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修辦的防疫心態與作為


修辦的防疫心態與作為

◎ 陳平常點傳師講述

編按:5月中旬開始,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峻,基礎忠恕道務中心配合政府政策,以及顧及道場與道親安全,陸續佈達相關因應對策,並宣布道場各項班次及活動均不實體群聚,改採線上方式進行,希望各單位多方嘗試、學習,雖在疫情下,仍讓班程維持正常運作,使道親身心得到安頓、心性持續提升。天仁、天嘉、天新三個單位於5月30日舉辦「昂首闊步,再向前行,再創彌勒聖業」壇辦人員線上法會,採ZOOM線上會議室與YouTube直播方式,突破距離與現實環境的限制,邀請陳平常點傳師、陳金擇點傳師、張志誠醫師講述寶貴的智慧與經驗。感恩主辦單位慈悲不吝分享,讓《基礎雜誌》整理並提供給廣大讀者參閱。

前言

後學沾到 天恩師德、祖師鴻慈,各位有這一份的誠心,我們共同莊嚴這一次法會,才有後學利用這個因緣跟大家結一個善緣。雖然沒有辦法實體開法會,總是減少了一些彼此互動的機緣,但是只要我們有道心,就誠如這一次法會的主題一樣,也可以「昂首闊步,再向前行,再創彌勒的聖業」!道務發展靠的是我們這一份心。

今天是法會,所以後學希望所有參與的學長,也許你是在你的家裡上線,但是都要保持法會的莊嚴,因為「法不孤起」,也就是說所有的現象不是突然發生的,一定有很多外在善的因緣配合,所以看得到的是所有上線的同修,看不到的是諸天仙佛啊!還有各位護法神都在護持這一次法會!儘管我們只在線上,希望各位都能夠把心地莊嚴起來,如此開這次法會才會顯得有意義 。

對於三期末劫的提醒
有更深層的警惕

後學這一次奉命跟各位談的題目是「修辦的防疫心態與作為」。在防疫期間,彼此之間的問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平安」!大家所關切的就是平安,平時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冷暖、利害的得失,在疫情肆虐期間,好像都變得不是很重要,好像都可以暫時把它放下,只要能夠平安就好。我們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豁達、這麼有智慧?是因為開悟了嗎?後學在想,應該是疫情帶給我們的警惕;而對於這個警惕,早在幾十年前,後學記得後學還很年輕、剛進入道場的時候,就聽前輩們講三期末劫將要來臨;可是由於平時太平、安逸的日子過慣了,對於三期末劫的種種提醒,我們都把它當成耳邊風,有時候會想說:「這都是前輩要我們好好修道,才用『三期末劫』一直在提醒我們!」甚至把它當作是危言聳聽!

可是經過這次疫情之後,慢慢對於「三期末劫將要來臨」、「人類將遭受很大災難」的這種警惕,又被提醒出來了。所以我們面對這個可怕的疫情,所謂的「可怕」就是說當疫情來的時候,它是冷酷無情的,我們還來不及準備,也不可以商量,而且當疫情來的時候,病毒是不長眼睛的,不論你是什麼樣的身分地位,不論你是一個社會上成功的佼佼者,或是乃至於一般的平民百姓,都一樣束手無策!所以說這個疫情是「可怕」的 。

面對這個可怕的疫情,到底我們修道人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與作為? 

面對可怕的疫情
修道人該有的對應

一、疫情劫關造成的困境

每一個人都有感受,這一次疫情對人來講是遭受到多麼大的一種折磨,就像印度,如果你在電視或YouTube上,可以看到印度的災情,一天幾十萬人確診,死的人那麼多,連火化都來不及了,甚至有一些人被丟到恆河裡隨河漂流,這是一個多麼慘的慘境啊!每一個人的死亡都代表一個家庭的破碎、都是一個家庭愛別離的悲痛,這樣的情境,對人來講是多麼大的打擊!所以第一個困境,就是人類心靈受到莫大的創傷,每一個人的身、心、靈都受到重創。

比如說之前看到很多的訊息一直流出來,就是我們都要待在家裡面,買菜只可以一個人出去買,避免與人多接觸的機會;從外面回來的時候,一定要把衣服都換掉,而且告訴我們要勤洗手,偏偏現在又是缺水的時間。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靈是一個多麼大的創傷!而且人與人間的互動變得更疏離,講話也不能太靠近,隔著這個口罩,人要有一種表情的傳動,也變成不可能,因此人跟人之間變得很疏離。

就以後學來講,後學剛從墨爾本回來的第二天,墨爾本因為有幾個人確診,就又封城了;等回到布里斯本忠恕道院時,那些道親看到後學回來了,當然是很親切的,因為彼此之間有很深厚的道情;可是在問候時,後學發現每一位道親都離得遠遠的,而且表情極度不自然。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就是怕感染嘛!因此後學隔天趕快去做檢驗,還要對所有布里斯本的道親宣告說後學檢驗結果沒有問題,他們才敢靠近呢!

