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中庸講記之十八(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章之一: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第二十章之一(一):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哀公問政」這章是《中庸》裡面很長的一篇道理,是在講文王、武王治理國政的道理,都寫在方策裡。以前老前人在講解這章時,認為此篇道理就是在講修道方策;現在歷經50多年來,我們都能體會出這也是修辦道的一個方策,記載在典籍上。

讀懂經句


哀公:魯哀公,姬姓,名將。周公之後(伯禽封於魯),魯定公之子。周敬王26年即位。

哀公即魯哀公,姬姓,名將,是周公之後代(伯禽是周公的兒子,魯即今之山東,是以前周公的封地),亦是魯定公的兒子,於周敬王26年即位,時值春秋時代,即春秋五霸時,周朝皇帝只是一個虛位。

政:⑴紀綱法度。⑵治理國政之道理。

紀綱即典章制度,法度即法令制度。在《孫文學說》解釋:「『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情。」治是管理,政是眾人的事情。以現代話來講,亦即治理國政的道理。

布:⑴記載。⑵陳列。

方:木板。

策:竹簡。

「布在方策」,即將典章制度記載在典籍、經典之中。在尚未發明紙之前,記載文字都是刻在木板、竹簡上(一片一片,穿上線)。

人存政舉:人存者,非文武之君臣尚在;君臣盡道,即文武之君臣未亡也。所謂政舉,舉者猶行也,則其政行也。

「人存者,非文武之君臣尚在」,不是指文王、武王還在的意思,而是說為人君、為人臣者,每個人都能依循著文王、武王時代的內涵、風範、精神,並傳承下來。比如後來的成王、康王的成康之治,也是承襲文王、武王之內涵、風範、精神,將國家治理得很好,這就是「其人存」。

「君臣盡道,即文武之君臣未亡也」,在第十九章提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這就是不忘本,有想到人之根本,對於長輩者都存有誠敬之心,由禮當中,可以感受到其不忘本;所以文王、武王歷代傳下來都是以孝治天下,這就是「道」;依循著倫常之道,這是「達道」。若每位為人君、為人臣者,都能照著文王、武王這麼做,等於文王、武王還存在著,這就是「其人存」。「政舉」,就是推行,所以治理國家就能夠推行。

人亡政息:人亡者,無文武之君臣也,君非君,臣非臣,君臣無道,則其政滅也。

「人亡者」,即為人君、為人臣,沒有依循著文王、武王的內涵、風範、精神,致使君非君、臣非臣,君臣無道,違背根本,對上面長輩者不存誠敬之心,若是無道的話,其國政自然無法再繼續傳承下去。

老前人的修辦方策就是這樣,我們一樣歷代傳承,所謂「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這都是傳承,承上啟下。我們要如何傳承道務?這道理都隱藏在這裡面。對於師尊、師母的德行,我們本身沒有看到,只能從書上記載或前輩者講述得知;但我們能從老前人的身上看到師尊、師母的風範,因為老前人是依循著師尊、師母的德行與慧命,傳承下來給我們。所以我們修辦只要依循著老前人的風範,就不會有所偏差。

第一節 子思引夫子對哀公之言,以明道之費隱大小也。夫文武之政,盡美盡善,為萬世之良法,苟有如文武之君,周召之臣者出,則其人猶存,其所行之政,便可次第舉行矣,若相反之者,則其人亦亡,方策所載,徒為陳跡,其政遂息而不行矣。

「以明道之費隱大小也」,費為道之用,隱為道之體;一為看得見,一為看不見。費者,道之用,則理之日用可見,從一個人日常生活中所顯露出來的,即可看見道。隱者,道之體,則理之隱於其閉而不可見,故道之體是無形看不見的。由此原因,可體會「其人存」,就是因為存有道;人有道則政舉,人若離開道,無道則政息。

《莊子‧雜篇‧漁父》:「且道者,萬物之所出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這是《莊子》中引用孔子對子路講的一段話。

「且道者,萬物之所出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道者,萬物都有道的存在,若沒有道則會消失,有得到道則是活的、生的;如同人及萬物的生命也都是一樣的,若沒有道則不能生存。
「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做事情若沒有依著道理做,就會失敗;若有循著道理,做任何事都能順利成功。同理,費隱大小之事就是要明道,才能清楚知道修道這條路要如何走。
「夫文武之政,盡美盡善」,意思是非常完美,零缺點。「為萬世之良法」,不只是那一代人而已,文武之政距離現今將近三千多年,典章制度還是很好的治世方法。

「苟有如文武之君,周召之臣者出」,假使有文王、武王那般的君王,就會有像周公、召公一樣盡忠的大臣來扶助治理國政。

「則其人猶存,其所行之政,便可次第舉行矣」,就如同文王、武王及周公的精神、風範永遠在世一般,也就能夠一一推行方策,治理好國政,這就是一種傳承。

「若相反之者,則其人亦亡」,反之,若沒有文王、武王的精神及風範,就如同沒有這個人存在。

「方策所載,徒為陳跡」,即便空有方策,若不去執行、傳承,就無法推行方策、治理國政。如同研讀經典,雖能深入領悟其內涵,假如只會講而不身體力行,這部經典的記載則「徒為陳跡」,等於讀歷史一般,不會有任何感想。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讀歷史的心境要與當事人感同身受,這樣才有意義;要去了解到一切的成敗,都記載在歷史裡面,就像在讀《春秋》一樣,也能知道因果,否則就沒什麼作用了。

