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之24 ㊤


中庸講記之24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讀懂經句


❶唯:獨也。

唯一,獨也,單單。

❷天下至誠:仁義禮智之性,皆真實無妄而無以復加,謂之至誠。言天下者,正見萬物與天地參之者也。

天下是包括人、物、天地,萬物是包括自己、所有眾生、所有物種。至誠要如何顯露?之前有講過誠意,要以意來顯露誠。今天講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一般是講四端「仁義禮智」,信是統四端而兼萬善,這四樣都包括在信的裡面。所以至誠就是要我們將四端「仁義禮智」的性,真實無妄而無以復加,謂之至誠。

前輩者曾講過,誠有八種:真誠、明誠、精誠、至誠,為上誠;愚誠、邪誠、偽誠、巧誠,為下誠。一般人會想是哪一種最高?「至」最高,其實「至」不在高低的問題,極的意思是不能超過。

《管子‧樞言》:「釜鼓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在春秋,鼓及釜是一種量具。這句可能老一輩有看過,後學也曾看過。早期沒有太多經典可以研讀,以前前輩者大都讀日文,只有少數幾位看得懂中文,他們講的道理為何能感動人?因為他們能靜觀萬物,對於萬物的動作、規矩等等,所講的、所比喻的,都不離周遭的生活方式,是以為人處事的方式來講道理。

「釜鼓滿」,釜鼓為量具,以陶土製成,用此量具將滿出的部分概掉,使所量的部分正確,不可以滿出來,這樣才公平。老前人以前在講道理時說,很多人想要與人拚高低,有很多就是在與天拚高低,想要出頭,結果頭一頂到天,就被壓下來,人太自滿的時候就會被天革除,此二者道理是一樣的。

至的意思是剛剛好,不能超過。愚、邪、偽、巧,這些是下誠,是太超過或不及了,亦即多出而被釜鼓概掉的部分。就像投入道場的人很多也很有誠心,但有這些缺點在,就等於零。所以為何要講至誠?真誠、明誠、精誠,都是好的誠,至誠是最標準的,沒有超過。所以我們研究中庸之道,就要懂得中庸的道理;中庸才有道,別處找不到道,超過或不夠就沒有道。

所以至誠,由此可了解仁義禮智,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都是五常之德,超過或不夠都不行。

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超過?什麼是沒超過?就是真實無妄,是真心的。常言說:「佛心不二,人我兩忘。」差不多是這個境界,因為有「我」在,誠就無法圓滿。天下至誠,我們要對這個誠有所了解。誠若能達到這樣,即為能盡其性,盡與至的意思相同。

袁前人解釋盡的意思為盡淨,所謂「私慾盡淨,天理流行」。人若有私心慾望時,已被慾念佔去了,哪還能盡?天理哪能流行?萬物哪能盡人之性?哪能盡物之性?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實無妄而無以復加」,就是無法再加上去;若照文字來看,亦即最高,高到頂天的意思,我們的頭就是頂天了。此乃符合中庸之道,至誠之道。

有人說:「人為萬物之靈」,意思是人最能幹,但古早前輩們講人與萬物相比,人是最無能的,人無法預知,誠才能預知。這下篇會講到。

萬物都有誠,萬物都能預知。例如:有一種植物叫颱風草,觀其葉子的折痕,就能知道幾月有颱風,你看連草也可以預知。還有一種鳥類叫烏秋,牠常停在牛背上休息,觀察烏秋築巢的位置,就能預知今年有沒有颱風,牠若將巢築在樹幹高處,就知道今年沒有颱風,表示牠也能未卜先知,這是事實,老一輩都知道,會引用這個道理;反之,牠若將巢築在樹幹低處,則表示今年會有很多不小的颱風,這是動物的預知;而我們的預知都輸這些動物,連氣象局還得花60億元的設備來預測颱風,而烏秋卻能預知颱風是否會來,這就是萬物與天地同參矣,可以與天地相通,這氣就是浩然正氣。

所以「人為萬物之靈」,自以為人是萬物中最行的,這句話是人類自己講的,我們應該要謙虛。差別是人有仁義禮智之性,這些是動物所沒有的,所以大部分動物也不知道要如何積餘糧,因為牠們沒想到這麼多。

羅念庵狀元的《醒世詩》:「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沒糧天地寬。」萬物能逍遙自在,就像大鵬鳥能飛上雲霄九萬里;而人就像籬笆下的麻雀一樣,只願在此範圍內覓食,會想說何必飛到九萬里要做什麼!我們看莊子的〈逍遙遊〉就知道。由此可知,人最缺欠的就是至誠,那至誠要如何修?誠是要以意識展現,而在此又有一個新的目標,就是以仁義禮智的性,真實無妄,就能達到至誠的境界。

❸盡其性:《孟子‧盡心上》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即是盡性之學。其無一毫偽妄以蔽之,使察之無不盡,生而知之者也。無一毫偽妄以累之,使由之無不盡,安而行之者也。此巨細精粗,無毫髮之不盡也。蓋至誠以盡性者,即存神也。就天性之神妙不測者言,與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同一化境也。

