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基礎忠恕青年大會師幹部成長營心得 ⑤

基礎忠恕青年大會師幹部成長營心得 ⑤

◎ 基礎忠恕青年大會師籌備小組提供

(接上期)相關連結:基礎忠恕青年大會師幹部成長營心得 ④

※瑞周天定單位  林佩真

2020年11月27日週五下午,時間一到,就火速向服務單位告假搭火車北上,從花蓮要到北部,若沒事先請假、提早出發,根本一票難求、難出後山城門啊!提前週五晚上策馬入林抵達忠恕道院入住,行裝甫卸,踏入會場便覺得感動驚喜,尤其看到「青澀蜂巢」青年大會師廣告概念一系列周邊視覺設計,加上會場的網美拍照背景大型輸出圖,內心充滿著期待與感動,同時深深讚嘆基礎忠恕青年真的是人才輩出!

本次瑞周天定單位慈懿道院一共有四位青年報名參加,雖名為青年,其實是三位帶隊老師加上一名青年志工培訓班班長。

大會師活動從「青年幹部的理念與使命」、「忠恕青年揮灑青春」,再到「老前人五心級」闖關活動,靜動態課程與活動再再提醒著小後學們,步步體解老前人、前人、領導點傳師輩等大德之大愿及用心,如今我們才能有這般舒適的修辦道環境;要謹記、善繼前人輩們之大志,繼續慧命傳承的使命承擔,方能報答 天恩師德。

下午再聆聽洪青詩道務助理的「青年志工了愿平台」,聽得後學們心有戚戚焉,並深感即便是不同地區,同樣都是從「凝聚一些人」→「共同做些事」的一系列從道場的客人升格為主人之漸進內化過程,從被動參與到責任承擔,都需要每個學長共同匯聚乃至同心同德,一同把道場的大道普傳,化被動為主動地圓滿每一次學修講辦,以達共辦共成之境界。

感謝主辦單位這一次的青年召集令,呼喚著青年人站起來,感謝忠恕青年大會師凝聚青年們的向心力,共同往「短、中、長期」之目標邁進!

▲  領導點傳師、點傳師慈悲陪伴大家。

※瑞周天曉單位  李怡慧

雖然把兩天兩夜的活動濃縮成一天,但威力不減,從活動前的任務安排就開始醞釀,當下覺得好麻煩,但過程卻又很有趣,讓組員們在活動前就熱絡了起來;不管是群組的聯繫,還是碰面的熱情,都一步步地把大家拉近,真的是上天給的機會,讓我們這群人聚首,感恩!

課程內容不管是心靈層面的提昇,還是實際了愿的方式,都環環相扣,彷彿「醍醐灌頂」一般,把電都充得滿滿了,即便課程中稍有閃神,還能利用「拼圖討論法」幫大家複習,這倒是以前都沒試過的方式,把精華又再聽了一遍。

「素人崛起」的環節也很給力,近在眼前的故事如此動人,才一天的活動居然可以哭三次,會不會太強?一下子來了好多辦活動的靈感:「先找人,拜託再拜託;再做事,感恩再感恩。」

建議回饋:

  1. 學員真的要按資格報名,各單位不能只為了湊人數而派人,而是要真的符合課程內容的對象。
  2. 時間真的太短太趕,最後的立愿很倉促,好像只是在報告明年的行事曆一樣;不過大家一起立愿很好,共辦要先有共識,這方式不錯。

※瑞周全真單位  李芳儀

第一次參加青年大會師,之前一直以為就是把青年聚在一起,玩些體驗活動;一開始想到一次要三天其實是有點抗拒的,還慶幸這次因為疫情關係只要一天,但是結束了之後,突然覺得只有一天好可惜。很奇怪,道場活動參加這麼多次,其實這次流程好像也差不多,一樣是聽課、體驗活動,但是像用餐時間要等全員到齊再開動,和秩序的維持等細節,突然讓人有好奧妙的感覺。

平時雖很常聽到老前人的故事,但是在「老前人五心級」中,這樣一個一個地去體驗,令人感觸很深。平常很不喜歡聽個什麼然後就要發表心得,但是這次的「拼圖討論法」好不一樣,是可以重複上個人講的,不用講自己的想法,可以參考講義跟前面的人所講的,反而好像思考得更多,回到自己組可以再一次講得更完善。