「其政遂息而不行矣」,所以方策如果只是讀,而無法跟著做,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消失,無法治理好國政。

所以「其人存,則其政舉」,這句道裡運用在我們修辦道上,也是要傳承,才能使道脈源源不絕。

《中庸》第二十章之一(二):
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


讀懂經句


人道:是君臣同心同德之意。

我們在修辦道,大家能否感受到同心同德呢?大家都照著道務方針、道務計畫的同一個目標在努力推動,都朝向同一個方向,這是同德;但在推動道務時,大家有否同心呢?以前老前人時常說:「同德容易同心難。」大家看似都朝同一方向在辦,但同心卻很困難。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很多方面都不同,所以須要協調溝通;協調後,雖不滿意,卻可以接受,現在道務常是這種狀況,但這樣的效果只剩下五成;若能同心同德,其效果是十成的。

敏:敏者速也。

「人道敏政」,人道做到,國政就能很快推行出去。大家在道場那麼久了,都能體會出來,我們在人道尚未做到位,導致道務方針每年都一樣,道務推動得很慢,所以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去克服、去突破。

回想以前老前輩們在推動道務,是非常尊師重道、承上啟下,真心地付出,當時的修道環境如同大家庭一樣,誰掌家就聽誰的話,以現代的人看來,大家都是傻瓜,說怎樣就是怎樣,沒有第二句話;那時的修辦氛圍,真是值得讓人懷念。文武之政的國度就是這樣,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論語‧泰伯》,期許我們有一天也能實現到這種境界,這不是理想而已,是可以去實行的,就看我們如何將道務帶動起來,我們還是非常有希望的一個道場。 天恩師德,一貫道其他道場人人都欣羨我們基礎忠恕最幸福、最有福氣,因為(黃總領導點傳師講經之時)老前人還在,其他前人也都還在,其精神風範令人敬佩,我們更應珍惜。

地道:是剛柔合質之意。

剛指土,柔指水。

樹:樹者栽植也。

「地道敏樹」,有土有水,樹種下去一定能活,加上大自然的陽光,這都是上天恩澤。所以選擇很重要,選擇有土有水的地方,種植植物一定能成長得很快;如同君臣若能同心同德,像土與水般相互配合,就能治理好國政。

蒲盧:蒲葦也。生於水邊,容易繁殖。

蒲,以前叫做鹹草,是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邊、海邊;只要有鹹水,就很容易成長、繁殖,不必特別栽種,割了又生長出來,割了又很快再生長出來,長的速度很快。

「夫政也者,蒲盧也」,這樣治理國政事務,能人道敏政,如同鹹草的生長很快速。

第二節 言人存政舉之易。蓋人之為道,君臣同德,則大綱舉細目張,國政頓即振興矣。如地之為道,土脉得其滋潤,則發育長養,百草立即蕃殖矣。所謂文武之政,合於人情,宜於土俗,盡美盡善,易於實行,有如蒲盧之易生也。

「言人存政舉之易」,說人若存,政則舉,這是對待的關係,人存政舉是很容易的。「蓋人之為道,君臣同德」,「為」是有之意;所以人若有道,則君臣能同德,向著一致的目標推行。

「則大綱舉細目張」,綱為粗繩,細目為網,網都結在粗繩上;在收網時,只要將粗繩一拉,網就跟著大繩收放,常言「收網」就是這個意思,只拉粗繩,而不會去拉細網。

「國政頓即振興矣」,同樣意思,君為綱如粗繩,眾臣為細目如繩網,君正則臣忠,眾臣自然就能順利推行國政;而點傳師、講師也為綱如粗繩,道親是細目如網,只要點傳師、講師帶領的方向正確,道親自然就跟著修辦,所以帶頭的人非常重要。

「如地之為道,土脉得其滋潤,則發育長養,百草立即蕃殖矣」,如同地之有道一樣,水有水脈,土也有土脈,土有水的滋潤,種的植物就能生長、開花、結果,百草就能繁殖得多又快。

「所謂文武之政,合於人情」,文王、武王治國的方法是合於人情的;合於人情這很重要,修辦道也是一樣。雖說「大道無情」《太上清靜經》,道無私情,卻是大有情,修道要以情為前提;就好比度人、成全人,通常會先從認識的人開始度起;度其求道後,還須常與之聯繫感情。要度一個人很不簡單,有的人很好度,那是因為他累世有修、有祖德、有根基;有的度了十年還度不起來,我們若放棄就失去了;但有時未必是失去,根基好的人,最終還是被別人度去了。度人須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循循善誘,終究不能離開人情。

「宜於土俗」,文王、武王治國就是合於人情,鄉土的風俗習慣,每個地方不一樣,一定要合宜;就像種植一樣,亦須依土地適合的性質來種,否則就必須作土地改良,那又是很大的工程。

「盡美盡善,易於實行,有如蒲盧之易生也」,所以文王、武王治國,合於人情、宜於土俗,能夠盡美盡善,非常完善,因此容易實行,就像鹹草種在水邊很容易生長。鹹草旁的水就像是臣,做事是眾臣在做,推行政務也是這些人在推行,並不是皇帝自己在做,皇帝只是做一個標竿,讓人遵循。所以道務想要能順利地推行,也必須用對方法,道親是所有幹部的衣食父母,如果沒有他們,要單靠自我一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將道務推展出去的。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