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提供
題目:「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哪一種作法才是正直?
※林國斌
本題出處為《論語》的子路篇,原文如下: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的命題,是葉公所認為的直躬者,這與法家的理念思想相契合,即是任何人發現違法,不論親疏好惡,甚至會破壞父子綱常倫理,都要舉證告發;這種方法常常淪為消極地制裁作惡,缺乏積極引導避免為惡,是監獄牢房人滿為患的原因之一。
然而,由至聖先師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反而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與葉公的想法與作為完全相反。探究其原因,可由以下幾段經典來做印證。
首先在《論語‧為政》中,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章為孔子比較在位者治理人民的方法,用政令和刑罰,其效果不如用德治和禮教好。
由此可以體會「君子之威」乃是以德服人,以激勵人民知恥並教於先,而非加以兵戈斧鉞的刑罰與威嚇。再者,因為家庭有特殊的倫理親情存在,唯有用愛心導引,使之溫馨和諧,不可用法律命令或條文強制壓服,否則只是徒生親子間感情的破壞與代溝罷了,因此《大學》裡說:「齊家、治國」而非「治家、治國」的道理由此可見。
其次,《大學》傳(四)釋本末中,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因為要以無訟為本,聽訟則是其末,在根本上讓人人和睦相處,相敬溫馨,而沒有訟案發生,才是上策。
然而,若是親子之間其中一方於行為與道德上有所缺失,古聖先賢也並不是要百姓一味地使用「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此種鄉愿的做法。《論語‧里仁》中,子曰:「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是說發現父母的志向,雖未能依從我們的建議,而此時言行更要恭敬不可亂來,並注意「怡色柔聲」。如果父母不聽從自己的意願,仍要恭敬順從,不可違逆父母;如此,再憂勞辛苦也不生起怨恨之心。例如:舜的大孝所發出的至誠至孝感動天地,並且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才能感動性格頑固的父母,也是千古以來孝道的榜樣。
同樣地,在《孝經‧諫諍章第十五》中提到,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天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因此,當雙親長輩的行為有所偏差時,勸諫父母改正才不至於陷父母於不義,也才是真正的孝行。所以,在《弟子規》裡也可找到同樣的內容:「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因此,「其父攘羊,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最終含意可見於《大學》傳(三)釋止於善,《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為人子女的,應該做到孝順父母;而身為父母,應該做到慈愛子女,當人人家齊之後,國治與天下平的至善境地也就相去不遠了。
※林昀瑞
這段出於《論語‧子路》的內容,記述了葉公與孔子之間,在「正直」上是有不同的見解。葉公所認為的正直是,只要發現有任何人做出不對、違法的事情,都要告發,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一樣得告發。但孔子所認為的卻是相反,如果父母或子女做錯事情或做違法的事情,要替他隱瞞才是正直。
後學認為葉公所說的「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與孔子所說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是得看站在何種角度去看待事情;葉公所用的方式比較偏向法家精神,看起來比較積極地維護秩序,任何人發現違法,不論是哪位親朋好友,甚至會破壞父子家庭關係,都要舉證告發,用此方式維持社會秩序。
孔子所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方式,乍看下很消極地面對,但卻可以先把家庭關係維持住,不破壞家庭之間的親情關係;保有關係後,藉由關係再慢慢地教化、慢慢地成全。但缺點是成效會很慢才看得到,甚至最後不一定能有成效。
因此後學認為應該兩邊取得一個平衡使用,如何「圓滿」地使用「正直」,在許多面向上達到一個平衡,才是一個比較圓融的方式。
※張國祥
這個題目慧君講師出的很有智慧,並沒有把答案設死,讓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間發揮。此題後學個人的見解是,須看當時的時空背景及目的為何?如果是以善的目的而為,那「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可為的;若是以惡的出發點而作為,那「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的作法是為正,其餘反之。
討論後,劉文欽點傳師慈悲賜導時說:「這題各位學長的答案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符合自己的條件、適合自己的情境,那才是各位學長心中真正的答案。」後學聽完點傳師慈悲賜導後,心中豁然開朗。
※呂佩臻
「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從事情的表面上來看是比較正直的,但換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父子之間像似有仇似的。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即使父母犯了過錯,我們應該私下好好勸導,使改之,而不是去告發,讓父母遭受眾人的批判,如《弟子規》所言:「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而「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雖然互相隱瞞了對方的小過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間充滿著愛,彼此都有愛護對方的心,展現出父慈子孝的一面,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會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比較正直。
題目:請舉例自己曾做過的或周遭發生過的「捨本逐末」的事,如何發現事情已經「本末倒置」?要如何改正?
※張國祥
此題後學以一個寓言小故事來詮釋什麼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有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後來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
「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後學藉此故事分享一點小小的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自性),加高籠子是末(想防堵慾望),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面去著手。
※呂佩臻
後學高中的時候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很多人總是習慣在半夜或者要考試的時候,才在熬夜看書、寫作業。高一新生剛進去的時候,看著室友各個都是半夜拼命地灌咖啡提神,看書到天亮;後學看著大家都這樣,感覺自己不這樣好像會輸別人似的,就有樣學樣,直到有一陣子喝咖啡喝到胃痛了,才驚覺我為什麼要這樣呢?
如果每天都有安排進度複習溫書,就不需要這樣熬夜看書,早上去到學校精神也不好。從此後學就不再管別人怎麼做了,自己每天有時間就複習一下,不用再熬夜看書,每天都可以十點就上床睡覺,不僅身體健康,成績反而更好。
※葛麗
前年在公司辦減重比賽,針對每一位參加減重的同仁,都幫他們個別客製化自己的減重計畫,也一再強調要用健康的減重方法,絕對不能節食。
有一次去關心其中一位同仁,她告訴我減重之後常會覺得頭暈;了解情況之後,才發覺這位同仁為了減重,有一餐沒一餐地進食,有時甚至不吃,完全沒按照正確的方式減重,罔顧了正確且健康的減重方法!發現她本末倒置之後,重新再教導她正確的減重方法。還好及時發現,否則賠了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連正暉
後學在海運公司服務,所負責的工作是船期監控與船期系統維護。近年來因公司擴大與同業的聯營與合作,船期業務也日趨繁雜。日前高層主管決定購買一套軟體,用於公司自有船與聯營公司船舶的監控;但在使用初期,我們須先將所有航線的基本資料建置於該軟體系統,且日後資料有變動也須再次更新,而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軟體所提供的船期資訊不如想像中的即時和準確。以致於原本是用來為船期工作提供協助與提升效率的軟體,卻讓我們花費更多時間去做資料維護和比對。現在只能亡羊補牢,要求軟體公司改善系統,並加強資料的聯結和更新,讓它發揮應有的功能。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