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彌勒山建設故事(上)


◎ 詹勳點傳師口述  編輯部整理

座落於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上的彌勒山天道清修院,是大家記憶中舉辦法會、各式紀念活動、冬令營、夏令營隊的最佳場地,也是中秋節賞月的好地方,更是櫻花季中,大台北地區最佳的賞櫻地點之一,亦是記憶中萬人登山健行的補給站、喜愛登山者的休憩秘境……

「彌勒山」的建設,緣起於瑞周天定單位松山大佑堂詹寶淋壇主(詹勳點傳師的三叔,也就是老一輩前賢所熟知的「三叔公」),在建設過程中,經歷過許多特殊的顯化,曾在〈基礎雜誌〉刊出;然仍有許多故事尚未披露,編輯部特邀請詹勳點傳師慈悲再次講述並補充這些珍貴的故事……

彌勒山建設緣起


原本三叔和我們是寶光道場的道親。三嬸歸空後,骨灰安放在寶光建德豐原觀音山的寶塔。有一天三叔去寶塔祭拜三嬸,看到坤道塔位那邊(乾坤分開安放),有兩位穿著體面的年輕人在祭拜,並且哭得很傷心;三叔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們:「這位是你們的媽媽嗎?為什麼這麼傷心?」對方回答:「不是,這位是我們的壇主!」三叔疑惑地再問:「來祭拜壇主,怎麼哭得這麼傷心?」

年輕人告知三叔他們的經歷。他們原來是瑞芳人,父親是當地礦工,有一天發生災變,父親因此過世了。在父親過世後,壇主對他們非常照顧;每次開班,壇主都想辦法留他們下來,說:「你們替我整理佛堂。」並利用時間去做飯,每次都做很多,然後請他們一家吃飯,並且讓他們將供品帶回家(在他們父親歸空後,壇主的佛堂就不再獻水果,改獻麵線、麵、壽桃之類)。他們一家在壇主的照顧下成長,小孩後來也各有成就。因為這處寶塔空間比較小,每次只能兩人祭拜,為了懷念壇主,他們兄弟姊妹輪流去祭拜。

▲  詹田老點傳師(右2)於70年代初
彌勒山草創期接待周新發前人(左2)
和郭承池前人(中)。
當時三叔就覺得:「我們修道,能夠受後學緬懷與崇拜,只有建立寶塔才有辦法做到。不然像我們的親屬放在墓地,每年清明時候,後輩子孫也不一定去拜。」於是思考著基礎忠恕道場也要建立寶塔,回來呈報給瑞周天定單位詹田老點傳師:「不管怎樣,我們基礎忠恕一定要建立寶塔,這樣才能萬年香煙!」三叔持續地傳達建塔能讓大家「慎終追遠」,共同感念、追思道場前人輩的德行風範,藉由寶塔的安設,讓後學得以景仰與效法,並檢視自己言行是否符合前人輩的教導。以這樣的理念說服詹老點傳師、郭承池前人、全真周新發前人、陳茫前人等,最後更傳到老前人耳中,獲得前人們的同意。

三叔還考量到:建塔必須要在郊外!停車才不會有問題。若在城市內,日後停車一定成為問題。於是便開始四處尋找適合地點,首先是看七堵一塊地,共104甲,每甲100萬台幣,104甲要1億零4百萬,跟我們的基金40萬差太遠,所以沒有辦法,只能繼續在各山區尋找,於湖口、楊梅、萬里、淡水等地都曾找過。而當時老前人則是屬意建設城市道場,因考量交通便利、方便大眾開班之故。

夢見觀音菩薩顯像


早期彌勒山有種藥草治療骨頭接合很有效,只有這裡生長很多。三叔來採藥時,在山中睡著,夢到觀音菩薩顯像,還有一隻水牛,醒後心想這地方也許不錯。這塊地原本是前省主席邱創煥的堂弟邱木欽所有,因此就透過汐止仕紳的介紹,到嘉義向他們買地開拓。

開始建設時,詹田老點傳師非常煩憂:「這地方這麼大,蓋下去,以後可能需要花大筆經費……,不知是否能成立得起來?」我就勸說:「前人不種樹,後人無法乘涼!我們來做先鋒!若我們這代無法蓋成,就留給下一代去完成。今天我們有一塊錢,就買一塊磚;有兩塊錢就買兩塊磚;有一百元就買一百塊磚;有多少力量,就建設多少!」三叔認為可行,就這樣叔姪倆開始計畫建設。

同時也報告老前人:「我們在汐止找到一塊地,希望能夠蓋道場,順便蓋寶塔。」老前人慈悲前來視察。那是個寒冷的天,下著毛毛雨,雲霧把整個山頭都蓋住。老前人來後,沒多久雲霧竟然就散開了,整座山看起來好像彌勒祖師端坐的坐像,老前人說:「以後叫『彌勒院』。」這是彌勒山第一個名字,那時候就很高興:「老前人有賜名!」