最後的「素人崛起」,其實後學一直眼睛泛紅,但是又不好意思擦眼淚。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夠努力的地方,太愛幫自己找藉口減少道務,應該要再更充實自己,在聖事、凡事之間找個平衡。

※瑞周天定單位  魏鈺娟

「青澀蜂巢」意謂著青年潮流回家,許多單位面臨到年齡層的斷層,不少道二代、道三代都沒有出來道場。藉著大會師讓各單位青年幹部齊聚一堂,依循著老前人的德行風範,了解我們的使命,趕緊號召道中青年一起站出來!

整場活動有幾個觸動點:

簡清華點傳師提到:「煩惱能解決,要煩惱嗎?煩惱不能解決,要煩惱嗎?」人總是擔心東擔心西,遲遲無法果決地執行,包含度人成全、道務等,該仔細重新思考:天時急緊,還在等什麼?

「老前人五心級」體驗,各個關卡都讓人有所感觸,尤其是「孝心」,名翔學長準備的影片,每看必感動,也讓人了解愛要勇敢地即時表達;以問卷讓大家想想對朋友、至親的了解差異,也著實令人省思。世人總說「百善孝為先」,如果連最基本的孝心都無法做到,那如何去開展道務?如何像老前人一樣以德行度眾?再來是「慈悲心」,青詩道務助理訴說:老前人到天順講堂與道親用餐,留意到細節,並能明確關懷到每位道親,尤其是「老前人吃什麼,道親就吃什麼」,感動的並非是吃什麼,而是老前人的貼心關懷。以上兩個體驗讓後學久久無法忘懷那份感動。

晚上「素人崛起」單元中,曾亭瑋講師成全道育班的孩子,不是只有在班上的照顧,甚至會去了解孩子們的生長環境,適時給予幫助,也知道成全不是給予,而是引路,讓孩子們從付出中改變心態,同時也能凝聚大家的向心力,願意付出。戴智偉講師遇到人生中的貴人─―點傳師和母親,也因自己的孝心,成功轉變他的人生,讓他從廟街少年轉變成現在發心助道的青年。以上種種也呼應下午五心級的慈悲心、孝心,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省思、學習,將這些感觸轉成動力;期盼自己也能向各位學長看齊,發心助道,而不要成為劉興昌點傳師口中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福二代」,要把福轉為動力,努力助道。

▲  點傳師們慈悲護持參與。

※瑞周全真單位  鄭燕玲

很歡喜小娟學長邀請後學參加忠恕青年大會師!後學今天能在道場學習,真的要感謝 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輩、點傳師們厚德!還要感謝許多無為付出的學長們,鼓勵後學在道場往前走,特別是小娟學長夫婦的成全,讓後學能有前進的勇氣及動力,也讓後學感受到道的尊貴與難能可貴。11月28日一早,在小娟學長的安排下,搭了賴錦坤道務助理的車,和學長們一同前往忠恕道院,天氣微涼微雨,如同上天栽培我們青青道苗的方式,給予滋潤又深怕灌溉太多,澆熄了青春的道心,這一切是如此恰如其分!

一開始是和陳平常點傳師的台澳連線,點傳師的殷殷訓勉,讓後學會心一笑。點傳師慈悲勉勵我們:「雖然我們無法像地藏王菩薩,踏足地獄地上就開出蓮花,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慈悲心,但我們這些平常人還是有努力的空間,不該妄自菲薄,而辜負了這世入道場的慧命!」

陳金擇點傳師慈悲提示我們:「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捨,是引領。」期許我們都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輔導員,因為團隊的成就,有賴素質優良的輔導學長。「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除了要以身作則,更勿計較得失,不要在人情上起落。這也延伸到「道場老化、萎縮」的問題,原因不外乎:佛規禮節鬆散、年輕人沒恭敬心、人事問題、道親向心力不夠、沒有和合、愿力不足等。點傳師更提出「疊磚工人」小故事,強調信念的重要。後學最喜歡的一句則是:「生命的路不是只有東南西北,還有上下。」揭示了一個人的人格在生命中是如此關鍵,卻常常為人所忽略。

