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中庸講記之十九(一)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章之二: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中庸》第二十章之二(一):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讀懂經句


達道:達道者,天下古今所共行之路也。

達道就是天下人一定要走的路。

行之者:指智仁勇工夫也。智者知此也,仁者體此也,勇者強此也。

仁者體也。《論語‧子罕》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智者知此也」,知此就是知仁,亦即知五達道;「有智知仁而不惑」,有智就能知仁,而對仁不會有疑惑。

仁者體此也」,仁者無憂,所以知此也,求仁得仁,仁者,求之就有了;為什麼求之就有?因為仁與道同體,我們本性中本自俱備五常,即五個不變的道,所以說體此也。

勇者強此也」,仁者有勇,行仁而不懼;而有勇行仁而不懼,這就是強,即自強不息,要求仁得仁須自強不息,此即為「勇者強此也」。這些就是工夫。

我們今天會修道,就是因為具備有智仁勇,才能走上修道的路,有智才能夠知仁,有勇才能始終如一。

君臣:君臣有義。君正臣忠。

父子:父子有親。父慈子孝。

夫婦:夫婦有別。夫倡婦隨(此處用「倡」,同《中庸輯義》中的用法)。

昆弟:昆弟有序。兄友弟恭。

朋友:朋友有信。

以上倫常之道取自《孟子‧滕文公上》。在《綱常倫理從德合編》亦寫著:「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達德:天下古今所共同之理也。亦即共同所應俱備之德行。

天下古今所共同之理也」,研究經典時,對「理」的解釋為定理。《理數合解》的序言說:「混沌未開,理無不在,鴻濛甫辟,數無不周。」「理」與「喜怒哀樂之未發」《中庸》都是一樣的,理是無處不在的,仁有仁的理,智有智的理,此「理」為定理,理是常而不變。「數」是定數,數是變而有常;所有的道理都在這裡變化。

亦即共同所應俱備之德行」,三達德即德性,無三達德無法行五達道;比如君臣有義,須有智仁勇才行得出來;每個人修道,也是因為有智仁勇三達德才能走下去。

一也:⑴真誠無妄之理也。⑵一貫也。

有「一」所以能行三達德,一是真誠無妄,也就是誠,有誠才能啟發三達德;所以說達德何以行之?為何能發出智仁勇?這都是原來即有的。一也能代表道。

理是定理,數是定數,世間一切的事情是「理」、「數」使然。一個人的生命也是理數所造成的。為何說道劫並降?也是理數使然。總歸一句,混沌未開,理無所不在,是處處都存在的,「理」是常而不變。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三達德中,仁智含在五常之道中,但是不包括勇,因為勇不在理中,而在數裡面;勇是自強不息,隨時會變化,因時、因地、因人都會變化,但是其變化是變而有常,這就是道的運行之理。此篇是延續上篇,主要是要講述修身。

第六節 此節以修身之事詳言之。身之相臨者有君臣,君宜仁而臣宜忠也。身之相生者有父子,父宜慈而子宜孝也。身之相配者有夫婦,夫宜倡而婦宜隨也。身之相序者有兄弟,兄宜友而弟宜恭也。身之相助者朋友,既交以形神而其道在相信也。
此五者,人之大倫。聖賢庸愚,或盛世或衰世亦皆行之,乃天下古今所通行之達道,所以修身者也。心之明睿,辨別乎仁之理者為智。心之公正,完全乎智之理者為仁。心之剛毅,擔任乎智仁之理而強行不息者為勇。此三者,天命之性,人所同得。智賢愚不肖,或古人或今人皆亦得之,乃天下古今所同得之達德,所以修道者也。而知以達德行達道,以一行達德者可知。是一直貫澈乎三達德,即直貫澈乎五達道又可知矣。


此節以修身之事詳言之」,上章談到「修身」的身是指君的身,即皇帝。在此章不能解釋為皇帝,修身的身是指自己。「五倫」中,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每一角色我們都會扮演到,這裡的「身」是在講自己,以往我們講道時都在講別人,說給人家聽,但實際上是要講自己。

