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㉖

中庸講記㉖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本章為上章「能盡其性」之延續;上章講至誠之定義為:「仁義禮智之性,真實無妄,無以復加,謂之至誠。」仁義禮智為五常之德,真實無妄就是信;《道脈圖解》的河圖詳解就有談到真實無妄的道理:「真實者妙有也,無妄者真空也。」真實無妄亦即真空妙有也。至誠即可以知道未來的事情,從哪裡知道未來的事情呢?今天所講的範圍有很多都是在《道脈圖解》裡,因為「前知」一定要講理、象、數、變、通,由此推理演譯。

讀懂經句

❶前知:先知也。如禎祥妖孽與蓍龜所告,四體所動,其人非至誠,不能先知。惟至誠者無欲,靜虛,明通,察微先知以道,所以異於術數之學也。

「先知」,即嘗言之未卜先知。不必卜卦就能知道為先知。

「如禎祥妖孽與蓍龜所告,四體所動」,禎祥、妖孽、蓍龜告訴我們的事情,以及包括四體所動,都是一種相,根據理而來的,聖人都是講理的。

「其人非至誠,不能先知。惟至誠者無欲,靜虛,明通,察微先知以道」,若沒有至誠,是無法預知未來的事情。為什麼?因為至誠則無欲、靜虛、明通、察微。《道脈圖解》云:「至虛能御至實。」虛是看不見的東西,實是顯現可見的東西。一般講「至」的意思為至高至上,其實所謂「至」,就是無過無不及。大家是否記得後學之前講過頂天立地,人的頭頂著天,腳踩著地,若踮腳尖,其高度就超過天,然而踮腳尖是不實的,超過的部分要以概(一種量器)來概掉,要被天給砍掉。所以說虛的、不實際的東西都是超過的。「至」為無過無不及,也就是中庸之道;為何要講中庸之道?因為每個人都做得到中庸,道理要講人人都做得到的才有用,若須特殊工夫才能達到的,這就不是上天所要求的條件。「明」,為自知者明,自己要了解自己,才能貫通萬事萬物。「察微」,就是一念之微,能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所謂「先知以道」,要先知一定要有道,什麼道?先天無極之理就是道。

「所以異於術數之學也」,先知不是術數之學,不是術流動靜的術或數之學,不是去學就能達到這樣的工夫或境界。要達到先知,以下引用《三易探原》作說明。

1.若只知交易之易,則知顯而不知微。知有象而不知無象,未足以言道也。《三易探原》

「若只知交易之易」,易有變易、不易、簡易。交易為顯現,已生出東西。顯就有象,然而為何「知顯不知微」?《易經‧繫辭下》第三章:「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一般講象、數、變、通,都在《易經》裡。現在講象,我們所照的相片就是象,不同種類的照相機或數位相機,所照出來的相與人是否有百分之百的像?後學研究的結果是差不多而已,一定有什麼毛病在,而最主要是與實際的我們相反,與我們的方向感覺相反,照相不可能和實際的人或物一模一樣的。又比如:印銀票(鈔票)若印得一模一樣會被判刑(擾亂金融情節重大者,甚至會被判處死刑)。

所謂一密必有一疏,科學的東西再怎麼相像也只是相,最主要的不同點,在於相是平面的,而人是立體的,所以一定不一樣。所以談到「交易之易」,《易經》的推算是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若以理就有可能。所謂「脈絡可尋」,脈絡是有一定的條理,就像文章的組織一定有其脈絡,或者談到人事,做事情也有一定的規則,這是不變的,不論誰來做都要經過這樣的過程;又好比血液循環,脈絡就好比是血液順著血管的流動,道理都一樣。

「則知顯而不知微」,就是看到事情的表面似乎差不多,但未必知其微妙處,亦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這樣而已,而為什麼會這樣?問題就還蠻大的。

「知有象而不知無象,未足以言道也」,無象為一氣,嘗言觀氣、觀色,色是觀得出來,但是無形的東西就沒辦法了。所以未足以言道,這就不是究竟了。

2.理者氣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生,理氣非物象不顯。《三教圓通》

理、氣、象三者缺一,即無法顯露出來。理是至虛之理,一定要有氣才能顯露,我們研究無極就是在研究理,研究太極就是在研究氣,理氣一定要並存,理不離乎氣,而理又特別清高,其不雜乎氣,不與氣相混雜,分得很清楚。