是什麼樣的情況讓人跟人之間變得疏離冷漠、講話也不可以太靠近?我們怕他,他也怕我們,這對於人與人之間本來的親情、和諧,是多麼大的一種諷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很疏離,而且彼此也不再信任;不信任不是說對彼此人格的不信任,而是說我們不敢靠近他,他們也不敢靠近我,這就是目前的狀況;而這造成了精神折磨,更進而產生了心理焦慮。為什麼叫做精神折磨?一個人待在家裡,也許可以透過電話、視訊跟大家聯絡,但是總是少了一份彼此之間的互動,對精神是很大的折磨,於是乎產生了心裡的焦慮,更造成了所有人共同的恐慌。

後學不知道在台灣的狀況,比如在澳洲,因為心裡的恐慌,有的人囤積食物,上一段時間甚至還有人在囤積衛生紙;囤積食物還有一點點道理,囤積衛生紙那就顯得太離譜了!衛生紙有什麼可囤積的?那是人的不安、焦慮所造成一種心理的毛病。在澳洲甚至有人因為精神受不了這樣的折磨而跳樓自殺,所以說這一次疫情劫關所造成的困境,讓普遍的人類心靈遭受了莫大的創傷。


第二個困境是整體經濟面臨嚴重的停滯,人要生活的,人的生活就是要靠經濟。可是由於這一次疫情的關係,整個經濟衰敗,已經造成了很多人生活的負擔;也許有一些人上班可以透過視訊、不必到公司或政府單位去上班,但是也有一些生產線的工廠等於都停擺了;尤其最嚴重的是觀光產業蕭條,很多商店乃至於禮品店都因此而關門,全球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當然對修道人來講,我們不一定要豐衣足食,但有一些人連起碼的生活都變成一種奢侈;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我們老前人以前講的「苦日子」就來了! 

第三個困境是生活突變造成生命的無依。這一次疫情中,生活步調的改變讓人無從適應,生活的改變太大了!朋友之間少了互往,只能待在家裡面;對我們修道人來講,也不能實體開班,雖然可以透過視訊,但是終究沒有實體開班那種彼此的親切感、那一種道情、那一種眼神的傳遞。因為一下子生活的步調改變得太快了,讓人頓時生活失去了重心,於是乎生命變得很無依,到底接下去要怎麼辦?到底要何去何從?什麼時候這個疫情才會結束?變成人很大的困擾,疫情造成的困境讓每一個人都很受苦。而面對這樣的疫情,我們是苟且偷安地在家裡看電視?或者是唉聲嘆氣地無語問蒼天?或者是能「凡者境轉心,聖者心轉境」?做一個修道人,應該可以用自己的心來轉化外在的情境,我們可以用一個更健康的、更陽光的心態來面對疫情。

二、面對劫難應有的心態

面對這個劫難,我們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心態?第一個心態是要接受業報現前的事實。有些業報是人類共業的感召,這一次的疫情等同是瘟疫的流行;而這個瘟疫的流行,不是上天要降下來懲罰人類的,而絕對是人類共業的感召,也就是自己自作自受!

也許有一些人不相信因緣果報,認為說前一輩子做的、我過去做的,我都沒有看到啊?真的有因緣果報嗎?怎麼會沒有因緣果報!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你目前所受的種種一切,不就是因緣果報嗎?我們這一世遭受疫情的摧殘,每一個人遭受疫情無形而殘酷的折磨,這不就是因緣果報嗎?

各位想一想,比如說我們現在只能在家裡,要儘量少出門,這個就像被關在籠子裡一樣;不就像是我們把動物關在籠子裡面,這是一種動物的反撲。所以這一次的疫情是因為我們殺害太多的動物,於是乎動物開始做反撲,這絕對是一種因緣果報。古來大德有一句話:「千百年來碗裡羹,冤聲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聞屠門夜半聲。」

我們如果要問:「這一次的疫情為什麼來得這麼嚴重、看不到盡頭?」本來以為台灣這一段日子都很好,可是現在疫情卻又來了,看不到盡頭;如果要問這個世上瘟疫的流行會到什麼時候?為什麼會來?我們真的無言以對!可是可以確定它就是一種共業感召,不管是從因果論來講,或者現在有一些預言家在講(他考察很多過去的一些事實),這一次疫情的流行絕對是來自於人類道德的淪喪、人心道德極度的敗壞,是一種人類共業的感召。