身之相臨者有君臣」,身,指我們的身體。即使一個小公司也有君臣;本性與肉體也是君臣。臨的意思是互相,指居高臨下,亦是近的意思。

君宜仁而臣宜忠也」,「仁」是體,體此,求仁得仁,「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宜」,在此不解釋為適合,而是應當的意思;君應當要仁,臣應當要忠,為什麼?因為「身之相臨」。

身之相生者有父子」,孩子是父母所生,即相生。「父宜慈而子宜孝也」,為人父母應當要慈愛,為人子女應當要孝順。

身之相配者有夫婦」,夫婦要互相配合,等於陰陽、天地一樣。

夫宜倡而婦宜隨也」,倡即發起做事時,為人妻要在後面跟隨。

身之相序者有兄弟」,序是次序,兄在前,弟在後,有前後之分。

兄宜友而弟宜恭也」,兄應當要友愛弟,弟應當恭敬兄。

身之相助者朋友」,在家靠兄弟,出外靠朋友,朋友是所有群眾、所有社會上所接觸的人;相助不一定直接對我們,因為社會是一群體,士農工商都有,我們不用耕作,卻有飯吃,因為是農夫耕種的,這就是一個整體,朋友大家相助,人亦不能離開群體。

既交以形神」,朋友交以「形」,形指身體,大家相靠。「神」指精神面,例如:聖人的經典是我們的精神糧食,就是「交以神」。我們交的朋友,指世上看得到的,相處在一起的,就是朋友。而我們非常有福氣,身在道場,所交的朋友有四、五千年前的伏羲、堯帝、舜帝,我們經常在聽他們講話、讀他們的書;我們也常讀孔子的書,我們每個道親說起來都是孔子的學生,孔子每天都在教我們讀書,我們也都在聽他講課,這就是「交以神」。這種朋友是沒有分年齡,且不分空間與時間,此即所謂「樂道」;有修道,交的朋友層面才能這麼廣闊,否則一般人平時也不會熟悉孔子,還能將孔子等聖人賢達當作是我們學習的朋友。

而其道在相信也」,交往朋友能互相相信實在不簡單,所謂「朋友有信」;聖人的經典,不論如來佛祖、孔子、老子,我們都能深信不疑,前面提到的不疑惑、有智知仁而不惑,故能知己滿天下。

此五者,人之大倫」,大倫是指倫常之道。

聖賢庸愚,或盛世或衰世亦皆行之」,不論聖人、賢人、平凡人,或普通的凡夫俗子,在國有道,國家正興旺的盛世時,或在衰微戰亂時,大家都要遵照五達道而通行。

乃天下古今所通行之達道,所以修身者也」,天下無論是古早或今日,此五者都是通行的達道。《論語‧里仁》中說:「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不論在孔子(聖人)的時代,或在流離失所時,都要依道而行。這就是修身,在此可將修身歸屬於人道,亦即在後天我們必須走的人倫之道。以上所談的是五達道,接下來要談三達德。

心之明睿,辨別乎仁之理者為智」,《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是內心了解自己;「睿」,是超智慧、上上智;朱子解釋:「思想純正而靈敏謂之睿。」「辨別」,即以智分辨;「仁之理」,指常而不變的道;要知道仁之理需有智慧,佛家說見性,有智慧才能見性,有上上智的人才能知道常而不變的道。這個仁在此我們可解釋為體,體此也,指本體,由先天來的;若要深入,可參考《一貫探原》,在此暫不探討。

心之公正,完全乎智之理者為仁」,我們知道,理是定理,是常而不變的,與前面提到的仁之理亦同;「完全」是純粹,前面提到以智辨別來分別,這並非分別心的分別,分別在這可以說是見性,需要智慧才能見性。智是知道,仁是體,知道求仁得仁的體;體是指什麼?常說:「明體達用」、「與道同體」,仁與道,見到仁便是見到道了;與道同體,則仁與智就出現了;上智只能說我悟到了,但是只知道還不夠,必須要去行,有勇才行得出來。

