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22 ②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之22 ①

《中庸》第二十章之七(二):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讀懂經句

有弗:俱是設若之詞。

「設若」即假使、假設之意。有弗學,我們可進一步解釋為假設我們有不懂的東西想要學;研究就是有不懂的才要研究,若是已會,溫故知新就好了,所以這句道理的涵義就是有不懂的我們想要學。

「學之弗能弗措也」,要學如果不學到會曉(即剛開始說的理會通曉,會當、會曉、能夠、會),就要弗措。

弗措:1.皆言擇善必要明善乃已;固執必要誠身乃已。2.決不把它放下。

「弗措」這句很重要,註解的第二項後學將之解釋為「決不把它放下」,沒有學到會,決不放棄,絕對不會就這樣放手、罷休。什麼是「會」?這很重要!弗措是要會到什麼程度呢?即註解的第一項「皆言擇善必要明善乃已」,這很要緊。

「固執必要誠身乃已」,這就是後學前面講的「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明善的明,是指內心不受絲毫物欲所蒙蔽,即剛所說的「不使有絲毫人欲之私,得奪於天理之正」的道理所在,這就是擇善、明善的工夫。

我們上篇已經解釋過,擇善即「靜時存養,動時省察」;擇善就是要擇這個善,要明白什麼善呢?明白眾事理擇乎於最善的地方。所以明善就是「靜時存養,動時省察」。固執是誠身的意思,明善是格物致知之功,知人察天之事。

我們若沒有學到明善、沒有學到誠身,擇善固執的真工夫,絕不放下,這句道理的重點應放在這裡,這就是「弗措」。而不是指要怎樣才會曉、怎樣才袂曉。「會曉」就是「明善誠身」。

為何要明善誠身?明善很重要。道中有一句道理「明善復初」,我們人來世間,是由理入氣,由氣入象。我們是這樣來的,但是要如何回去?要悟,由象悟氣,由氣悟理,一關一關打通,但不可分成二層或三層地去打通,不是這樣的,而是要一氣完成,一下就要突破理天,一步到理天。

要一步到理天,就一定要明善。因為我們有一個關卡,從象要到氣,氣一定要打得過,氣也是一個關卡,氣能打得過就是理了,才能由氣入理。

佛家一些法師時常跟我們說:「你們哪是回到理天?你們怎麼樣都一定是先回到兜率天,兜率天是彌勒祖師講經說法的地方;兜率天仍在三十三天內,還在欲界裡,所以哪能達到理天?」而我們說:「兜率天是我們的加油站,在那兒接受一百天的訓練,就要回到理天。」我們是在那裡受訓,好讓我們回到理天。如同以前太空船的推進器,要登入月球有分幾節的燃料箱,燃放了一節就衝一次,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要「返本還原」、「明善復初」,這是《一貫探原》裡的道理所言:「明善復初者,盡人也。返本還原者,合天也。」了解了這些道理就要知道,弗措就是關卡一定要打得過。

能:理會通曉也。

能是理會通曉,理會是推理能推到明白。理一定要用推的,理天是看不見的,但由人就能推到理天。為何聖人是未卜先知?他們有何特殊之處?他們就是會推理,舉一反三。

《論語‧述而》裡,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萬項道理都要舉一反三,一個方形的東西,知道其中一角,就能推知其它的三個角。

知:疑惑盡釋也。

知是沒有疑惑,修道若有疑惑就無法回去。對於自己無法誠,懷疑著我們今天修道說要明善復初、要返本還原,也不知道是有影?還是沒影?你想,若是有這種疑惑的心,能回得了嗎?實在你的工夫已有到那了,但這個關卡打不過,也還是無法回去。所以說修道是修「眉角」,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有回去的人與沒有回去的人,他們的打拚差不了多少,只差別在一個是放得下,一個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就是想帶回,想帶回的東西有重量在,就飛不上去;心有罣礙,就飛不上去。所以我們要了解「知」。

