(四):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第四節 引詩言以證其盛


之前所講的都是以拜拜來檢驗鬼神之德是不是到極點,本節是引《詩經》證明。

讀懂經句


❶神:指屋漏之神或鬼神。

屋漏之神在西北角,是指沒人住的地方。沒人住的地方,神是很靈感的;通常有人住的地方,大家拜神祭祖都拜得很順手,但是沒神像的地方,我們要拜又不一樣了。屋漏之神指西北角的神,即無人住的地方也有神。

❷格:來臨。是體物也,體物即附身。

❸度:揣測之意。非見聞所能測也。

❹矧:況也。豈敢的意思。

❺射:音亦,言厭怠而不敬也。

❻思:語氣詞,無意義。

整句話就是在說,我們不知道神什麼時候會來,或神到底有沒有接近我們身邊,而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鬼神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我們豈敢馬馬虎虎或以怠慢心來奉敬仙佛鬼神。

依經演繹


1.天地間有鬼有神,彌漫充塞,無時無物而不有也。鬼神之靈妙如此,人即極其誠敬,尚恐有愧於屋漏。故人之為道,豈可厭怠不敬於剎那間乎!


鬼神不管何時何地都在,其靈妙到這樣的程度,人要有誠敬之心,惟恐愧對、怠慢屋漏之神。屋漏之神可指看不見的仙佛、鬼神。人就是因為這個原理,哪敢厭惡或懈怠,而對神不敬?連一點點時間都不敢疏忽,這是慎獨的工夫,「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論語‧泰伯》。

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這句道理,以前前人解釋的角度較不一樣,一般都會將「敬鬼神而遠之」解釋為不要迷信,意思是說可以敬拜神明,但不要迷信。而前人則是用另一種角度說明,「遠」,是不忘其本;「務民之義」,身為領導或帶動道務者,要引導大家走向修道的路,對鬼神一定要恭敬、誠敬,最主要的用意是不忘其本,即不可違背為人的根本。為何會這麼說?因為之後三章都在講孝道。在孔子時,都是離西周幾百年後的事情,要如何效法與尊敬文王、武王的德行呢?所以「敬鬼神而遠之」的意思是,誠敬所有的鬼神,最主要是不違背其根本。這樣解釋才是有智慧的。

迷信與理性是很容易區別,有為就是迷信,無為就是理性。求神拜佛要求保佑我……,這就是不合理;若求保佑道務宏展,這是為公的,還說得過去;若只求自己的福分,那就差得太遠了。

《中庸》第十六章(五):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第五節 指點其所以盛,歸本於誠


讀懂經句


❶微:言隱密精微。弗見弗聞即隨體之微也。

❷顯:顯現。指體物如在,即費(音ㄅㄧˋ)用之廣也。

體物的功用很大,將「誠」顯露出來。誠的本身沒有附在這邊,也沒有附那邊,會附哪一邊是自自然然,沒有造作的,才叫做「誠」。在氣天或象天都一樣,誠都沒有變;這個誠能夠顯露出來,無法將之遮蓋住,最主要是無極真理之誠,來自於先天,是本來面目、是天性的流露,也是赤子之心,是這個誠在主宰咱。

❸誠:無偏無袒,自然而然,毫不造作,真實無妄,乃本來之性。性者理也。

❹揜:蓋也。覆蔽也。

依經演繹


1.夫微者德之體也。顯者德之用也。《中庸輯義》


《中庸輯義》解釋這段,雖然是文言文,但大家應該都可以看得懂:「夫微之顯,以推所以不可揜者,皆無極真理之誠為之主宰也。蓋鬼神之德,靈妙莫測,實由於陰陽之合散伸屈,流行於天地萬物之間。以二氣言之,神之至而伸者,理之通也。理之反而歸者,理之復也。以一氣言之,神之歸則為鬼,理之動極而靜也。鬼之伸則為神,理之靜極而動也。然其所以然者,則只有一誠之理運行乎中。發見昭著,流行而莫揜也。」

無極真理是以「誠」為主宰,蓋鬼神之德行是從咱的本身顯露出來,所以靈妙莫測,咱無法預測;祂要怎麼顯露靈妙莫測?「實由陰陽之合散伸屈」,伸屈即指生死;也就是之前所講的道理,神就是伸而不屈,有伸就是有生機,伸而不屈就是沒有數,合起來是二氣流行;散是對待,就散掉了,即有生有死;所以陰陽二氣合起來流行在萬物天地之間。「以二氣言之」,二氣就是陰陽、鬼神,這個氣為陽之氣;陰我們沒有稱之為氣,陰為靜。

「神之至而伸者,理之通也」,將二氣拆開來講,先講陽,陽若到極點,伸就是生,元神若生出來,其氣是通理天的。

「理之反而歸者,理之復也」,理之反就是收縮回來,即歸也。復就是循環回來,其變化又為鬼,二氣是會迴轉的。反的意思就是被粘殼拖住,變成識神,就是復。二氣是會循環的,因為落入陰陽,有陰有陽,又復返回來,沒有通到理天去,而通到氣天去;沒有通到氣天去,就是通慾界,就是會循環回來;若循環回到理天,表示元神就沒變;照說一般都要再返回來為鬼,但是它是通理天,所以又返回來還是回到理天,這就是理之復也,沒有落入鬼。照說這樣的迴轉返復,應該要落入鬼,但是它通理,就像是有修到那個層次的人,無論到哪個環境,本性都與本來面目沒什麼區別;雖然是二氣流行,再返回來還是一樣;一般應該在慾界是會變化,但是它沒有變化,這個道理就是這麼講的。

「以一氣言之,神之歸則為鬼」,二氣合在一起,不是純陽,就變成鬼,這是一定的;因為神之歸,沒有神在了,就變成鬼了。前一句所講:「神之至而伸,理之通也。理之反而歸者,理之復也」,這樣的是很少的,這是以前的修行目標;但二氣流行時,神若回去就變鬼,為什麼?因為落在慾界。在陰陽變化當中,是鬼是神?我們自己其實都感受得到,是無法掩蓋的。

「理之動極而靜也」,理就是本來來的,理若動到極點,返回去就是靜;動靜之間一定要返復。

「鬼之伸則為神,理之靜極而動也」,我們修道,當生的時候就是神,亦即元神,其實也有識神在。本性若靜到極點時就動,人二氣流行時,也可以修。

「然其所以然者,則只有一誠之理運行乎中」,「誠」的時候,這個問題與剛講的「神之至而伸,理之通也」一樣,所以我們要怎麼修?這就是在教我們「理之動極就要靜」,要修靜的工夫。「鬼之伸為神」,是動的工夫。動靜自如,調節得很好,因為沒摻雜後天、沒被慾念累著,亦即前面曾講的:「人之道心,出於氣表,貫乎氣中,號曰『元神』。此神無時不與理天相通,惟神能通;然通而不知其通,不得大通終通者,氣累之也。人之人心,處於身中,號曰『識神』。此神無時不與氣天相通,惟氣能通;亦通而不知其通,不得大通終通者,慾累之也。」《理數合解‧三易探原》

若有「誠」,時時都是道心的展現,所以才說「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有「誠」,再怎麼變,還是本來面目。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