心之剛毅,擔任乎智仁之理而強行不息者為勇」,剛毅指剛強的毅力,如同天地能運行不息,萬物能生生不息,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卦》;展現常而不變即智與仁之理而強行不息,即自強不息,謂之勇。

此三者,天命之性,人所同得」,可見我們要行三達德,這是天命所賦之性,不論賢與不肖,不論古人與今人,是人皆有得到的,而我們修辦道亦需要智仁勇。修道必須有智仁勇才能修道,回想我們自己,今天在修道路上能一路走來,就是有智仁勇,所以我們不要小看自己。

智賢愚不肖,或古人或今人皆亦得之,乃天下古今所同得之達德,所以修道者也」,不論智賢愚不肖,或古人或今人,大家都能得此達德而修道。修心是人道,修道是天道,這裡已升級,所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會被肉體所拘束,所以能修道。

而知以達德行達道,以一行達德者可知」,我們有智慧去體悟到本身即具備三達德,能以三達德來行五達道。我們去想這智仁勇是從何而來?「一」是指真誠無妄;以這「一」,由這真誠所發出來的,所以我們行智仁勇是由真誠所發出的。

是一直貫澈乎三達德,即直貫澈乎五達道又可知矣」,我們今天能走上修行的道路,就是因為「一」、因為「誠」。誠就是道,因為道太抽象,我們使用「誠」來說明,真誠貫澈智仁勇。因為有三達德,所以能貫澈五達道而且可知。這樣來推衍,理就是這樣去推衍;為什麼能盡倫常之道?因為我們本身有三達德;那五達道要如何來貫澈呢?根據「理」、「氣」這樣去推衍,智仁勇如果能夠發出來,那麼五達道就能無礙地去完成,倫常之道自然能做得很好、很圓滿。

在這邊後學提供三點補充資料。

依經演譯


1.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堯舜時代,后稷教人民耕作。「樹藝五穀」,樹在這是動詞,藝是方法,即教授種植五穀的方法,五穀能有收成就會使人民生活安定,也因此人應當更知道做人的道理。

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如果人生活中僅以吃得飽、穿得暖為目的的話,明代《千金記》中一句話:「飽暖思淫慾。」人民吃飽沒事做,如果沒有教育他們,則近於禽獸,這些人就會像一般的動物一樣沒有差別;空思妄想,不好的事情就會做得出來,和動物就沒有太大差別了。

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堯帝、舜帝很煩惱,就聘請契(音ㄒㄧㄝˋ)擔任司徒(掌管禮教之官),來教育人民五倫之道。我們由此可以知曉,五倫在堯舜時代就有的;五倫雖說是屬後天的人倫之道,我們用先天的三達德來推行,人民的良知良能才能益發顯露。

2.欲行此五達道,應以何為先?曰由親及疏,由近及遠,由人及物,始於孝弟,則本立而道生矣。《四書道貫》


陳立夫所著作的《四書道貫》中有說明,「欲行此五達道,應以何為先?」要行此五達道,須先從哪一樣做起?「曰由親及疏,由近及遠,由人及物」,要由親及疏,由近及遠,由人及物。「始於孝弟,則本立而道生矣」,還是要先從孝做起,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先從孝悌做起;孝悌就是本,根本立穩,五達道便是由此而產生。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有知知仁而不惑,有勇行仁而不懼;仁是什麼?仁者無憂,求仁得仁。我們要仁,仁即刻就出現,《論語‧述而》中,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表示「仁」我們本自俱足,求仁,仁即得焉。「仁」有許多面向,例如:人們的愛心,愛人之仁;克己復禮曰仁,不同時候,仁可依許多面向來解釋。

有勇行仁而不懼,《論語‧衛靈公》中,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勇才能當仁不讓。以上是第一階段。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