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中庸講記之22 ③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之22 ①中庸講記之22 ②

《中庸》第二十章之七(三):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哀公問政」這篇,我們分成五遍研讀才講完,這是孔子為哀公說明治理國家的方法,是《中庸》最長的一篇道理,卻完全是孔夫子所說的道理,最後以「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作為此篇的結論。

讀懂經句

❶果:真實之意。正是實盡擇善固執工夫。

真實是指擇善固執的工夫。大家對於擇善固執了解嗎?固執是防禦之意,對於我們所學的真理、天理的防禦,防禦堅固才不會被人欲所侵入。果就是這個工夫。

❷此道:兼學利困勉言。即三達德之道。

此道就是指三達德「知、仁、勇」。之前分二階段,第一階段為「智」、「仁」之事。第二階段為「勇之事」也,有弗學,弗學弗能弗措也,這就是「勇」。如何勇?「人一能之,己百之」,有勇否?「人十能之,己千之」,有勇否?這是篤行的工夫。

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隨時去做,「知」與「行」不能分開;「知、仁、勇」三達德也不能分開,「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中庸》,這三達德的工夫必須是同時俱備的。

孔子為何要講這些?明明知道哀公只會與之對話,卻一樣過得很享受,只是在應付,孔子也知道這些。哀公在治國方針裡,與所有諸侯或君臣在一起,都表示自己是孔子的學生,表示是正統的。

我們也一樣,我們都說自己是老前人的後學, 天恩師德!師尊、師母大恩大德;我們都是老前人的後學,但我們是否有將老前人一生所引導我們的修辦道精神風範傳承下來?我們有承先啟後嗎?問問我們自己。我們沒有老前人精神的萬分之一、袁前人的精神我們也沒有萬分之一。我們是不是他的後學?是他的後學。是不是他的傳承者?這就是一個問題。

我們到其它道場,大家聽到「基礎忠恕」,都知道是張培老、張老前人的後學啊!是他培養出來的人,一定都是「真心實修」,就是這個工夫。

三達德的「知」,知是從經驗中吸收來的。剛有講到事理,事若做不夠的人,例如:沒度過人的,是無法講度人的經驗。有的人以為度人很簡單,隨便找一位同學叫他來拜拜就得了,沒那麼簡單!要度一個人,須累世與之結緣,先結人緣才有佛緣。有時要度人,若與他聊別的,他會跟你聊半天,但是一講到正經的,他回頭就走掉了;什麼原因?是不是我們德不夠?是緣,也是誠,現在是在講誠,「誠」若足夠,就會種一個善因在。

雖然來了,卻沒有在這兒拜拜,但已與之結了善緣,來日也會在其他道場或單位拜拜,因為你已為他種了一個善因,上天是寸功不昧,這些功德都記在你的身上;若沒有某人先與之種一個善因,別人度他,他也未必會去拜拜。所以我們要了解,種善緣要有智慧。

仁一定不能少,仁是大慈大悲的心、是慈悲的心,對人要忠恕,忠是盡己,恕是推己;一定要有忠恕的心,也就是佛家說的慈悲心,仁慈的心。

勇也很重要,有的人修得很好,想度人卻講不出口,什麼原因?信心不足、勇氣不夠。古早後學在前線當兵,老總統蒞臨,師長、連長大家都要一起在地上匍匐前進,障礙要越過去;有的將軍太胖了,爬不上去,老總統把他叫來罵:「訓練不夠,素質太差。」就是這樣,當個將軍連障礙都翻越不過去,又要如何帶兵?所以我們要親身有勇氣、有信心去體會,才知道如何行知、仁、勇。這是三步工夫。

❸愚者:愚昧不明,言知也。

這是孔子對魯哀公講的,說他智慧還不夠。

❹明者:擇善之事,即學知困知之功也。

擇善之事就是學而知之及困而知之的工夫。這工夫就是「明乎善」矣,就是在講明乎善的工夫。明就是明善,雖然他愚昧,但是他明善啊!明乎善矣。

❺柔者:柔弱不強,言行也。

柔就是柔弱不強,指行為很柔弱、信心很柔弱,或行動很柔弱,魄力不夠。這都是在說明他的言行柔弱不強。

❻強者:固執之事,即利行勉行之效也。

固執之事,就是利而行之,勉強而行的效果。這是在講誠乎身。今天的重點在講「明善」、「誠身」這兩項重點。

第十九節 此節承上二節收結全章,哀公諉之愚柔,夫子此正以作其氣也。呂氏曰:「君子所以學者,為能變化氣質而已。」然聖人渾然天性,理勝於氣,生知安行,從容中道,所謂誠者天之道也。庸人物蔽本來,氣勝於理,學困利勉,擇善固執,所謂誠之者,人之道也。(整理自《中庸輯義》)

哀公諉之愚柔」,諉,藉口之意,哀公藉口說自己很愚昧不懂。其實他怎會不懂?他都懂,只是不去做而已。魯國哀公是周公歷代傳下來的封疆諸侯,其祖先周公教育的後人會差到哪裡?應該是很優秀。

夫子此正以作其氣也」,所以夫子要把他的氣宇振作起來,結果有振作起來嗎?也沒有!

呂氏曰:『君子所以學者,為能變化氣質而已。』」這句話記載於《四書章句》,是講:君子所要學的就是要變化氣質。但這句道理其實還落在後天,氣與質猶如後天氣象,氣與象都還是後天事而已。但還是要經過後天,才能由象入氣,由氣入理,這是一定要這樣地經歷過,才能夠變化氣質。

然聖人渾然天性,理勝於氣,生知安行,從容中道,所謂誠者天之道也」,聖人渾然天性是理勝於氣,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從容中道,所謂「誠者,天之道也」。

庸人物蔽本來,氣勝於理,學困利勉」,而我們人都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都被物欲蒙蔽本來;當被物欲蒙蔽時,氣勝於理,所以一定要學而知之、困而行之。

擇善固執,所謂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之道,都是由象來悟氣,由氣來悟理,這是有次序的。所以道家的道理說:「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後來我們在解釋煉精化氣是修身,煉氣化神是修心,煉神還虛是屬於修性;這有一篇道理在,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這是道家在講的道理。

我們現在講的道理是,要如何學而知之,如何利而行之,如何困而行之,如何勉強而行之;這是儒家講的道理,道家是以修煉的方式在講,到後來其實都相同。現在是氣勝於理,一定要煉氣;煉氣化神,才能煉神還虛;相同的道理有其相應的修煉方式,但我們不是參禪打坐,而是心能轉念時,就有這種工夫。

所以魯哀公問政,從最初講到最後,以「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作結論。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