既然是人類共業感召,那沒有辦法!就像莊子講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內篇‧人間世》雖然很不願意碰到,卻也無可奈何;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無辜,對修道人來講,我沒有做過什麼不好的事情,怎麼還是受到影響,可是畢竟這就是人類共業的感召,因此怎麼樣安之若命?就在這裡安身立命嘛!也就是要接受業報現前的事實。

第二個心態是要警惕無常迅速的可怕。疫情來得太突然了,讓我們來不及準備,我們還來不及生產口罩,還來不及接種疫苗,它就突然來了。而講「可怕」的原因是,當疫情來的時候,再尖端的科技、再好的國防武力、再發達的經濟、再多的財富,乃至再高的地位,面對疫情通通不管用。我們以前常常以為人類可以勝天,可是當疫情來的時候,我們才赫然發現人的生命是多麼脆弱,面對疫情竟然是那麼不堪一擊。人什麼時候可以勝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天在勝人」,因為來得太突然而讓我們都束手無策!這就應了佛家經典所講的:「諸行無常」!「無常迅速」是在《六祖壇經‧機緣品》裡面講的一句話,這不僅只是經句,面對疫情,普遍所有的人類都會有很深刻的感受。

為什麼後學會說這不只是經句而已?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聽到這一句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涅槃經》而開悟的;《佛遺教經》說:「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世間所有現象,沒有一個是恆常不變的,剎那之間都在生滅遷流,有相會就會有離別,有成住就會有壞空,有生老就會有病死,世界上現象本來就是如此,所以《佛遺教經》告訴我們說「勿懷憂惱」,也就是不要感到太大的憂傷。而是利用這一次疫情來時,讓每一個人都能警惕無常到來的冷酷無情!

對於「無常」,以前只是經典上聽到的經句而已,對我們來講沒有很深刻的感受,可是這一次終於領教到無常來時的冷酷無情。面對無常的現象,我們到底要怎麼辦?現在有句話叫做「超前部署」,我們要及早做好準備,因為無常要來的時候,不等你做好準備它就來了,連商量都沒有!所以從今天開始,對於修道人來講,不要再為「不及時修道」找理由。總是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到時候再說。」後學實在跟各位講,到時候就沒得好說了、就什麼都沒得商量了!

我們絕對不能等到厄運來,就像當疫情來時,才懊悔過去所做的種種惡業;我們也不能夠到了病魔纏身的時候,才恍然過去的荒唐度日。而是要像〈普賢菩薩警眾偈〉裡面講的一句話:「如救頭燃」,就像你的眉毛、頭髮都快要被燒了,難道你不緊張嗎?面對無常的冷酷無情,我們應該有一種屬於修道人的醒悟;這種醒悟是什麼?「一旦無常萬事休」,當無常來的時候,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財富、再好的美貌,全部都變成沒有了。

第三個心態是要在災劫中安住自我的道心。災難當然很苦,但是也不必因為災難那麼苦,就讓我們驚慌失措;受一點苦,如我們老前人講的:「修道本來就是在苦中求」,因為修道在苦中求可以斷業障。以前前輩常常講:「受苦就不受劫」,如果問我們:「我們要受苦還是要受劫?」我們當然要選擇受一點苦。這一次疫情帶給我們很多的苦,然而所有世間的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讓我們在人間留學,我們不是講「修道在生活」、「生活當中就有道」?就是在人間學習面對種種不同的情境。雖然苦一點,但這也是一種學習啊!


《法華經》裡面有一句話:「一切治生產業」,乃至於所有的辛酸苦辣,都與實相不相違背,這就很清楚告訴我們,在苦中我們可以學習安住道心,與其每一天驚慌失措、怨天尤人地過日子,倒不如好好守住我們的道心,因為這可以促成我們的成就;受一點煎熬,也可以成就我們的道心!有兩種菜很好吃,一種是煎出來的,一種是熬出來的,所以煎跟熬的菜很好吃;煎跟熬對我們修道人來講,也是一種「逆增上緣」。

更何況道是不可以因為疫情而離開的,《中庸》裡面有一句話:「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如果可以離開的話,這個就不是道了;意思是不可以有瞬間、頓時,或者因為某種因緣,我們就離開了道。《中庸》裡面另有一句話:「君子素其位而行。」做為一個修道人來講,就是按照目前的處境,好好地去修道,這叫「素其位而行」,也就是「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中庸》