簡清華點傳師慈悲說:「求道是找到宇宙的中心」,舉圓規的例子告訴我們,人不能圓夢,是因為心不定、腳不動,因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六祖壇經》;並告訴我們讀《四書》可以給予好的信念,使人「儀表有莊、出口有章、處事有方、生命有光」。

一直是青年標杆的洪青詩道務助理,要我們「凝聚一些人、共同做些事、一起聽道理、道場是我家」。也提醒我們:「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因為「佛」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了,所以是「福慧兩足尊」。此外青詩道務助理更提出修道的「PDCA(Plan, Do, Check, Act)」讓我們落實。

晚上的「素人崛起」,分享內容讓後學流淚並感到心有戚戚焉,曾幾何時後學也是迷途的羔羊啊!第一位講師的分享,讓我們再一次認知到生命無常,要及時行孝、行善。而第二位講師的分享也是立足於孝,並且讓人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覺悟。這場分享會,也展現一貫道道場「孝」的核心精神。

下午的「拼圖討論法」,要我們一棒接一棒地,每個人講三分鐘講不停,前面的學長講過的可以再講。正因後學不擅言詞,所以非常喜歡這個拼圖討論法,也帶著很忐忑的心情參加。由於後學是最後一棒的關係,所以相對其他學長就沒時間壓力,也有機會學習其他學長的意見。例如:這次拍一分鐘自介影片讓人感受到:

  1. 凝聚大家不容易,學長們聖凡兼修、事務忙碌,需要一點時間準備。
  2. 組長很照顧組員,出錢出力不計得失,用心看得見。
  3. 青年大會師這次很不一樣,道場真的很用心在提攜青年學長,希望大家能持續精進成長、努力不懈。
  4. 拍影片需要全員到齊,缺一不可。正如同道場的幫辦,也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維持,就像點傳師提到道場要和合,才不會有人事問題,造成道場萎縮。

「老前人五心級」分為五個關卡。後學最有感觸的是「孝心」這關,關主請我們寫出爸爸或媽媽所做最讓自己感動的一件事,以及最想對爸爸或媽媽說的一句話,並請一位學長和大家分享。後學想起和媽媽在道場一起學習的革命情感,以及後學生病時,媽媽用心的照顧,心中很有感觸;但後學不擅表達,所以簡單分享了兩句;並於回家時,和媽媽分享到這一段,跟媽媽抱抱並說「我愛妳」。

後學自認在道場學習以來,進步最多的是和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好了,尤其是跟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更為融洽了,雖然還有很多努力空間,但後學相信往後只會更好,這一切都要感謝小娟學長夫婦和許多學長的成全,讓後學能有機會再回到道場。

最後以集體立愿做結尾,這也是這次大會師很不一樣的地方。點傳師讓我們依所屬單位去立愿。看到各單位都非常有心地討論並推派人選上台發表,學長們個個都很有精神、有信心地去佈達自己單位所立的愿。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的感覺很美好!真的讓人覺得道場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希望這份希望能一直延續下去,就像善歌〈傳承永續〉歌詞裡所說的:「請徒牢記,因緣不易,徒兒師永遠祝福你。」

▲  陳平常點傳師慈悲在澳洲忠恕道院以視訊的方式開班賜導。

※瑞周金剛單位  呂佳㯣

本次大會師,從早到晚環環相扣著「感恩佈德」的核心,老前人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個單元、每一位點傳師、前賢們口中娓娓道來,讓人深受感動。

上午簡點傳師在「青年幹部的理念與使命」提到:老前人尊師重道的行誼;下午「老前人五心級」活動引導大家感受老前人的「孝心、平常心、慈悲心、修辦心、精進心」,讓後學想起今年有幸能到忠恕道院文物館學習導覽,過程中也常對著老前人的生平「練」著、「唸」著、「念」著,就紅了眼眶,久久不能自己。

孔老夫子曾自謙:「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說的是倫常之道,聖人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了,何況我們呢?而老前人用一生示現了「孝、悌、忠、信」的美德,後學在此淺淺分享對老前人的感念,願我們能夠如簡點傳師提到的「叨恩眼最青」《蟠桃宴記》,對老前人德範念念不忘、時時效法。