▲  老前人蒞臨彌勒山與道親們合影(右四為藍琴領導點傳師,左一為詹勳點傳師,左二為三叔公詹寶淋壇主)。

彌勒山早期樹木茂盛,應有50年沒有人來過,有時候上午9點還看不到太陽。我們想先把雜草、藤除掉,但藤整個罩在樹上,盤根錯節,沒辦法清除,也滿傷腦筋的;結果民國69年(1980)一次颱風,把藤都吹掉,變成非常乾淨。

志工接力打造工寮


當時從天秀宮上來是沒有馬路的,山路則還要走上約40分鐘;而從光明禪寺那邊走過來則要8個小時。原想先在山上蓋個屋子好遮風避雨,但考量到以後工程需要錢,盡量以不花錢為原則,只先蓋個簡單的工寮。

詹老點傳師從事西藥買賣,每天晚上12點後,就到台北市區繞一繞,四處看看有沒有人在裝潢;如果看到人家剩下的建材,就去詢問:「你這個還要不要?」如果別人不要,就用車子載到天秀宮先放著,隔天我們再來接力用人工運上去。

當時來接力的人手,第一批大概早上4點鐘就來了,這些人是要上班的,他們用扛的先將建材拿到半山腰,7點鐘就回去準備上班;第二批8點以後開始接力,這批是沒有上班或工作的,繼續將建材運上來。差不多4個月以後,就蓋了間小木屋(在現在餐廳旁邊的位置),於是山上有了比較像樣的遮風避雨的場所。

▲  道親們在草創初期的工寮用餐。

700人的包水餃比賽


我們想:既然有了場所,就可以開始辦活動。第一次,由周前人帶隊,辦了「我們來包水餃」的比賽;分為34組,一共有700多人參與。

選定3月29日辦活動,但是在之前的一個月,天天下雨,而且下得滿大的。到了3月27日,請示詹田老點傳師:「這樣的天氣,該怎麼辦呢?」老點傳師慈悲指示:「就以3月28日中午12點為基準,天氣晴了,我們繼續辦;若12點以後還是下雨的話,我們就取消。」結果28日上午出太陽了!到中午我們就決定如期舉辦,之後才開始備料、分組打包,單單水餃皮就至少有60斤,再加上餡料,每一組至少2斤,34組就有68斤,差不多70斤,因為大家平常都不是從事勞力工作,所以(水餃皮及餡料等)就分裝為幾個擔子,由山下吊上來,順利完成水餃比賽的活動。

犧牲小我善心天感


到了下午2點,天色開始轉變,像快下雨似的,我們心想:「人這麼多,萬一下起雨來,下山會不方便。」所以就安排大家分批走。詹田老點傳師等大家都走後才走,結果到了下面天秀宮,就下起大雨,當天唯一淋到的就是我們老點傳師。

我問老點傳師:「怎麼只有你淋到雨?」才知道詹老點傳師慈悲為了辦這個活動,在前兩天就開始向上天祈求,希望上天慈悲不要下雨,所有事情都由他來擔待!所以700多位參與者都沒有淋到雨,只有老點傳師一個人淋到雨。我說:「 上天老母很慈悲!你一個人擔待,結果大家沒事,也沒淋到雨。」活動後,就開始彌勒山的建設。

開路過程波折重重


由於還沒有車輛可通行的馬路,三叔就一位一位跟當地地主溝通(以前是鄰居,所以熟識):「我想辦法從你們的地方開一條路上去好嗎?」結果他們都同意了。

▲  兩條路分別由汐止天秀宮、南港光明禪寺到彌勒山。
之後老前人再次前來關心,走到汐止雨量測量站(現已廢除,位置在勤進路最大30度斜坡上的轉彎處)時,他問我說:「詹勳啊,車子要怎麼上來?」我說:「前人慈悲!我們已經跟地主講好了,就從天秀宮那邊開路,S形上來,大概一公里。」前人說:「欸~嘖!難~難~難~你這個以後看看就坐流籠了。」沒想到路真的就開不成了。

在開路工程開工第二天,有人來阻擋,了解後就跟他們說明:「先前已經跟你們的爸爸和叔叔都講好了。」他們說:「長輩老了,現在輪到我們作主,長輩說的不能算數。」於是只好再溝通。

講好了要動工時,又有人來阻擋……;到最後,初始這條規劃由天秀宮通往彌勒山的道路就沒有開成。這條路比較短,然而當時怎麼開也開不成;道路開不成,有段時間大家心灰意冷,憂愁地想說:「路開不成,建材沒有辦法上來,道場怎麼蓋得成呢?」