孟子講:「萬物皆備於我矣。」人是萬物之靈,不是指人比萬物更有智慧,而是指人比世間的萬物都懂得人倫之道。皆備於我,就是在講「盡性之學」。

要如何盡其性?「無一毫偽妄以蔽之,使察之無不盡」,沒有偽與妄。最近後學在道場的觀感,譬如有人找我們做事時,我們就會為自己找藉口,講說我有什麼事情、我什麼事情很多,來保護自己、推卸責任,有沒有這樣?這就是偽妄以蔽之。

當初張老前人要來台灣開荒時,李廷崗老前人一開始曾勸止,理由為張老前人是崇明一個大孝子,若去台灣,往後媽媽要由誰侍奉?張老前人剛好與我們一般人相反,他找了一個要來的理由,就是將所有的事業都處理好了,也留了一些錢給妹妹,妹妹也有意願要侍奉媽媽,所以可以放心到台灣。就如同六祖要出門去黃梅,當初由客人拿給他十兩銀子安置母親生活;張老前人則是相反,自己將一切都處理好,志願要來台灣。

雖在萬難之下,李老前人知道張老前人這麼有決心,也已安頓好家庭,才答應他來台灣。張老前人是找理由來台灣,這要換成我們,能找理由不去最好,我們就是有這種心理。大家想想,老前人只帶一顆至誠的心來台灣,從無到有,將道傳萬國九州,就靠一個誠字。

現在我們修道,後學自己也不敢說有十分,包括後學在內,大家都會偽妄,多多少少會掩飾一、二分,這樣誠就不夠。我們自我反省是不是有這樣?這就是本性被私慾蒙蔽,如同剛剛講到袁前人所說的「私慾盡淨,天理流行」,私慾未盡淨,天理怎能流行?

要能未卜先知,對於天理流行的人是很簡單的。何謂天理流行?就是與天地合為一,這就是天理流行。這解釋很籠統,如何能了解天理流行?

王陽明夫子有首詩說:「飢來喫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這是佛家與道家老子的道理。

「飢來喫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餓了知道吃飯,累了想睡就去睡,王陽明怎麼講這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然而這就是天理流行、這就是玄妙處,但大家都不知道這些道理;可見最玄妙的道理就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吃了飯,我們都不必去想要如何加工、處理,身體都自動幫我們消化、吸收好了,一切處理得很妥當,這不就是天理流行嗎?

大自然的道理是無法以言語表達出來的。想想,睡覺要是一覺不醒怎麼辦!但是自然讓我們會醒來;因此以前很多修道的高僧一覺醒來時,會慶幸又能多活一天,要是一覺不醒就算了。所以這真是很玄妙的事情,我們大家是否有思考過?醫學對於氣血循環,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問為什麼會這樣,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都是天理流行。

「說與世人渾不信」,要向世人講吃與睡,這算什麼道理?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事,難道修道沒有更玄妙的嗎?所以世人會不相信。

「卻從身外覓神仙」,因為不相信,所以會想要到外面去找神仙,尋覓看有否更奧妙、更好的。

其實修道總歸一句就是誠,心真實無妄謂之誠。我們今天講的至誠,多了仁義禮智之性,因為這個性,我們能自己體會出來。我們的惻隱之心是否真實無妄?我們的羞惡之心是否真實無妄?現在忠恕學院在研究《金剛經》,講的最主要是要掃相,掃相在於掃四相,就是要無我。所以要了解三教經典都是叫我們要誠,故盡性皆備於我。

「無一毫偽妄以蔽之,使察之無不盡」,前面提到為何烏秋能知道颱風會不會來?或颱風來的大或小?假使我們沒被偽妄蒙蔽,就能觀察天下的事情。

《莊子‧知北遊‧外篇》云:「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可以觀於天矣。

「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陰陽四時的運行都有秩序的。

「惛然若亡而存」,惛然是好像看得見,又好似看不見;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這是神的奧妙,很難形容。

「油然不形而神」,油然是自然而生,即大自然生的東西,指萬物。不形而神,它不是這個形體,是一種構想,就比如前面講烏秋只是一隻鳥,卻能預知今年還未發生的事情,這就是不形,沒有痕跡,然而其元神靈明所以能預知。這種能力是誰給予的?

「萬物畜而不知」,萬物受到天地的養育,而不知天地給予東西;而我們是知道的,餓了就吃東西,隨其造化。但其實我們身體構造是很忙碌的、是生生不息的。現代科技發展,有時停電是很不方便的,尤其若剛好在危險之處,突然停電,可能生命都會失去;就比如正搭電梯 ,如果突然停電了,那生命就有危險。

所以上天是無微不至的,天下這麼多的事情,每個地方都要照顧周到,你想,要費多少工夫?這要動員多少人力、物力?而上天卻能運作得這麼恰當。

所以說「萬物畜而不知」,萬物不時受到上天養育,上天不時給予我們的恩賜,我們知道嗎?我們知道受到什麼恩賜嗎?我們還有閒工夫在鬥嘴、談論是非,那我們對得起上天嗎?上天為了萬物而生生不息,而我們人卻吃飽閒閒很無聊,不知要做什麼?你想,這樣怎能配天配地?

