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㊺

中庸講記㊺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㊹

1.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論語‧八佾》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孔子在《論語‧八佾》裡提到,他是有了解到底夏禮是什麼樣的,他收集了很多資料,但是要到杞國印證時,卻資料不足。

「殷禮,吾能言之」,殷禮很接近,紂王離孔子的時代約4、5百年而已,年代沒有很久遠;古早的時代與現在的時代不同,現在較會流失文物,以前較不會流失,因為子孫很重視祖先所留下來的文物。「宋不足徵也」,要去宋國印證時,所蒐集到的資料也很少。

「文獻不足故也」,所留下的文獻很少。

「足,則吾能徵之矣」,若文獻是足夠的,孔子說他就能印證。

《論語‧為政》第二十三章也有一段道理: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張問孔子「十世以後的事您能知道嗎?」其實孔夫子他在考證的都不只十世,古早一世才30年,聽說這時候為50年,即一輩子。十世是後來的人定的,50年為一輩子的時間。

子張問孔子知不知道十世?孔子講:「殷朝是承續夏禮」,有增或減小部分,所增減的一般是重量與長度。比如:1尺有的改成7寸,有的8寸4、8寸5,故意改成這樣;到後來16兩為1台斤,大家覺得好算嗎?市場在賣東西的人有夠厲害,一下子就算出價錢,人腦就像電腦一樣,這其中有一個訣竅。想想,實在很不方便,古早皇帝只要改朝換代就會修改這些度量衡。所以歷史上寫某人有8尺多,我再怎麼想也覺得哪可能有那麼高,原來還要再乘以0.84,因為那個朝代1尺為8寸4,要從何算起?現在我們要知道那個朝代相當困難。所以「有所損益可知也」,這些都是有記載的。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沿用殷商的禮,也有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將來周朝要來繼續的人,這句道理可能不是當代講的,是後來他的學生寫的;說到將來「繼周者」,大家不是都說要萬萬歲嗎?還如何說「繼周」?雖然再100代,也都是這樣,改了又再改。

所以我們有時在考證時,講徹底一點,這道理我不清楚。例如:八祖到底是如何交給九祖的?要我們釐清,那你就去問吧!問八祖與九祖看他們是如何交接的。所以有很多事情是以推理的,古早人留下來的東西,聽聞了許多說法,但有很多是無法考證的。

忠恕學院剛成立時,大家就說軒轅皇帝拜廣成子為師不能講,因為沒有歷史根據。廣成子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史前的人,我們怎會知道他的事情?有空看《三易探原》裡面就有記載廣成子。他是在傳道,但是否為13歲?我們不清楚。但最後軒轅皇帝拜他為師是千真萬確的事,不是傳說,這是脈脈相傳下來的,不是虛言。所以我們要拿證據也拿不到,即「不足徵也」。

「百世可知」,夏朝最主要留傳下來的是很了不起的,大家知道了不起在哪裡?就是陰曆,陰曆為夏曆,是夏代傳下來的。看看月亮到十五一定是圓的,若以陽曆計算就無法這樣,因為陽曆是依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規律來計算的。所以陰曆講「五年二閏」,湊起來也是365又1/4天,因有二閏而能分毫不差。海水每逢上初三、下十八,時間到就潮退。農業社會若不看陰曆,就無法經營農業,日本到現在也還在沿用。以陽曆還是不可以,要去換算。你看!三、四千年留下來的東西,我們到現在還在應用,厲不厲害!不要因為桀王無道,我們就認為他是壞人,不能這樣,他對歷史也有相當的貢獻。

殷朝,雖然紂王無道,但之前的那些皇帝也都是很好的皇帝。殷朝留下了陰陽學,即卜卦等等都是,十五代祖王覺一祖師在《三易探原》有講:「夏則尚忠,本之於心。商則尚質,未離於人。周則尚文,則物象從事。」夏朝講忠。到殷朝講陰陽學,即問卜占卦在這時代最興盛。