在患難當中,也可以如《論語‧里仁篇》所講「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那一種安然,雖然在造次、顛沛當中,我們心裡要有自我的安頓。其實這麼多災難來臨,也是上天的一種恩惠,各位想想,多少人在這一次疫情當中深受其難、生離死別,而修道人有一種防疫的自我意識,也許是上天的保佑,也許是我們身上就有凜然不可侵犯的道氣,還能平平安安地過每一個日子,這就是上天的一個恩賜。作為一個修道人來講,儘管劫關當前,應該要有「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那一種安然,誠如《六祖壇經》中,五祖弘忍大師告訴他的弟子:「輪刀上陣,亦得見之」,作為一個修道人,在情況非常緊急的時候,仍然沒有改變我們的道心,這就是「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第四個心態是要在困頓中自修自性功德。疫情真的造成我們很多的危難和困頓,但是這一個困頓對修道人來講,有時候是一種「逆增上緣」,也可以溫養我們自性的功德。就像孔子講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一個君子在窮困危難的時候,他守得住,不會離開對修道的理想,也不會放棄自己人生的道路,他有自己永遠不變的原則,就像《孔子家語‧在厄》講的:「不謂窮困而改節」,所以生活儘管是困頓的、疫情儘管是造成我們很大傷害的,這個困頓也是讓我們學習並自修自己自性功德的好機緣。

我們讀《六祖壇經》的時候,讀到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面十五年,過獵人的生活,好像幾句話就把它帶過去了,可是如果冷靜去深思,當時惠能大師的那種情況,應該是很辛苦的,跟獵人在一起,那些人都是吃葷的,惠能大師只能吃肉邊菜,是一個多麼大的不方便;但是因為惠能大師有這十五年生命的錘鍊,於是乎印證了他本來見五祖時就有的體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種心境到底有沒有鍛鍊成熟?後學覺得,他在十五年獵人隊的淬鍊當中,才完全成熟了他的這種體悟。於是乎他到印宗法師那裡時,才會有「風動幡動,仁者心動,我心不為所動」那種可以感動人的心境,風動也好、幡動也好,我心不為所動,惠能大師哪能如此呀?是因為他在困頓當中,自修他的自性功德。

再談釋迦牟尼佛,當他在修行的時候波旬亂道場,一直來魔考他,可是釋迦牟尼佛終究是不為所動,為什麼能夠這樣?是因為他五年參訪、六年的苦修,他的定力都是從苦修裡面來的。我們再談孔子五十歲的時候開始周遊列國,碰到很多生命情境的考驗;面對這些生命情境的考驗,孔子終究是不退縮,於是乎才能夠到了六十歲的時候耳順、到了七十歲的時候從心所欲不踰矩,也就是不管遇到任何情境、陷阱,是順境也好,他不會放逸;是逆境也好,他也不會灰心喪志,任何情境現前,都能夠守住他的自性而不為所動。孔子怎麼能夠做到的?他周遊列國的時候遇到陳蔡絕糧,受到這麼多的打擊,可是這一些劫難、這一些打擊,都是訓練讓他成熟的一個機緣。

釋迦牟尼佛在修道的時候,如果沒有碰到提婆達多那麼多的陷害,也不可能在幾年當中就頓悟成佛。當釋迦牟尼佛修行時,他的親戚提婆達多一天到晚就想把他害死。而在提婆達多要死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弟子都忿忿不平,認為這個人應該要下地獄,可是釋迦牟尼佛跟他的弟子說:「你們不可以這樣想,只要一個人有一點點、一絲絲、一毫毫的悲憫心,他有一點點善根的話,我們就要度他。你們要知道,提婆達多是我過去世、很多世都來幫助我成道的一個善因緣。」而且釋迦牟尼佛還為他授記。這是多麼感人偉大的生命情操,為什麼釋迦佛能夠這樣?就是他學習在困頓當中長養自己的善根,自修自己的自性功德。

功德在哪裡?功德在自己的自性法身當中,就像《六祖壇經‧疑問品》裡面的〈無相頌〉,惠能大師說明什麼是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功德不一定是外在的事功;做了很多很多人家看得見的那種事功,當然也是修道一種助緣,但是如果我們太執著這個外在的事功,就很容易落入像梁武帝一樣;五里一寺,供養出家人,江南八百寺都是梁武帝建的,他的功德大不大?大!可是他因為執著他的功德,所以就被達摩祖師說「實無功德」。

實無功德不是說一點功德都沒有,「實」是從究竟上講,你要把這個功德的心給無掉,這樣才有真正的功德。所以說,真的功德不是在外在的事功,真的功德在哪裡?真的功德是在自己的自性法身當中。

