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之二十 ②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續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之二十 ①


《中庸》第二十章之三(二):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讀懂經句


道立:即五達道之道立。蓋吾身能盡其道,樹立標的,民皆取法,故可為民之表率也。

五達道,就是五倫(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欲建立五達道,唯有修道。
「蓋吾身能盡其道,樹立標的,民皆取法,故可為民之表率也」,每個人若能行五達道,樹立標竿,則百姓都會效法,可以作為老百姓的表率。

不惑:就道義精明,不疑於理說。程子所謂明理義以致其和,杜蔽惑以誠其意也。

所謂的「知者不惑」《論語‧子罕》,一定要有智慧,智慧就是明理。

「就道義精明,不疑於理說」,指不會懷疑聖人所說的道理。《近思錄‧卷二‧為學》第三十一分:「論學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體。」我們做學問、學習聖人經典,最主要是要明理;而治理國家或團體,一定要識得制度,依制度而行,這樣任何事都能處理得很好、很圓滿。

「明理義以致其和」,理義是要研究、要體悟、要實踐的,我們現在最大的缺點,就是以做學問的方式去明理義,這是虛的;道理很會講、也都懂,但不曾做過,如同畫餅充饑,好像很會講、很懂,但實際是抄聖人所講的,照本宣科。理義是要自己去體會、去感受,也就是實際去做,才是真實的。

人在遇到事情時,能不能心平氣和,就可從中看出其工夫夠不夠;這工夫是一般世俗的人都做不到的,只在於做得多或少;有的做三分,有的做二分,有的做半分;若能做到六成以上,是很不簡單的。

工夫不夠,這就是虛有,但這樣的虛有能超生了死嗎?最主要是工夫不夠,只作表面工夫,等於紙上談兵,又如何能認理歸真?而我們都浪費很多時間在紙上談兵。修道要確實地一步一腳印,嘗言我們要「以覺為師」,這種境界唯有六祖惠能才做得到。

其實,如來佛祖也講「以戒為師」,這也很不簡單,但我們也還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我們沒有「以苦為師」。想想我們吃得了苦嗎?一旦遇到逆境就心灰意冷;世間修道沒有不受苦而能得到超生了死的,辦道務是千辛萬苦,所有的苦都往肚子裡吞,要拜苦為師,吃苦才能了苦。

所以「明理義以致其和」,不是那麼簡單的工夫。

「杜蔽惑以誠其意也」,杜絕蒙蔽的疑惑才能誠意。要能不惑是不簡單的,前面的經文有談到:「好學近乎知」,學要實習,要去做。

不怨:得伯叔兄弟之歡心也。

不眩:就臨時區劃,不迷於事說。臨大事,決大疑,卓識毅力,不為群議所搖也。

「就臨時區劃」,「臨時」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臨時之意,而是指遇到事情之時;指遇到事情時要能劃分。

有人問後學:「開會時每個人講得都很有理,當下不知要如何做決定、不知要如何裁決。」可以不知道如何做決定嗎?事情有是非、善惡、輕重,雖然大家都有理,但須衡量事情的先後次序及輕重緩急。

「不迷於事說」,身為主管或帶動道務的人,不能迷眩而分不清楚東西南北;不能迷惑於對方的能言善道,而要了解他到底能不能做得到?這是他已做過,然後所講出來的話?還是他自己尚未做過而預設立場的話?這點要分別清楚;所以若有敬大臣,則不眩,若有尊敬他,他頭腦會很好。

「臨大事,決大疑,卓識毅力,不為群議所搖也」,遇到大事情、大疑惑時,他的卓識毅力不為群議所動搖。有時在做決議時,若十個有八個贊成,就會讓它通過;朝臣也並非一定是黨派,只是「順人意好過識情理」,做好人不會被人怨,好人大家都會做,但是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厲害,決定若偏差了,則其影響是很深遠的。

士之報禮重:群臣者士也。士之報君又過於君王之所施,故曰重。

君王對群臣的一句安慰或關懷的話,但這句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群臣自然以重禮報答,所回報的可能是千倍萬倍。