「此之謂本根,可以觀於天矣」,本根即根本。人若能知道根本,就可以觀之於天地,可以觀察天地的道理,都包含在人的裡面。

《太上清靜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我們想看看,為什麼擔任開沙的天才,能知道天地間的事情,包括我們生活、住處、家庭裡的事情?這想起來是不可能的,但因為人在靜的時候,講出來的話就如同仙佛在講話。所以修道最根本就是要誠。

「使察之無不盡」,無論每一樣事情都能明察周到,這是「生而知之者也」。為什麼聖人是生而知之?聖人的性是神明,我們大家一定都會以為神明是指拜拜的神明,其實我們本身都是神明,神是元神,明是靈明,元神靈明。

《道德經》第33章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自己時,就能明。我們現在最欠缺的不是不知道自己,而是自己欺騙自己;聖人講:「毋自欺也《大學》,我們無明的原因就是自己欺騙自己,有時實在沒做到,卻一直認為自己有做到,這就是因為有比較心存在。一個團體或一個道場,當我們的付出、奉獻比較多的時候,我們的心境就不一樣了。哪裡不一樣?老前人很坦白告訴我們:「很抱歉!道場沒有一流的人才(其實不是沒有一流人才,一流、二流大家以為是指能力),能無私奉獻的人都是二流人才,而不是三流人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自以為自己是一流人才,往往都不願意讓別人使喚,很有自我的主見,做事情時會有選擇性,自認為做這些是沒功沒德的,我不要做,會有選擇性。

《莊子‧外篇‧天地》云:「無為為之之謂道(天),無為言之之謂德。」無為去做才有道,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無為。但是有時大家會講:「今天我所做的這件事情是無為的,不是為了名、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純粹來奉獻的。」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為什麼還要特別講你無為?所以「無為言之之謂德」,講出來並不是沒有無為,只是層次又掉了一階級了,我們一般大都在這境界中。

所以老前人講我們是二流的,大家想想看是不是真的?我做無為的,要做給人家知道,但也不講出來,星星知我心就好了。

所以生而知之的人就不一樣,其性是明的,其神明是不須外力的,不必別人告知,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此為生而知之。

「無一毫偽妄以累之」,我們今天受此身拖累,大家心裡應該了解,是因為無法做到無為而為,無法將道顯露出來,也就是被名所拖累。名是一種累贅,很多學長在道場犧牲奉獻,後學是很感動,以現代人來講實在很不簡單;因為後學這一代的人是較憨厚,總是跟著別人做,以前人說是「燒香跟拜」,人家燒香就拿香跟著拜,都是這種人在修道;但現代人知識水準都這麼高,社會環境完全不一樣,在功利社會中可以來犧牲奉獻,實在很難得,很不簡單!這第一步走得出去,已是半仙,若被偽妄拖累,就走不出去了。

「使由之無不盡」,若沒有被拖累,我們就能四通八達,做得很順利,照著應走的路去做。無不盡,就是達到至的境界。

「安而行之者也」,所走的能虛靈不昧,當本性純粹無一絲雜念摻在裡面,其虛靈就不昧,人就不被蒙昧,為什麼?因為人會思想,而思想是好還是壞?這我們不去談論它,因為人的思想是有反覆性的,會有得失;有得失時,走得就會有阻礙。能安而行之,就是沒有得失心,照這樣去走,能虛靈不昧,是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地照理而行,如同陽明夫子所講的「飢來食倦來眠」,這樣就好了。我們所有的心境應該處在這樣的安然裡。

「此巨細精粗,無毫髮之不盡也」,無論大小、粗略或精微的事情,我們無一不盡心去做到。無不盡,就是私慾盡淨,天理流行。

「蓋至誠以盡性者,即存神也」,一定要盡性才能達到至誠。因為先有誠,自然能盡性,盡性即存神。

《孟子‧盡心上》提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皥皥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我們的一些壞毛病慢慢改、慢慢變好,大家有感覺到嗎?有時自己未必感覺得出來,反而是旁人比較看得出來;不過其實自己還是能略知一二,知道這個壞毛病、壞脾氣自己現在已經沒有了,是誰改變了我們?其實是自己改變自己。

「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通天,天地通人,這句道理就在此。上句講霸者之民與王者之民,這以前解釋過了,接下來就是這句道理,而這句道理的意思最主要是在表達什麼?存神,存是存在內心,為仁義禮智的性,真實無妄而無以復加;存在哪裡?存在內心,無時無刻都存著這樣的心,隨時都能顯露出來。神即神明的作用。存神就是這個意思,所做的就等於仙佛在做的事,所講的話就等於仙佛在講的話一樣,這是神明的作用。我們本身也是神明,但是我們最主要的缺點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神明,所以無法運用知覺。所以存神就是神明的作用。

「就天性之神妙不測者言」,此神是包括萬物,不只是人而已;不可測者,無法推測的。

「與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同一化境也」,化是道化。與「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的境界是一樣的。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