「孝」:老前人年輕時在上海當學徒,每日省吃儉用存了一大袋銅板給母親,幾十年後每每想起母親心疼不捨的表情仍然難以忘懷;為了父親效法古人割股療親,聽聞好友唐先生說求道可超拔父母立刻答應求道;每天對著二老肖像出告反面,逢父母忌辰必準備父母愛吃的食物,祭祀時全程不離開;對父母的孝不因父母過世而減少。

「悌」:老前人對不同道場前人輩盡心幫助、付出、關懷,不分彼此,道親間宛如手足一般互相關懷。後學原本只是聽聞,直到幾年前訪道時陸續去了發一靈隱道場、發一崇德道場、寶光道場,才真正感受到其他道場對基礎忠恕人的那份溫暖,言語之間對咱老前人有說不完的懷念。

前年後學參加蘇州國學營,同組的一位安東道場前賢初次見面就告訴後學,高斌凱老前人和張老前人「情同手足」,言語之間充滿敬意與親切;從此一見如故,此後幾天更是情同手足,共同在國學營學習成長;而這份善緣也延續到回台,當後學到新竹展開生活,前賢們對後學極為關懷,請後學吃飯、送後學善書、自製素排骨和濾掛咖啡,或分享高老前人慈語給後學滿滿正能量,後學點滴在心,滿是感動與感恩,對老前人更是感佩,這才深深明白咱們真的是沾了老前人的光,才有這麼多善因緣和這麼好的修辦環境啊!

「忠」:老前人不只忠於本心,任由前人文烹武煉、任考不倒,而且愛國忠事,對師尊、師母、李廷崗老前人交辦的事無不盡心完成,從民國49年(1960)師母賦予推動一貫道合法化的責任起,恆心堅毅地堅持數十年,終使一貫道合法化。過程中受盡無數官考與誣衊,老前人從沒有沮喪放棄或暴起反抗,反而利用他的智慧、外交才能和政府周旋,極力保住許多道場的前人輩,讓外界對一貫道的誤解漸漸消失。

盡己之「忠」、「恕」道待人,忠恕二字是老前人留給後學們要用一生去實踐的精神啊!

「信」:老前人的「信」,在做生意時,因為有信用而深受同行和客戶信賴,一年內堆貨的倉庫從三間增加到八十八間;老前人的「信」在修辦後更是有目共睹,真正做到「信朋友、和鄉鄰」〈道之宗旨〉,四海之內皆兄弟,凡有交集者,都能深深信賴老前人的人品。

種種事蹟令後學感懷在心,每每想起就慚愧自己前半生糊塗,空度光陰;這些年稍有覺醒,告訴自己要時刻謹記 天恩師德和老前人的恩德,如能效法老前人行「孝悌忠信」君子之道,內心光明,就不會有所偏頗,更不懼一切外在、內在的考驗了!

疫情當頭,原本習以為常的一切都變得如此難能可貴,上班、上課、聚會、開班、活動,更遑論如此規模的大會師。當遠在澳洲的陳平常點傳師透過視訊為我們慈悲提到「會師是心靈的交會」,那一刻後學的心好像忽然就點亮了一盞燈,把忙碌生活中的紛擾都擱下,靜心省思:「若不是 天恩師德、前人輩艱辛開荒,如何有這樣好的道場和因緣讓我們同修共辦?」真的要感恩、感恩、再感恩!

感恩之餘當要佈德,身為「老大不小」的一代,本就有著責任與愿力,才能同修共辦,每個人都是一顆小小螺絲釘,是缺一不可的!也許過程中風雨不斷,但光明與黑暗本就是並存的,只要我們有正確的理念、堅定的愿力,就有來自上天給予的力量。如陳金擇點傳師在「忠恕青年揮灑青春」慈悲所說:「我們要有永不改變的承擔,愿力可以撼天地!《詩經》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白陽青年道法自然、堅誠以恆,心真一切真,心懷眾生,時刻感恩,自然就能夠日趨高明,像那老鷹乘風盤旋,越飛越高。相信透過本次大會師,我們都能夠更精進不懈、無私無我、合德同心地把大道傳承永續!」