讀歷史的人都會講殷朝是什麼最興盛?「尚質,未離於人」,沒離開人就沒離開鬼,所以講殷朝最崇尚鬼,單講「鬼」很難聽,應該多加一個「神」,「鬼神」才對;但歷史上皆說是「鬼」,尚鬼就是喜歡問無形的。後代的人講「富燒香,窮算命」,人若富貴、賺大錢時,就一直到廟裡求神:「佛祖啊,哪裡有賺錢的方向?請指點我,讓我能賺更多錢!」這是有錢人。沒錢的人就算命,看何時能出運?差不多都問這些,那個時代就是相信鬼神。

到文王、武王時代尚文,即人文,都講禮。這很重要,對整個歷史,還有倫理的影響相當深遠,即人文文化。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文化不同。

一般都講「陰陽」,為何不講「陽陰」?陰都擺在前面,這就是他們發明的「坤乾學」,一般講「乾坤」,他們講「坤乾」,不離於人,他們從有形的推到無形的,由末推到本,所以他們都講陰的,陰在前面,稱為「坤乾學」,「坤乾學」就是「陰陽學」。我們現在白陽時代是研究「乾坤」,人要如何能返本還原,要歸根認母。我們的目標在「乾」,他們的目標在「坤」,不一樣,他們講了解人就好了,因為「未離人」。所以整個禮,從夏朝到殷朝二個朝代的演變,差不多都在這個範圍裡面,所以孔子講「吾能言之」,這些也都是孔夫子講的。

今天研究《中庸》的道理,後學所搜集的資料要看《三易探原》裡面那段關於這三個時代的變化,假使後學以這篇來講,就變成講《理數合解》的道理,就會離題了。

因為我們都是當代的人,修道要應時應運,道雖然是古早古早的,但我們都以現代的方式在修;我們這樣在修就是半聖半凡,一半辦聖事,一半辦俗事,聖凡兼修。在歷史上來講,是最難修的修道法,大家感覺好修不好修?又要顧家庭,又要顧自己,又要顧修道,實在千擔萬擔都在我們一身,不好修!不然,就不會講是「一世修,一世成」。

大家修道到了這個時間點,像我們是拚過頭了,你們也差不多都過一半了,50%以上了,要不要繼續打拚?大家想想看!那麼短的時間,能遇到「非時不降,非人不傳」的道,台灣近2,400萬的人口,我們在人群中,怎麼選會被我們抽到籤了?修道這條路讓我們抽中了,想到這裡,晚上都睡得著覺了,安心了!所以未來要走的路,依照聖人所講的道理,包括前輩者留給我們很寶貴的道理,我們就足足有餘。

講到這裡,我們要訂禮節,後學就引用《暫訂佛規》的序文作最後一段,提供給大家做參考。要訂佛規禮節是相當慎重的, 上天老母交待師尊訂禮節,他不敢,師尊講:「佛規禮節理應是關法律主來訂才對。」

關法律主敢不敢?關法律主講:「不行, 上天老母的命令是要你(指師尊)訂,講起來叫你訂也很合理,因為這與人有關係,這是現代的。我是都在雲遊四方的人,在管人們有哪裡好、哪裡不好,在監視(監臨視察之意)這些人,引導這些人走正路,而你責無旁貸。」所以講起來確實我們不能隨便去作修改。

2.釐定儀式,惟以城都鄉市,環境不同,儀式祭品,難使劃一,必須因人以施用,因地而制宜,爰擬暫行禮節,列分三等,猶望諸生賢俊,詳加參議,斟酌而為,活潑行之,內盡其誠,外盡其禮,藉以正心修身,成人成己,化挽劫運,咸登聖域,用以上副 皇母之苦衷,下拯黎庶之沉溺,則亦庶乎其可矣!是為序。(師尊慈訓,《暫訂佛規》序文)

「釐定儀式」,這是很活潑的,我們就依照活潑的方式去運用就好了。

「惟以城都鄉市,環境不同,儀式祭品,難使劃一」,「城都鄉市」就是城鎮、都市、鄉村,因環境不同,所以儀式、祭品也難使劃一;有財源可以買很多東西,而鄉村有的就沒有,當時鄉村與都市的生活落差很大。