「理者氣之主,氣者象之充」,理是氣之主,氣是象之充,人有氣才能存活,有三寸氣才能活動。

「物象非理氣不生」,例如:人若沒有貫入氣就無法活下去,也無法生出來。

「理氣非物象不顯」,理氣至虛至靈、包括太極之氣,若沒有物象就無法顯露出來。三界指無色界、色界、欲界,三天指理天、氣天、象天,名詞各不相同,意思是一樣的。我們知道這彼此之間的三角關係,誰都離不了誰,由此往下一直推理。

3.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易經‧繫辭上》第五章

占的讀音ㄓㄢ,占卦的占。什麼是極數?《道脈圖解》講得很詳細。極數就是占。

講述三寶合同手印時,有講到算命先生算十二地支的指法,其實算命先生不是在算這個。而是指八卦在我們手中,包括伏羲八卦、文王八卦、白陽八卦都是。

這裡所講的占是指算命先生的極數,能知道未來。大家是否知道八卦在手掌中?以圖示之歌謠所說:「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由後天八卦(上圖),9(離)+1(坎),8(艮)+2(坤),7(兌)+3(震),4(巽)+6(乾)都等於十,這就是極數,亦即圓滿數,要算未來一定要用逆算,要算以前則是以順算。順算是依序1,2,3,4,5,6,7,8,9,這樣叫順算。逆算是由下往上,10,9,8……。這是後天文王八卦,一定要以後天算法才能算。這是洛書。


而先天八卦(上圖)是以九,九宮,1(乾)+8(坤)為9,所以講初九陽爻,是以九在算,這已經沒有生死了。白陽八卦又是另一個畫法,這些不是今天可以簡單說清楚的。要學「極數知來之謂占」,對於這些起碼知道就好了,亦即知道怎麼算、到底在算什麼就好了。

我們要了解用算的,算過去準不準?差不多啦。剛才講「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與我們照相一樣,可能有時很像,有時不太像,不一定都會很像。李廷崗老前人也曾講:「參考參考而已,玩玩而已。這不是我們所要研究的。」不過我們要知道原理,畢竟儒家孔子當時很重視這個事情,不然孔子不會寫《易經‧繫辭》,他以文字來表達這個意思。

算未來會準確嗎?問題在這裡,算未來會準確,但修道人要知道一句道理:「大善大惡者不在其數」。變是要怎麼變?《易經‧繫辭上》云:「一闔一闢謂之變。」聖人的這句道理真是了不起!意思在講一個人與人相處時的心情、態度,當我們開門看到人是一種臉,關上門又是另一種臉;在人家回去後,當我們關上門的心情,與開門時的心情能一樣平靜嗎?沒辦法的,在開門、關門之間就變了,這哪能夠用算的。人的情緒、善念或惡念,都是在一轉念間就產生出來,這樣有沒有變?所以哪能算得出來。

為什麼到今天,老前人及前人輩一直要我們研究理,因為數的東西都是會變的,後學要講的意思就是這些。所以講「通變之謂事」,什麼是通?變就要會通,要一理貫通,變的時候不能離開理;若離開理,則事情就會敗露,無法如願以償,無法照我們的心願實現。所謂「通權達變」,隨時都能變化,孫悟空七十二變就是這樣變。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能知道未來是占;但是知道了就要變通,因為事物會因地、因人、因時在變化,不能墨守成規。

「陰陽不測之謂神」,一般講不測是指料想不到的事情,無法讓我們預測的。陰陽不測的意思是超乎陰陽之外,跳出天外天,不在五行中,謂之不測,也就是我們算不出來的事情。我們想要了解的、想要前知的,就一定會以陰陽來算,比如剛剛那樣的算法,算過去的差不多有七、八分準,即使達到八、九分的準,但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嗎?袁前人講說即使讓你知道了,但不去修有什麼作用?不去修就一點作用也沒有。無法改過、修身,為人處事無法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知道這些對你也沒有幫助。所以就是要明理,不測就是不受陰陽的拘束。所謂「跳出天外天,不在五行中」的道理即是在此。

至聖先師孔子很了不起,這些他都比我們還清楚,沒幾個人能勝過他的研究,但是他知而不用,他知道這種東西是差不多的、是會變的;所以他不幫人算命,為什麼?因為命是一定的,命是前生累世來的因果,這是定律,所謂「命著骨,銅刀削不落(台語)」。然而我們須知道「命」後面的字是「運」,運是會變的,所以說命運命運,二個字是離不開的,命沒什麼作用,但是運很厲害,運是會變的,修道要知道這個道理。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