最後,後學引用安東道場前賢的讚嘆:「忠恕二字,道尊德貴;孝悌忠信,意義非凡。看到忠恕青年大會師的盛況,實在感動,感到充滿希望,為貴道場喝采。青年人才是道場未來的希望。道脈薪傳、薪火相傳,傳遞的是師尊、師母、前人輩們的鴻慈大愿,是對慧命傳承的永恆堅持。」看到這段話,真心覺得我們是很幸福的一代,上有大德點傳師、講師引領,旁有真誠的好夥伴,有什麼理由懈怠?有什麼理由不把迷茫中的夥伴找回來?一起加油,承擔使命、圓滿人生,我們一定做得到!

▲  報到時領取名牌與手冊。

※瑞周精德單位  楊雅淳

感謝基礎忠恕道務中心用心籌辦此次青年大會師,從活動前的任務、活動當天的豐富課程,到活動後我們滿滿的收穫,在在都顯示了道場對年輕幹部的重視與期望。當天一早洪青詩道務助理說:「今天整天都沒有提供點心。」後學心想:「也好,這樣反而更能專心上課!」沒想到點心是要用「賺」的,就這樣開啟了活潑有趣、目標明確的一天。

上午諸位點傳師的法語,加深了我們對修道的理念;下午的「老前人五心級」,喚起了我們對老前人的感佩;晚上的立愿報告,給了我們更明確的行動目標!回應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之言:「忠恕青年站起來!」我們一起向前衝!

※天庭單位  楊承恩

後學覺得這次大會師的主軸是感恩、傳承、立愿。身為道二代、道三代的我們,從小生活在幸福的道場環境,享用豐沛的道場資源,但我們對道的體認和信心,遠遠不及當初來台開荒的前人輩們,所以感恩道務中心的安排,讓我們有這次殊勝機會齊聚一堂,讓基礎忠恕道場的年輕人團結起來。

大會師一開始是陳平常點傳師慈悲賜導,說明此次大會師的目的,名相上是一個營隊活動,實際上是上天召集令,希望忠恕青年們能夠看重自己的慧命,創造生命無限的價值。後學覺得「使命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使命感源自對道的體悟,以及對於「傳承」二字意義的體會,今天我們要傳承什麼?不只是道場事務的傳承,不只是活動要有人接續著辦,而是要讓這個自古不輕傳的「正法」薪火相傳,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歷代祖師都經歷過;孔子為了實踐大同理想周遊列國,二祖慧可大師為了求道把左手砍斷,六祖惠能大師為了傳衍正法而躲在獵人隊之中,或許我們會覺得,這些只是我們在道場中耳熟能詳的故事而已。其實不然,我們也可以效法歷代祖師,寫下屬於我們的故事,只是時空背景不同、接引眾生的方法不同,但是精神意義上是一樣的。

「老前人五心級」中,後學體悟道在日常需實修,行住坐臥之中都含藏著發人深省的道理,後學印象最深刻的一關是只要一步走錯,在場全部的人員都要接受懲罰,體會到開荒的每一步都要戰戰兢兢,即便當前人輩已走出這條康莊大道,身為後學的我們雖然比較輕鬆,不過也要小心,時時反省自己有沒有偏離這條正道。

在大會師中,後學最感動的是「素人崛起」單元,讓我們再次印證道的尊貴,不在於課堂的聽講,而在親身實踐後生命的蛻變,也體認到無常的迅速,所以我們要善自珍惜這輩子能夠修辦的因緣。

到了晚上「立愿」之前,劉興昌點傳師的一席話令人省思,在北部場的大家都是享有基礎忠恕大量道場資源的「福二代 」們,所以對於「素人崛起」的故事共鳴較小,其實後學覺得共鳴較小是源自於我們行深的工夫不足,所以容易把佛堂和道場當成一個好朋友相聚的場所,而不是當成是一個修行的場所;對於前人輩們的慈悲叮嚀,我們是真的拳拳服膺?還是當成口號說說而已呢?老前人常說:「提起您的光明念頭,來照耀您的生命」,我們的心有沒有一天比一天光明和自在呢?如果沒有,要想想內心哪裡堵塞住了?才會沒有時時刻刻光明;我們要先點亮自己的心燈,才有力量照亮他人。