「必須因人以施用」,因為那時就是難以劃一,所以必須看個人,「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其位而行《中庸》,佛家講隨緣,儒家講素其位而行,所以修道好不好修?素其位而行的意思是量力而為,但是不能不修、不能不做。

「因地而制宜」,因為鄉村、都市、城鎮不同,所以要看怎樣是最適合的,以最合理的範圍內來做。

「爰擬暫行禮節,列分三等」,所以才暫訂禮節,列分三等。當時的禮節在辦道獻果,鄉村是五盤果而已。但是後學以前與老前人或袁前人一起出去辦道時,大部分都很簡單,也沒什麼果,都是我們在吃的菜,茄子或什麼菜燙一燙,我們那個時代都是這樣,要到哪裡買果?當時也沒有錢,就以煮的菜或可以吃的東西拿去獻供。

水果是近幾十年才有,世界上好的東西都送到台灣;台灣可以講是蓬萊寶島,以前要到哪裡拿果?當時最熱鬧的西門町也都只有賣西瓜,沒賣別的,所以才有稱為「西瓜大王」的。看看我們現在有沒有很福氣?

「猶望諸生賢俊,詳加參議」,希望我們這些後學,大家商量、研究看看自己有多少力量。古早的前輩者,要出門搭車也好,買車票也好,出門要買一種硬硬的米粉,又要買碗……,每樣東西都要買齊。米簍是從家裡帶來的,用米簍擔;後學時常在擔,擔到深山內,最記得的就是到山佳,因為擔太久,所以印象很深!大家一起湊錢,我是沒半文,他有五塊,那你有嗎?有的話就再拿出來。「有啦,但要算看看,有沒有車錢回來?」不能像後學到基隆是僅有一趟的車錢;算車錢就像在游泳一樣,有多少力量才游多遠,還要能游回來才行。講到這裡,唉!一幕一幕想起來的往事,不要再想了,袁前人講「往事不可回味」。

「斟酌而為」,「斟酌」是台語,很客氣地講:你們大家商量好來做就好。

「活潑行之」,修道的禮節,像我們現在至外面開荒,設臨時佛堂,有時是在別人的家裡,有些人又不一定有在修辦道,你想要像我們台灣佛堂的禮節和莊嚴度,當然各種影響很多;但我們的心不能如此想,要有莊嚴的心;我們辦道務的不能受影響,要想成無論這間是多不方便的房子,古早袁前人到雙溪內山辦道務是在豬舍,人家講:「這間豬舍很久沒用了,打掃好讓你做佛堂。」你想想在那種地方要如何辦道?你們這樣去思考,你要想成這裡是個無極宮,在我們的觀念裡面,這裡是天下最寬廣的佛壇,一定要這樣想,那是 老母壇,是非同小可的。這個心最要緊。當時就是要這麼想,不能當下嫌棄歹勢(台語,不舒適、不方便)。

「內盡其誠,外盡其禮」,內心要誠,前面談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中庸》,才能這樣。

「藉以正心修身,成人成己」,最主要是我們這個心,以三清四正、正的心來修身,既能成人又能成己。

「化挽劫運,咸登聖域,用以上副 皇母之苦衷,下拯黎庶之沉溺,則亦庶乎其可矣!是為序」,這樣就差不多了,離這不太遠了!是為序。

這是師尊慈訓,《暫訂佛規》的序文。要訂一個禮節,是要根據大原則,通權達變,隨方就圓,依此來辦理道務,不論在天邊海角,鄉村、都市,都是 上天老母的天下,所有眾仙佛都會到達的地方。我們要以這種精神來代天宣化、替天行道,時間絕對不等我們,我們大家要掌握。

今天的道理最主要是告訴我們,不要「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才能做到「為下不倍」。我知道不能倍理,倍什麼?擅作主張、自作聰明,這些都是倍理。

下次我們要講的第二十九章是談「居上不驕」,以第二十七章的道理引述至第二十八、二十九章,以這兩章來講這八句話,今天只講四句話「為下不倍」,這也屬於人道,提供各位同學作參考。

(本章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