這一次疫情也是我們可以慢慢自修自性功德的一個好因緣,而這一次疫情所帶給我們生活的困頓,也是能夠幫助我們長養善根,有善根就不會感召惡緣。所有外在的惡緣,都是因為心裡面沒有善念;如果心裡面都是妄念,一天到晚在談是非、一天到晚在計較分別、一天到晚都在怨天尤人,都在怪別人的不是,這就是心裡面沒有善念。心裡面沒有善念,就不可能長養善根;沒有長養善根,就很容易去感召惡緣。惡緣為什麼會纏上我們?瘟疫的流行為什麼會纏上我們?就是因為心裡面一天到晚都是計較分別的憎恨心、分別心、不好的念頭,才感召惡緣來。

這次的困頓當中,讓我們懂得去長養善根,剛好趁這段時間,我們也不能夠常常外出,可以居家自我閉關;以前修行的人要出家閉關,我們現在不必,在家裡面就自我閉關,好好地檢驗自己的心地。人都是眼睛看遍外在所有東西,卻沒辦法看清自己內心世界的無明,不能洞悉自己心地裡面的不安、不能檢驗出自己心裡面到底有多少的妄念。玄奘大師取經,有一個很好的隨從、護法叫做孫悟空,孫悟空有三隻眼睛,第三隻眼睛叫做「頂門一隻眼」,可以看清所有妖魔鬼怪。我們求道以後,其實頂門那隻眼已經被打開了,我們有沒有辦法看清我們內心的妖魔鬼怪?有沒有辦法洞悉我們妄念的無明?當我們在憎恨時,有沒有辦法即時地趕快懺悔說:「啊,後學是修道人,怎麼會動這樣不好的念頭?」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呢?其實我們是做不到的!所以趁著這段時間,好好檢驗自己的心地。

以前大家很忙碌,且應十方事,要忙著應對十方之事;現在剛好趁這段時間,「無事靜觀一片心」,好好觀察、好好反省自己的心地,這樣慢慢地,善根剛好趁這段時間就可以長養出來。少了善根,少了道的緣,是不可能成道的,善根是修行很重要的課程、科目,要趁危難時,好好長養我們的善根。

第五個心態是在居家當中敦厚家庭親情。在澳洲,政府有規定離開家不能超過五公里,見的人不能超過兩位以上,這就是澳洲目前的情況;後學不知道台灣怎麼樣?總而言之,現在做好防疫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少出門。有些人會說:「叫我不出門,就等同把我關在這個牢籠裡面一樣!」關在牢籠裡面也不錯!以前的一些方丈大師,他們為什麼叫「方丈」?方丈就是他們住的地方就只有一丈四方而已,方丈大師不都是關在他那個方丈的房間裡面修行嗎?趁這個時間,我們也可以好好修行。

更何況我們不是常常講「道降火宅」?修道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法門,尤其這一次是儒家應運,修道本就是人倫親情的一種體現。什麼是儒家?如果看儒家的「儒」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就是人類之所需;到底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人類最需要的是功成名就嗎?人類最需要的是高高在上嗎?人類最需要的是家財萬貫嗎?都不是!人類最需要的就是人跟人之間真誠、良好的互動、人跟人之間有一個共同的理想。所以我們剛好趁這段時間在家庭裡面盡人道,這樣有一天才可以達天道。

「道降火宅」,火宅是《法華經》裡面的詞,是說我們在這個凡塵世間,受盡了種種的煎熬,就像火宅一樣。道降火宅就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圓滿修道的德行,修道本來就是人倫親情的一種體現;可是有時候會發現這一方面被我們忽略了,原因是因為以前各忙各的,大家到外面去工作,有種種的應酬;回到家,年輕人就在他的電腦面前,年紀比較大的家長就是泡泡茶、看看電視,其實也沒有很良好的互動,甚至家裡面的人彼此的心事,都沒有辦法去做很深的溝通,這就是我們過去生活的一些型態。

剛好趁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在家裡面敦厚家庭的親情,去溫養人跟人之間的情感,談談彼此的心事,談談彼此對人生的理想,談談彼此在道場當中對修道的體悟,這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享受不一定要有很好的居家環境、不一定要有美味佳餚,享受是在家庭裡面,人跟人之間有牢不可破的、血濃於水、黏在一起的親情與彼此之間的互動。剛好趁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在居家當中去敦厚親情。以上就是當我們面對劫難的時候,應該有的一些心態。

三、積極對應以跨越劫關

面對這一次的劫難,我們是消極地在家裡面等待,無語問蒼天?或者我們可以用更大的、更陽光的、更健康的心理去積極面對,就像〈請壇經〉裡面講的,令「大劫遠退」呢?面對這個災劫,我們應該要積極地對應以跨越這個劫關。在等待當中做無謂的嘆息是沒有用的!一天到晚只有看電視,大眼瞪小眼,或是在等待當中,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對於跨越這個劫關都是於事無補,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夠去跨越過這個劫關呢?

