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子絕四的修持與體悟 ②

 


◎ 許筱君


(續上期)相關連結:子絕四的修持與體悟 ①


「毋固」,身──無待。逍遙自在:心性通達,權衡變通,君子不器,無住無待;以無住為其工夫。


「固」有二意。(1)拘泥不通;(2)桎梏束縛。
拘泥不通:即固執成見,不能變通。如同《中庸》所說:「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之意。也就是說本性被蒙蔽的愚昧人常喜歡自作聰明,而卑賤不得其位者又偏好自作主張,這都是因為固執自己既有的成見,而不能變通的原故。

桎梏束縛:因為有所依賴、束縛與執著,所以被設限、固定而無法開展,也就是有所待。「待」,有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能自主逍遙的意涵。故「有待」是修道的絆腳石,猶如《莊子‧內篇‧逍遙遊》所說:「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也就是對於一個境界已達「清心寡欲,身輕無累」的有道之士來說,雖能御風而行,卻仍有待於風的力量。

「毋固」意指:(1)不會固執成見,拘泥不通;(2)沒有依賴、束縛與設限。

不會固執成見,拘泥不通:能權衡變通,心性通達。道場的前賢輩們常教導我們要聽命辦事,所謂「無命不自專,有命不違背」,這不僅是聽從天命、尊師重道的體現,亦是在訓練我們應有心性通達,權衡變通的修養工夫。

沒有依賴、束縛與設限:能無所住;也就是將「有待」化為修道的墊腳石後,能無所求於外在的力量與依靠,亦稱之為「無待」,也就是能得逍遙自在,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重點。

曾聽一位點傳師說過:「一貫道弟子不求外力的提拔來脫苦,但求自德,自性自度。」不求外力的提拔來脫苦,而是自性自度,就是「無待」的真意,是基礎忠恕道場不斷強調的「認理實修」,也是我們一貫道弟子的正確修辦理念。

對於孔聖人心性通達,能權衡變通的實例,在《論語‧子罕》子絕四的前一章中即可一窺究竟。文中提到,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意思也就是孔子說:「用麻布做禮冠是合於禮制的;但現在都改用絲綢,較為儉約,我跟從大眾。在堂下拜見君主是合於禮制的規定;但現在都拜於堂上,顯得不恭而驕慢。雖然違逆大眾,我仍然拜於堂下。」

在孔門十哲中,優於文學的子夏夫子曾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論語‧子張》何謂小道?一般解為小技小能;或囿於一端之說,如鄭玄曰:「如今諸子書者。」但就後學的體悟,小道亦指小成,即一時或局部的成就。在《莊子‧內篇‧齊物論》中提到:「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意指大道被片面的效果、成就所隱蔽,言論被浮華的詞藻所遮掩。

所以,對於那些術流動靜、神通法術及異端邪說,亦可指稱為小道,這些小道一旦精熟,實有其吸引眾人的可觀之處,但對於超生了死的解脫之道,卻是滯泥不通;倘若溺而不返,以致執末忘本,則小道妨大道,故修真行正的君子是有所不為的。  

師母老大人曾慈示:「修道要認理歸真,不修人情道、沙盤道、顯化道、好奇道。」而香港寶光總壇陳宗蘭老前人亦說:「我們要修真理。對天機、顯化、沙盤、人情道等,不要修。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都在在證明小道雖有可觀,卻不得究竟。

因此,在基礎忠恕大德張老前人的高瞻遠矚下,才有了忠恕學院的創立,引領無數的道親們從三教經典中來認理實修,落實著真修實辦的精神。

由以上例證,足以證明儒家思想在進德修業上,能以大體為重、以大局為先,把格局放大、放遠,依著良心本性、仁義道德來活潑應事、權衡變通,而此「毋固」工夫的展現,就是其心性通達、圓融無礙的最好證明。

要知道,性、心、身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惟有心性通達的人,不會拘於小節,僵化不通。也惟有善用「毋固」的工夫來權衡變通,方能將福德轉為功德,以達到三輪體空的真功實善,而這正是「事不凝滯,理貴變通」《宋史》的最佳展現。

所謂法無定法,暮鼓晨鐘是法,當頭棒喝亦是法;在處理事情時,若有了必定要這樣、必定要那樣的自我設限,生命就充滿了桎梏與束縛,也就是有所待,有所依賴。

所以,「毋固」也是一種柔軟、獨立、有彈性的態度,為的是讓我們最終能無住、無待,以得其逍遙自在。

如同後學在忠恕學院高級部法施系的修學過程中,江永德點傳師常會提醒慣於背稿上台的講師們,應盡力脫離背稿的桎梏與束縛,讓這個「習以為常,成為慣性」的依賴,能在自我不斷努力與精進的過程中脫胎換骨,最終得以「心裡明白法自己生」,這也是所謂的「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

換句話說,我們的修學千萬不要像固定的容器般被限制束縛住了,一定要將這個有所待的絆腳石,努力化為墊腳石,以達到無待。

唐朝黃檗禪師說過:「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可見要想達到逍遙無待、無所依恃、無所住的境界,的確是須要真修實煉的工夫來不斷地淨化、昇華後,方能無限開展。

「毋我」──為公。公心一片:忠恕一貫,濟世度眾,捨己為人,天人合一;以大愛為其工夫。


「我」,是私己、我執,也就是自私自利、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民初學者王國維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文學理論叫《人間詞話》,當中提到:「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說明了當吾人以有我的立場來觀看所有的事物時,就像戴上有色眼鏡看世界,所有事物都染上了主觀的顏色。因此,當我們起心動念偏頗不正、固執不通且自私自利時,六道輪迴之門由此而開,故六祖說過:「有我罪即生。」《六祖壇經‧機緣品》

「毋我」是不為私己,放下我執。要知「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道德經‧德善章》,說明聖人順應天道自然,純然一片公心,為眾生著想,且進一步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再進一步來說,也惟有達到「毋我」智慧的最高境界,才能使我們不為生死迷茫,能將生死拉平,並勇於慈悲濟世,捨己為人。而此理,各教聖人的作法是「一」同的,一貫道道場的諸多前人輩們更是如此示現。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