勸:勸勉樂於輸將,勇於趨事,悅於犯難之方法是也。

「勸」是勸勉之意。「勸勉樂於輸將」,「輸將」是付出、捐獻的意思;意思是很歡喜地勸勉百姓、大臣及群臣等等。

「勇於趨事,悅於犯難之方法是也」,其為國家的奉獻,勇於付出、勇於承擔事情,對於任何事情,都願意走在前面,而甚至能赴湯蹈火,為國捐軀。

財用:貨財與器用也。

出錢或出力都屬於財用,不是單指錢財。

畏:畏服也。

第十一節 言九經之效,未言事先言效,因哀公昏懦,故以是歆動之也,誠能修身以道,則道成於己,此修身之效也。能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而不惑,此尊賢之效也。能親之以誠,得其歡心,則諸父昆弟無匿無怨,此親親之效也。能敬之以禮,得於政事而不眩,此敬大臣之效也。能體之以心,待之以禮,必致身盡命以圖重報其上,此體群臣之效也。待民如子,有財樂輸,有力樂效,互相勸勉,此子庶民之效也。能農商相資,通工易事,國之財用足,此來百工之效也。四方聞之而向慕,賓樂為用,商欲出途,而歸附之,此柔遠人之效也。合天下為一家,四海之內莫感其恩德而畏服,此懷諸侯之效也。(參考《中庸輯義》)


「言九經之效,未言事先言效,因哀公昏懦」,此節在講九經的功效、效用;先講功效再講做法,照理說這是不好的邏輯,但因魯哀公已心為利慾所薰,只想知道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若對自己沒有利益,後面也就不想聽了;所以須先講好處再講做法,他才會再聽下去,這是因哀公昏懦,讓他知道原來有這麼好,才願意繼續進行看看。

「故以是歆動之也」,歆字,要感動神才用此字,即以無形的力量;這些道理是聖人所講的道理,包括孔子藉文王、武王的德,用這些四、五百年前祖先講的話感動其後代,同為周公的後代,看能否為之所動,這就是「歆動」。

「誠能修身以道,則道成於己,此修身之效也」,若能修身,則所學會的工夫都是自己的收穫,而不是別人的所得,就是指自己修身所得到的功效。

「能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而不惑,此尊賢之效也」,以上這句是摘自《孟子‧公孫丑》,言意:若能尊賢,廣用有賢才之人,讓他們為天下國家謀事,則天下賢才都會很高興來親近朝廷而不會有疑惑,要請人也會很容易,大家都會願意來學習工夫,樂於來學習經營事業及做事情的方法。

「能親之以誠,得其歡心,則諸父昆弟無匿無怨,此親親之效也」,若能以誠對待士族,士族即指那些皇親國戚,讓他們歡心,則諸父昆弟無匿無怨,也就是說不會用心機,也不會用遮遮掩掩的方式想造反或成群結黨,因為他沒有怨嘆;就算自己做皇帝也不過如此,你說他還會來爭奪嗎?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不是看到為王者那麼地享受,而我為世族者卻這麼慘澹。宗族若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你想他們會不會造反?一定會的!魯哀公就是有這樣的問題,因此孔子才告訴他親親之功效。

「能敬之以禮,得於政事而不眩,此敬大臣之效也」,以謙卑、尊敬對待大臣,得使能安心辦國事,臨大事,決大疑,替國家做事,這是敬大臣的效用。

「能體之以心,待之以禮,必致身盡命以圖重報其上,此體群臣之效也」,對群臣有體恤的心、寬待的禮,群臣必付出生命來報答君王。

「待民如子,有財樂輸,有力樂效,互相勸勉,此子庶民之效也」,對待所有百姓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讓百姓生活寬裕,則他們會樂於繳交稅金,有能力的話,也會樂於報效國家,上下互相成全、互相勸勉,這是愛民如子的功能。

「能農商相資,通工易事,國之財用足,此來百工之效也」,這是談到交易,即做生意;古時常是以物易物做交易,較少用金錢貨幣,和現代是不同的。士農工商互相通工易事,即交易做生意,有的人出工,有的人出糧食,每個人付出不同,互換所需,生意旺盛,國庫自然財源足,經濟自然繁榮,此為百業興起的功效。要吃的糧食,不用自己種作,可以拿錢去買來吃,你看看中間所動員的又有多少?俗話說:「粒粒皆辛苦」,一粒米要吃到嘴裡,其中所經過的不是那麼簡單,這個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

「四方聞之而向慕,賓樂為用,商欲出途,而歸附之,此柔遠人之效也」,這裡談的是外國,大家都會向溫暖的地方跑,為何大家都會向一個地方跑而聚落成為一個城市?因為那裡「好賺食(台語,容易謀生的意思)」,當然大家都會想來,誰會願意去不好或生產不豐的地方討生活?那是相當艱苦的啊!國家外圍的人都慕名而來,因為好謀生,所以很高興要來與之同心協力,自然外資滾滾而來,都樂於來歸順,此柔遠人之功效。

「合天下為一家,四海之內莫感其恩德而畏服,此懷諸侯之效也」,諸侯是在保護國家外圍,所以諸侯與國家息息相關;若能懷諸侯,就不必派兵在邊疆防守,諸侯已能防衛得很好,這就是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感其恩德而都能敬畏、敬服,此為懷諸侯之功效。

但要如何做,才能得到以上的功效?下一節再詳細說明方法。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