得:融會貫通也。

剛剛所說明的舉一反三,就是得。

明:分晰清楚也。

分析細密,條理清晰。

篤:踐履篤實也。

踐履,如我們有很多道務計劃,「有做」就是踐履,確確實實、一步一腳印去做,否則所計劃的事情只是紙上談兵。

人:俱指學知利行者。

人是指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人,即聖人;聖人不須用什麼工夫,聖人是從心所欲不踰矩;學而知之、利而行之者的工夫,當然比我們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工夫還高。

己:指困知勉行者。

己是指我們,我們就是困而知之。我們都說我們要學了才會知道,不用學就知道的人其實很少,否則不就都像聖人一樣,只要看經典就不必再修了,照這樣去做就會了,就能夠像聖人般去行事。

我們都是受到環境的磨練,像王覺一祖師所說:「來兮不明空教訓,去兮不清枉費神。」我們受到這些折磨,看到了生、老、病、死,演繹這樣的劇本讓我們看,我們有覺醒嗎?看到世人的生、老、病、死,自己能自我提醒嗎?能覺醒嗎?

每次參加喪禮,像後學現在就會想了,在我前面的人都走了,現在輪到我在前面了;現在輪到我了,那我就要作準備了。準備什麼?要與時間賽跑。我現在是與時間在賽跑,有一天就賺一天;而你們都來日方長,但是有一日你們也會與後學一樣,世代交替,圓的東西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輪得到。

我們有覺醒嗎?上天這樣教訓我們,我們有死心嗎?我們一樣照發脾氣毛病,若這樣,就無彩(台語,可惜,徒然、枉然)上天這樣給我們的教訓,空教訓;來也不明,去也不明,枉費一世人一世人又一世人就這樣過去了,受到所有的磨煉,我們都沒有絲毫覺醒,無彩這樣給我們的磨煉。

若我們困而仍無法知之,還不能覺醒,孔子說:「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所以這是下等的,下而又下了。

能之:謂能明善誠身也。

今天這篇道理就是在講「明善」、「誠身」,這兩句道理一定要能夠把握,才能夠擇善固執,大家好好思考這個重點。

己百己千:己須百倍千倍工夫,正是弗措也。

須要千百倍的工夫,這是「弗措」的意思。沒有這工夫,當然無法達到目標。

第十八節 此節亦誠之之目,困知勉行之功,勇之事也。天下之事理無窮,而困勉者求之,皆出於心之專一也,設若學以求其能,問以求其知,思以求其得,辨以求其明,行以求其篤,夫以不避苦難,不惜精力,吾以百敵一,以千敵十,此又困勉者求誠之事也。(整理自《中庸輯義》)

「此節亦誠之之目,困知勉行之功,勇之事也」,這一節「誠之之目」在告訴我們什麼?從「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到最後的「人一能之,己百之」,我們與學而知之的人相比實在差很遠,如果我們能做得到的時候,即使需要比他人多一百倍的努力,需要這樣打拼、付出才能做得到,那我也要與他們一樣!就是要有這個決心,這就是「勇之事也」,要有這個「勇」氣,亦即自強不息,學天學地。

「天下之事理無窮,而困勉者求之,皆出於心之專一也」,天下所有萬事萬物的理是無窮盡的,雖然是無窮盡,但我們要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這樣地去將理求來。什麼原因能求得來呢?皆出於心,皆出於我們修道修心的心,這是專一也,這專一很重要;專一即專心,我們今天就是常常分心,所以學什麼事或許能做到,但都只學到表皮而已。

在講道理時大部分也只是表面,講到皮而已。真心的體會,是本身有經驗,我們現在就差在經驗。佛家《華嚴經》所說「法界觀」,有四個法界:有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理是指現在我們在研究的千經萬卷、天文地理的理,是事理、佛理;這些道理都是玄之又玄,後學時常說這些道理都是虛的,是紙上談兵;你若沒有去用它,一點價值都沒有;你若要用它,則如獲至寶,就看人如何用?會不會用?現在就是「用」的問題。

