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講記之24 ㊥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之24 ㊤
❹盡人之性:明察生民之隱微,洞悉生民之善惡,知之明。禮樂刑政,抑其過引其不及,矯其偏使歸之全,處之當。則人之性盡矣。所謂盡人物之性者,即過化也。亦包羅同流於上下天地之一氣也。
「明察生民之隱微」,生民是人類,活的,是指所有普天之下的人類。隱是掩蓋起來的東西。微是太微細的事情,是我們看不見的,掩蓋起來也是看不見的。掩蓋什麼?掩蓋心。所謂「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全天下我認識的人這麼多,但知心的又有幾人?我們如何與他人「心有靈犀一點通」?我們若至誠的時候,就能知道要如何勸化這個人,知道他的缺點在哪裡。
「洞悉生民之善惡」,善惡是很難論定,天下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若以人的標準來訂,會有私偏;尤其歷史的事情,好比鬼谷子教的學生孫臏與龐涓,一看就會說孫臏是好人,龐涓是壞人,是不是會這樣?歷史是戰勝的人寫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客觀去判斷事情。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京劇中的曹操是白臉的,人人都說曹操是大壞人,想要去之而後快;然而在《三國誌》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為了他的國家、為了他的生存,要怎麼評論誰是壞人或好人呢?我們看關公義薄雲天,其為人及其所作所為、是非等等,歷史依此判斷,很多神明也是這樣;有時很多歷史是經過了幾百年才翻案,像岳飛也是過了七十年才翻案。所以我們要了解,誠的心是洞悉生民之善惡。
「知之明」,要知道這是我們研究道理最大的宗旨。沒有誠,就無法知道。
「禮樂刑政」,為何要講這個?因為一定要用這個才能盡人之性。
「抑其過引其不及」,這句在講中庸之道,和老子所講的道理相同;不要超過,若是超過的要抑止,若有不夠的要引導到足夠。
「矯其偏使歸之全,處之當」,矯是矯正。以人倫來做標準,校正之;道德有所偏差時,以人倫歸位,要處理得很適當、很適合。
「則人之性盡矣」,我們要盡人性,一定要了解這些道理,有盡才能感化人。
「所謂盡人物之性者,即過化也」,何謂過化?之前講「君子所過者化」也,與君子相處過,即能受其感化。《莊子‧外篇‧天地》:「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人與人之間,因為下來的時空不同,所以不同;不同同之,不同的人相處後,會變成相同的人,所以人的包容性一定很大。
「亦包羅同流於上下天地之一氣也」,同流,剛講天理流行。「有萬不同之謂富」就是包羅萬象。能包羅萬象則上下天地都是一氣,上下天地就包含宇宙。氣指浩然之氣,一氣流行,這才是盡人之性。
❺盡物之性:明悉萬物之理,詳審萬物之情,知之明。因材質之宜,以致其用,制其取用之節,以遂其生,處之當。則物之性盡矣。
「明悉萬物之理,詳審萬物之情,知之明」,萬物包括動物,以動物的天性,在馬戲團裡,無論老虎、大象、獅子等所有的動物,為何馴獸師叫牠站就站,叫牠坐就坐?最主要的原因,是萬物都有一理存在。
我們看動物在荒野的地方,牠們的生存很有敏感性,防禦心很重,什麼人要陷害牠們,牠們都一清二楚。如《列子‧黃帝》中所說:「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這故事在講,有一個人每天到海邊,很多海鷗都會靠近他,停在他身上與他玩;他爸爸知道後,很好奇地要他抓一隻回來玩玩,對他而言這是很容易的事,左手一捉、右手一捉,就可以捉到了;誰知這人隔天又到海邊時,那些海鷗竟不再飛來他的身邊。
這個人還是同樣一個人啊!由此可知,人的一舉一動,海鷗都知道他今天來不是善意的,人的惡念一起就不一樣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人的一個惡念、一個善念,上天都知道,動物也都知道,有少數的人也會知道,但不知道的人比較多,所以才有這句「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到底人是聰明還是愚笨?好壞都分不清楚。這句道理很明顯在此告訴我們盡物之性。所以訓練動物,兇猛的老虎能被訓練得這麼乖,這是什麼原因?要搏感情,詳審萬物之情,知之明,能知道得很清楚。
「因材質之宜,以致其用」,要能適才適用,動物也一樣,比如牛能耕田,要換成馬就無法耕田,但是馬能運載東西和跑遠路;每樣事物都要致其用,安排妥當,所以十二生肖皆能使用。古時的隱士都是運用這些動物幫他們做事情,尤其舜帝,看似神話,其實可信度很高;因為後學沒有看見,不敢講是否為事實,但知道這是值得相信,應是事實。
「制其取用之節」,要節制而不能過度使用。我們現在就是過度使用,所以大地反撲,例如:為何有土石流?山上幾千年的樹,不曾有人動過;以前日據時代,太平山有木材工廠,山上的樹木砍下後,馬上又種了新的樹木下去,這就是造林;現在有很多樹不應砍伐卻都被砍了,只剩幾棵老樹,人若不去砍它,是可以萬年久遠的;山坡要做好水土保持,其功能是相當的大。我們走宜蘭海岸線,那個松樹看來小小的,並不大,長在半山壁,緊緊實實的,任東北風再怎麼吹,都不會掉下來,一棵樹在山壁上都不會掉下來,整座山會山崩地裂?不可能的事,會崩落都是因為被人破壞了,我們無法「制其取用之節」。
「以遂其生,處之當。則物之性盡矣」,應該要任其自然生、自然滅,盡量不要破壞大地的東西,天都會將它們安置得很好,則物之性盡矣。
❻贊:助也。
❼化:自有而無也。
如同種植東西,其過程是春耕、夏長、秋收、冬藏,萬物的秩序是這樣的。自有而無,只有人才能做這工作。
❽育:自無而有也。
天地,天生地養,除了野生之外,一般都是要經過人的運用才有作用。育是自無而有,比如耕種、五穀之收成,要經過人去播種、除草、割稻,然後收成,這都是要人的工夫。
❾天地參矣:謂與天地並立為三。蓋天地人皆一理所生,俱屬形象,三才一貫之道也。
人為何能與天地為三?就是要能盡其性,才能與天地為三;若沒有盡其性,就沒有盡到三才者——天地人,很難再稱為人。「蓋天地人皆一理所生」,天、地、人都是 老所生,都是一理所生。「俱屬形象,三才一貫之道也」,都看得見,這是三才一貫之道;我們要配天配地,三者是連貫性,不能離開,這是事實。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