第一個就是要用大愿力消除業障的葛藤。業障的葛藤是很恐怖的,什麼是葛藤?葛藤就是一種類似蠶絲的藤,一棵樹如果被葛藤從根部一直繞繞繞到樹的上面的話,慢慢這棵樹就會枯萎掉。當人被業障的葛藤繞住以後,就脫不開身了,你的人生終究會在窮困當中掙扎、在病苦當中過日子,所以業障的葛藤是很可怕的,我們要消除業障的葛藤。既然那麼可怕,難道我們就束手無策嗎?我們就在那裡等待業報的現前嗎?其實也不見得,為什麼?因為業障如石、愿力如船!業障像石頭一樣,當然會擋住我們的去路,但是我們如果能夠發大愿力,這個愿力就像船,可以載著這顆石頭橫渡生死的洪流,讓我們跨越災劫帶來的種種難關。

所以儘管災劫很可怕,就像石頭一樣,擋住我們的去路,但是如果我們有愿力的話,還是可以像一艘船一樣,載著這些業障度過目前的難關。既然要有愿力,到底要發什麼樣的愿力?這一次的劫難來勢洶洶,看不到盡頭,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種,到底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什麼時候才是這個劫關的盡頭?目前來講,沒有人敢給予肯定的答覆,這一次的劫難可以說是來勢洶洶,讓我們沒有辦法抵擋,所以非大愿力,無足以令其遠退!如果沒有大的愿力,很難令這次的疫情遠退、消弭於無形。我們要知道,愿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所以我們必須要發大愿力。

什麼是大愿力?我們看到道場上有在鼓勵一日一齋,這對沒有修道的人當然是一種鼓舞;但是對於修道人來講,我們本來就吃齋啊,不但是一日一齋,我們天天都吃齋啊,所以一日一齋是不夠的,我們到底要怎麼樣發大愿力呢?我們要像老前人一樣,老前人求道以後,發愿到台灣來開荒度眾,離開了他的家人,捨棄了、變賣了他的財產到台灣來開荒辦道,這個叫做捨身辦道愿。

這個事,我們做不到!就像後學以前常常講的,地藏王菩薩要到地獄去救度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由於他這個大愿力,他走到焚燒的地獄裡面,每走一步,就從地面浮上一朵蓮花迎接他的腳步,經典裡面講這叫做「寶華承足」,這是地藏王菩薩的愿心愿力所感召的吉祥相。我們做不到,我們也沒有辦法做到像前人輩的捨身辦道、頂劫救世,我們現在每一天都在祈禱能夠消災免劫,我們哪裡有那麼大的愿力去頂劫救世?以前前輩們開荒辦道,哪裡有劫難,他們就到那裡去開荒辦道;哪裡有人受苦,他就走到那個地方去開荒辦道。我們現在哪裡有災情,就趕快躲起來,這個當然是防疫必須的。

後學要講的是,叫我們捨身辦道、叫我們頂劫救世,這些對現在的修道人來講都做不到,但是我們不應該只是一日一齋,我們最少也要立一年報恩齋、三年報恩齋、十年報恩齋;澳洲有立十年報恩齋的,雖然他還沒有清口;當然最好是清口,斬斷所有的惡緣。那一些惡緣是從哪裡來的?剛才後學講過了,這一次的新冠病毒,很多人都直指是動物的反撲,因為我們殺害動物,牠現在也要殺我們;我們把牠關在牢籠裡面,牠現在把我們鎖在家裡面出不來,這個叫做「一因還一報」,所以我們要徹底斬斷跟動物的所有惡緣,最好是清口茹素。只要能夠清口茹素,不只是可以斬斷所有的惡緣,對修道人來講,其實你就成為一個彌勒的永誠弟子,就是永遠不退轉的弟子,因為彌勒從初發心修道的時候就是不食眾生肉,這個叫做修慈心三昧的法門。我們現在如果能夠清口,第一個不要跟外在的動物再結惡緣了,把所有的惡緣斬斷;第二個我們也能夠踏踏實實地、真真實實地步入彌勒的門下,作為彌勒的永誠弟子。