若能了解,就能知道事與理;事是什麼?事就是去做的人,如很多學長有實地參與修辦道的經驗,經驗就是事,若是研究道理就是理;人要能達到「事事無礙法界」的境界才能回去,這是最高的境界。後學常講:「辦道就是辦事,辦事就是辦道。」大家記得這個道理嗎?在辦道中,用辦道的心去辦事情,就是聖事啊!若當成凡事,說是:「今天被派公差,要到廚房當伙頭軍煮飯,就去煮飯啊!」將煮飯想成是凡事,凡事與修道有何關係?

古早的高僧,如六祖只做挑水劈柴,你想這些與修行有什麼關係呢?他也沒學到任何一句道理,卻能成為祖師,什麼原因?事的工夫到家。他八個月都在修道,將劈柴當作在修道、將挑水也當作在修道,我們有這樣嗎?這叫做事事無礙;沒有理,理已融合在事裡面,大家要知道,畢竟要事才能回去,只有理不能回去。所以大家要懂得轉化,事事無礙法界。

什麼是事事無礙法界?就是要一貫。我們現在都變成「二貫」,講道理的人就不想做事情,因職務分工,自以為自己是講師,就只要負責講道理,做事情是廚房媽媽的事,與我無關,掃地也有其他學長會服務,分工愈細,道氣愈低。這個原因就是事理分開,變成二貫,二貫道能回得了嗎?回不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專心,做得到否?一定要做得到。

我們若是讀過《荀子‧勸學》的道理:「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螾就是蚯蚓,蚯蚓它沒有筋也沒有骨,軟軟的,種田的就知道,將土翻到深處會有蚯蚓,蚯蚓都鑽進土的深處;它上食埃土,以土為糧食,下飲黃泉,潛到地底很深的深處,吸收水氣,為何蚯蚓能這樣?因為用心一也。它想鑽就能一步一步來達到。而我們一般人都想一步登天,尤其識字的人;認識字的人想說你那些道理,我買一本書來看就知道那些道理;喔,這要背誦喔!要背晚上再背也沒關係,反正我認識字,明天還可以應付應付,到了後天忘了也就算了。是不是這樣? 

不識字的人就不一樣,他覺得需要費勁,要背還須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問。「用心一也」,好比小時候讀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一樣,跑得快的人不一定能達到目標。蚯蚓你看它那麼深的土裡都能夠潛藏得下去。

「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螃蟹你看牠有八隻蟹腳、兩隻蟹螯,四處地張揚,要挖洞很快,與蚯蚓相比,上天賦予牠們的構造,八隻腳二個螯,挖個洞應該是很容易啊,但是牠卻住在蛇與鱔魚的洞,自己無法挖個屬於自己的洞來住。

為何蚯蚓能鑽進那麼深的地方,而螃蟹構造那麼大,卻無法挖一個自己的洞?因為用心躁也,人若急性子,就沒有辦法做到。我們要專一,就是要學蚯蚓,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但你看牠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就是用心一也。牠就是一心而已,專一的心。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這段道理接下來還有這兩句,冥冥與惛惛意思同,是晦暗不明的樣子,就是我們做事情要有「專默精誠」的心。專,我們現在都講得多做得少。專默就是做事情時,能於暗中默默地去做,有精誠的心,誠意地去做,雖然不明顯,但是會有赫赫之功顯現出來;亦即所做的事情若有專默精誠,最後會有很顯赫、讓人看得見的功勞在。

《荀子》這段話最後這兩句,即「專一」的道理在告訴我們,做事情絕對不可半途而廢,要始終如一。就是要有明善與誠身的方法與次序,它是有方法與次序,次序就是這樣子排下去。