感謝各位點傳師、各位學長們精心策劃這場活動,讓我們知道,修辦的路上其實並不孤單,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姊妹一起共修共辦,讓這個精神傳承永續。

▲  「素人崛起」單元,戴智偉講師的太太夏憶萍學長擔任引言人介紹。

※啟化單位  張靜

感謝 天恩師德、點傳師及各位學長慈悲,讓後學有機會參加這次青年大會師,並認識到更多的道中優秀青年!「老前人五心級」課程安排得非常棒,不論是「孝心、平常心、慈悲心、修辦心、精進心」,都是後學要學習的目標,以平凡成就非凡,凡中求聖,聖在平凡!

求道時我們都曾立愿,但後學了愿做得真的不夠,洪青詩道務助理的「青年志工了愿平台」讓後學找到了愿的方向,今後也會複製並貼上她的方法:「凝聚一些人,共同做些事,一起聽道理,道場是我家」。

※瑞周精德單位  徐嘉勵

今年的青年大會師呈現與往年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題材,尤其是因為疫情影響,團隊能夠臨時應對及改變,把原本精心安排兩天兩夜課程內容,濃縮成為一天的菁英幹部成長營,這樣臨危不亂和用心的精神,讓人深深佩服。

一整天的行程雖然緊湊,但是課程的安排,讓小後學們能夠更加認識老前人的行誼及對道的體認,清楚地瞭解人生的目標、方向,以及白陽天使的使命與承擔,這樣的課程安排讓人感到意猶未盡,很想再多學習一點、能夠更深入地探討,更加希望明年度的安排規劃能有充裕的時間學習,並且能夠與其他單位的年輕人做交流。

※啟化單位  王曉勤

這次參與青年大會師,感覺真的相當充實與緊湊,還記得當晚快結束時,劉興昌點傳師慈悲提到了很多讓人覺得語重心長的話:「生長在北部地區的我們,所處的環境相當好,資源豐富、設備充足、人力也充足,整體的硬體與軟體設備相較於中南部都好得太多,也因此在北部的青年長久下來相對承受到較少的承接壓力,也能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就對道場興趣缺缺。」

回想起大學期間,後學第一次隨駕張凱東點傳師到柬埔寨開荒辦道,第一次深刻體會:「我們生在台灣是何等幸福!出生在道化家庭是何等可貴!當地的年輕學長都比後學年紀小,看著他們這麼用心地學習著中文,努力地去陌生度眾,後學就一直在思考:『為何他們能這麼發心呢?』我們同樣都知道『道的寶貴、道的殊勝』,為何我們還會有所猶豫呢?」

簡清華點傳師慈悲引用狄更斯所說的「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勉勵我們:「現在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我們要時刻維持好自己的本心自性,老實修行,以身示道。就好比圓規,圓規為何能夠畫圓?因為它是腳在走,心不變!這就如同我們修道一樣,道心若堅定,自然能越修越圓融、越圓滿,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並反省,保持正確的理念和觀念,後學相信我們是因為累世有修,乘愿再來,並且因緣俱足下,方能進入道場修辦。」

在這充滿各種聲音、充斥各種資訊的大環境中,後學認為要謹記前人輩的教誨「認理歸真,明理實修」,並且「以身示道」;當我們都知道「道」的寶貴與意義後,才能更有信心地將寶貴的大道宣揚出去,成全他人,度化眾生。「人不能只是事實地活著,人要有價值地活著」,正因為我們都知道人生無常,所以更該「把握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人世間最美的行善,不是施捨,而是引路」,這句話很值得細細品味,後學認為:我們都期盼自己能度化眾生、超生了死,但求道與修道這段路程可能考驗重重,即便求道後天榜掛號,地府抽丁,也需要他人的提攜、互相扶持,加上自己的老實修行,才能不失正道。  

後學相信「天助自助者」,秉持著移風易俗的使命,一點一滴地改變周遭的人、事、物,正因為我們年輕、肯冒險、有理想,因此有使命去承擔改變社會的責任。我們可能很平凡,但我們可以做不平凡的事;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後學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成為彼此的善知識,未來的道場能有無限的可能!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