如果已經清口茹素的,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在道場上歷練很久的道親,有自己的房子,不管房子大小,後學希望道親都能夠發愿安堂。設立一間佛堂,就可以在佛堂附近廣結善緣,更何況早期前輩跟我們講,只要安佛堂,你的那一間房子上面,就有一枝令旗在那邊,所有的菩薩、護法神,經過時都會來向 上天老母參駕,就像巡邏的警察,每一天都來我們家庭裡面巡邏、保護,那一些宵小、小偷、壞人,他敢來嗎?他不會來!所以當你安一間佛堂的時候,不但可以廣結善緣,「人間一間佛堂,天上一個蓮花座」,你就為你自己在天上已經預定了一個蓮花座,所有佛、菩薩不是都是坐著蓮花座嗎?你也為你自己訂了一座蓮花座!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家裡經濟就不夠啊,家裡面太小了。」其實只要你有心,「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陋室銘〉,佛堂不在大,有誠心你就能夠感通三界十方諸佛、彌勒佛、濟公老師的護持。後學在布里斯本,前不久有人安堂,他只有釘上下桌板,不是傳統的那種上桌,而是釘一塊木板,然後下桌也釘一塊木板,這樣也安堂了!這樣也無損於他早晚的獻香,這樣也無損於他作為一個修道人,想利用他這很小的佛堂,而且在安堂的那一天,他還度了很多人來求道,所以佛堂雖然小,也無損於他可以廣結善緣及度化眾生的因緣。所以如果經濟可以,後學鼓勵大家能發愿安佛堂,不但廣結善緣,也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庇佑。

接下來就是要發大愿。什麼是大愿?度無量無邊眾生。這是〈求道表文〉裡面一再跟我們強調的,師尊老大人對天的宣告裡面有一句話:「廣救無數眾生、普收有緣種子。」《彌勒救苦真經》裡面也講:「扶助彌勒成大道」,如何扶助彌勒成大道?彌勒有一天會來到這個人間,將娑婆世界化成為蓮花邦,而蓮花邦世界的來臨,必須要先「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維摩詰經》。蓮花邦並非一日可成,一定是先度化眾生,讓每一個人能夠修道、能夠淨養自己的心地;心淨以後,佛土才淨啊,蓮花邦才有可能完成,這樣才叫「扶助彌勒成大道」。

我們要發愿去度眾,尤其現在基礎忠恕在推的就是「昂首闊步,再向前行」,以大愿力度化眾生,今年我們天仁單位也推行得不錯,一週一成全,一月一辦道,這不是說天仁一個月只辦一次道,天仁有好幾個區域:天順、天淨、竹南頭份區,還有很多區,每個區要分成幾個小區,每一個小區每個月都要辦道,這樣才叫做一月一辦道,這樣才叫做用大愿力來消除業障的葛藤,因為當度眾以後,就會有功德可以做迴向,可以讓冤欠遠離我們。

第二個就是要以道氣化解病毒的侵襲。如果要化解病毒的侵襲,當然你可以多做運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或者是注射疫苗,可是後學聽說台灣的疫苗非常缺乏,澳洲的話,後學已經去打一次疫苗,是很充裕的。你也可以靠疫苗,可是這些都是外在的,真的要化解病毒的侵襲,第一個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去掉,因為負面情緒會助長病毒的孳生;心靈的病毒,是你內在的病毒。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是負面思維的話,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就成了病毒的溫床。

什麼是負面情緒?就是每一天都在怨天尤人,每一天眼睛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是,沒有辦法「念來善轉、事來善應」。念來善轉,是指一個念頭都往好的方面去轉;事來善應,是說每一件事情都用最圓滿的方法去處理。沒辦法念來善轉和事來善應,每一天都是負面的情緒,都在怪別人,都在怨天尤人,都在心裡面憎恨,這一些都是負面情緒;這一些負面情緒就是病毒的溫床,會助長病毒的孳生,所以我們首先要把負面的情緒去掉,然後要培養我們的道氣,因為道氣是最精密的防護衣,是堅定的一堵牆,百毒不侵的。

有的道親會用很輕鬆的話說:「沒關係,我金剛護體。」這不是說叫我們不要小心防疫,小心防疫是每個人都必須的。但是當你有了道氣以後,身上就有一種防護網。道氣是很抽象的,但是一個有道氣的人,我們是可以感受到的,就像我們講:「這個人很有氣質。」氣質也是很抽象的,但是只要跟他接觸,你就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一種氣質。道氣也是一樣,是很抽象的,可是你不難感受到,比如我們可以感受到很多前輩們身上有道氣,他們不必講話,就會有一種攝人的力量;他們不必講太多話,就會去感染別人的道心,這就是道氣。

道氣按照現在很多科學家講,是一種正氣,是一種浩然正氣,這種正氣也可以轉化成物質的能量,有一些氣功師有拿什麼工具嗎?沒有啊,他有讓人家吃什麼藥嗎?他也沒有啊,可是有些氣功師,他就可以透過氣功幫人家療病;所以道氣、浩然正氣儘管是很抽象的,但是也可以轉成物質的能量,因此我們要善養浩然正氣,也就是道氣。