「設若學以求其能,問以求其知,思以求其得,辨以求其明,行以求其篤,夫以不避苦難」,假設我們學就要學到理會通曉,須有很充足豐富的資料,才能達到博學;資料要追究得相當準確,就是「問以求其知」,方向才能正確。思考、推考一定要達到細密,才能分析得清楚,辨以求其明,行以求其篤,這五步工夫;要達到這五步工夫,一定要不避苦難。

後學嘗言要「以覺為師」或「以戒為師」呢?我們都不要拜誰為師,我們就以「苦」為師。敢吃苦的人,世間所有成功的人,無論有形的事業或無形的聖業,都是吃苦的人得到,要能不避苦難。各位想想:修道是條很艱苦的路。這是坦白講,大家不要被嚇到喔。「一時辛苦萬八樂」,濟公老師古早講:「沒關係,修道是一時的艱苦。」或許大家說修道是一時,是幾天或是幾個鐘頭,這哪有要緊的?然而一時不是指幾小時,而是一世人的艱苦,大家要有這個覺悟。

若詢問這些,點傳師就能體會,沒艱苦,道務是絕對無法推展出來的。世間沒那麼簡單的事,所有仙佛也都非常忙碌地打幫助道、櫛風沐雨、苦口婆心,你看這些修好好的仙佛都倒裝下世,有的還出世來經過生老病死,祂們在上天那麼悠閒,為何要下凡做這些事?都是為了愿力。我們不要去想在天上會有多大的果位,不必想這麼多,而是能承擔多少,才是最重要的。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但一般都無法體會到。

後學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小時候住在九份,這地方水源不足,也沒有消防設備,一旦發生火災,只能站在外面看,任其燃燒;有一位老太婆,家裡剛好買了一只新冰箱,不幸遇到火災,此時家中無其他人在,她竟能自己將冰箱扛出來,任誰都想不懂一位七、八十的老太婆,為何能扛起冰箱?這就是人的潛能!

人與原子能一樣,我們說原子受中子碰撞形成連鎖反應;那個燃料棒,原子能的原料才用了百分之三,還能再製造原子彈,其威力比炸到廣島的原子彈還多了幾百倍,所以要管制,原因在此。

我們的潛能也是,像平時我們所用的力氣,覺得自己好像好累了,已經沒辦法了,其實才出了百分之三的力氣,還有百分之九十七的力量尚未運用,所以老太婆為何能扛冰箱?就是潛能。我們就是潛能沒有發出來,潛能就是「誠」,我們誠不夠;誠若夠,古早講,連山都能被扭轉,這講法可能是較誇張,但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

「不惜精力」,我們要不逃避苦難、不吝惜精力。確實,各位的付出也相當大,後學都感受得到;修道是一步一腳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同米要一粒一粒地撿起,相當地辛苦,要付出相當大的精力。但「一時辛苦萬八樂」,一世的艱苦換得一萬零八百年的快樂,怎麼算都值得!我們的付出,若以經濟效益來說,是很合算的。一個元會一萬零八百年,悠哉悠哉逍遙自在,這是濟公老師講的。

「吾以百敵一,以千敵十」,別人出一分力就做得到,我們要多一百倍來努力;別人出十分就做得到,我們多出一千倍的力,一樣做得到。

「此又困勉者求誠之事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就是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以此來求誠,做我們應當做的事情。

篤行雖是誠之目,亦即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之工夫;但「及其成功,一也。」,在最後能夠成功,也是一樣的。所以上天給我們的,一定不是我們能力範圍以外的;上天要我們去做的事情,都是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我們是否有堅心?我們是否願為道付出?這是我們要去思考、要去反省的一件大事情。相信這點大家都能體會得到才對。剛提及的《荀子‧勸學》的道理是很好的道理,告訴我們:沒有專一的心志,就不會有明徹通達的智慧;不能專默精誠地學習,就不會有明白顯赫的功績,大家可以好好地體會。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