如何善養浩然正氣?文天祥講:「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正氣歌〉,浩然正氣就充塞於天地之間,也充塞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善養而已。孟子講:「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配義與道《孟子‧公孫丑上》,義就是仁義禮智信的義,道就是我們修道的道;配義與道的意思就是,我們要養我們浩然的正氣,浩然的正氣本來我們就有,但因為我們每一天都在消耗、每一天都在妄想、每一天都在對立、每一天都有一些雜念,所以把浩然之氣散光了;只要能夠配義與道,就是你的念頭,念念都是上求佛道的,心心都是下化眾生的,你每一個念頭都是行功了愿的,你每一個作為都是要去度眾成全的,每一個心都是要度化眾生,都跟道結合在一起,這個就是配義與道。

以前的前輩們修道,也許他不一定有很好的知識,可是你會看到他整個生命跟道是緊緊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密不可分,每一個念頭裡面都有道啊!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就是配義與道,就能夠集義之所生,也就能夠善養浩然之正氣;如果能夠善養浩然之正氣的話,就會建構出一道牢不可破的防護牆。有人用比較宗教性的話來形容就像金剛護體一樣,這樣就可以化解病毒的侵襲,因為病毒其實都是人心裡面邪氣的感召;如果我們善養道氣的話,就像《彌勒救苦真經》講的:「持念一遍神通大,持念二遍得超生,持念三遍神鬼怕,魍魎邪魔化為塵。」那一些病毒都是魍魎邪魔、都是一些邪氣,化為塵,就不會來侵襲我們,因為修道人充滿凜然的正氣。

第三個就是要積聚功德遠離災劫。有功德才可以蒙佛的庇佑,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春秋左傳》,天不會對哪一個人特別好,也不會對哪一個人特別壞,為什麼?因為上天沒有像人有的那種私心的、親情的,上天有的都是一片公心,所以惟德是輔,我們如果能夠積聚功德的話,就可以蒙佛庇佑。

當然一個人若總覺得所有諸佛、菩薩都在我的旁邊,就對自己有很強的一種信心,儘管災劫很可怕,可是各位知道我們後面有一個最大的靠山就是 明明上帝,就是彌勒佛,就是濟公老師,就是所有的諸天神聖,在為我們護法;如果有這樣強烈的信心,就能夠增強免疫力,也就能夠讓災劫遠離,而要做到讓諸佛、菩薩來護持我們,必須要有功德,有功德的話才可以蒙佛庇佑。

後學舉一個例子,在澳洲前不久有一個道親帶了一位澳洲醫師來我們佛堂求道,後學問這位醫師說:「為什麼要來求道?」他說:「我有一個病人,看了兩年都沒有治好,這個病人晚上有很嚴重的夢遊,不能自主的,她住在樓上,有時候會想跳下去,她的家人為了照顧她而苦不堪言啊!有一天她去求助於一個澳洲修靜坐靈通的人,問到底要怎麼辦,這個靜坐靈通的人在靜坐當中,竟然見到濟公老師跟他講,說這位病人有很大的冤欠,要解決她的冤欠只有度眾生迴向給她;她的母親就問到底要度多少人,靈通的人跟她說,先度十眾吧。她的母親為了她的女兒,就去度了十個人來求道;等這十個人求道以後,再為她女兒做功德迴向;功德迴向以後,這個女孩子就突然好了。好了以後再來看病,我覺得奇怪,看了這個病人兩年都沒有把她看好,為什麼她突然好了?她就把度眾做功德迴向的事實告訴我,所以我想:『這麼好,那我也要求道!』」

於是乎,醫師夫婦就從布里斯本的很北邊,開車開了兩個多鐘頭,到布里斯本忠恕道院來求道;不但他來求道,而且過不久他又度了好多人來求道。那一個小女孩子為什麼冤欠那麼大、生病那麼久,能夠一下子就讓自己的病情解除?是因為功德迴向;不要以為這個不可思議,不要以為好像在講卡通影片,這都是一個事實,所以只有積聚功德才能遠離這一次的災劫。趁這段時間,可以多度人,現在剛好是人心徬徨的時候,哪一個人不想得到仙佛的庇佑啊?是不是?剛好是我們度人的好時機,所以要發愿去度化眾生。

結語

這一次災難來,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於外,我們只有當生命的共同體,大家結合在一起,就像〈請壇經〉講的:「遇難相助,遇事相辦。」彼此相互幫忙,彼此相互照顧,自我防備做好,也就是幫別人做好防備,這樣我們才能攜手同心,共同渡過這個難關,這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期望。

最後後學要祝所有的道親,大家都平安、沒有事情,因為我們心在道中,不在劫中;因為我們有那一份道心,我們都可以得到仙佛菩薩的護佑,祝福各位身體平安,也祝福各位心心念念裡面都有道,福慧增長、聖凡如意,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