心誠意正禮敬地祇


三叔想到:「當初開路時,看到某處有土地公(以前用3個石頭疊在一起就代表土地公),我們也沒有先去拜拜,怎麼就這樣開過去呢?(把三個石頭挖掉了)應該向土地公賠禮道不是!」有一天下著毛毛雨,三叔、我和前立委詹裕仁的爸爸,三個人拿著清香,在半途,當著天禱告:「土地公伯,真抱歉!都沒向您講,就逕自開路。若這條路能通,道場能建成的話,我們為您建造土地公廟!」

有一天,本地白雲里的蕭一郎里長,託人來徵詢我們:「他們那邊(原定從天秀宮上來的路,距離較短)不讓你們過,我這邊提供同意書,你們從這邊(光明禪寺)經過,好嗎?」我說:「好啊!只要路能通就好啊!」里長就去跟地主們談,經溝通協調,100多人都蓋好印章,於是由光明禪寺到彌勒山天道清修院,這條約5公里的路,就可以開路了。但後來還是有一點波折,講好要動工,卻又有人來阻擋;我們覺得這樣反覆無功也不行!這邊談好,那邊來擋;那邊談好,又換這邊來擋。於是只好先暫停開路工程,停了幾個禮拜。

後來廖學廣當鎮長,再邀集詹家的人和這些年輕的地主們說:「路開了,對你們有好處,你們的地又不會減少,一公頃還是一公頃,只是給人家過,而且地會漲價,一公頃如果原本是100萬,可能會漲到200萬、300萬。」他們才同意,之後才把這條路打通。但這已經是13年後了。

篳路藍縷開出道路


當初上山,一天要走8小時。我們早上8點鐘在光明禪寺放他們下車,在沒有路的狀況下,要去尋找合適開路的路線,真的很不好走;我走過一次,很陡,有些路段甚至要用爬的、鑽的,才能通過。那時候都要帶便當,中午吃完後,繼續走。要到下午5點鐘才能走到天秀宮。
在取得同意書後,送到公所申請,公所人員說:「若由公所來開路,需要3年時間;因為我們要編預算、通過,再開始施工。假使你們願意出錢的話,我一個禮拜就給你們發包。」

▲  建設初期,道親們胼手胝足、認真打拼。
我們覺得公所的建議也是個辦法,所以大家就去集錢;那邊捐多少,這邊捐多少……,就這樣湊了200多萬。一個禮拜就發包,由一位九份的人以104萬(200多萬的4成6)的價錢標到。過了18天的時間,開了約3公里路左右,卻遇到一個大石頭山壁。包商說:「這個需要追加預算,不然沒辦法開了。」他們多半都以底價承包,然後再辦理追加預算。我們就說:「我們哪有錢可以追加預算!沒有辦法!」並告知包商:「就先這樣,擺著吧!我們也沒有能力追加款項。已經開通的這個部份多少錢,我們先給你。」

後來一個因緣,就由一位寶光道場的林先生繼續開路,他是承作開路工程的,他說:「我幫你們接續下去。之前標多少,我就比照那個價錢,把你們這條路的後面打通!」路的總長是4,800多公尺,將近5公里,後面這段剩下1.8公里;但這1.8公里,林先生整整開了10個月,由此可看出這段路真的很困難!

鳥嘴尖大石頭事件

打通這段路的過程中,有一段很陡的叫「鳥嘴尖」,開這處時發生一些事情。有一天,承包工程的林先生的太太告訴他說:「山上的工作不要做了!」林先生說:「那有這樣的!這是道場的事情,怎麼能做到一半不要做呢?」林太太說:「這個禮拜來,連續三天夢見你出事!」但林先生心想:自己秉著為道場做事情的誠心,不必去相信或擔心會有意外。

林太太心裡仍覺得不妥,後來聽說板橋文化路有一位命相師算得很準,每一次50元,就去請命相師幫林先生排一排、算算命。命相師說:「歐桑(台語稱呼,沿用日語おばさん發音簡用,指中年層女性)啊!妳不要開玩笑,這人已經不在了,妳要算什麼?」林太太心裡覺得很毛:「你在胡說八道!我先生好好的,哪有像你說的!」命相師說:「我算起來就是這樣,他人已經不在了!」

當天晚上,她又告訴她先生:「不要再做這個工作了!」

「妳們女人家亂想,做上天的事,會有什麼事情啦!」林先生還是要繼續工程。林太太知道沒有辦法勸動林先生放棄,就說:「你要誠心一點,既然要做上天的工作,你要誠心一點!」林先生說:「我很誠心啊!我每天早上4點鐘醒來,燒香叩首後,5點鐘出發到山上,6點就開始工作了……」

過兩天,就遇到一塊大石頭,據我三叔講說:「這塊石頭跟卡車一樣大!」三叔告訴林先生:「林先生,那塊石頭那麼大!你要小心!」林先生就開怪手(挖土機)去推了大石頭一下說:「三叔仔,沒問題啦!我這台怪手這樣一推,可以推25噸,這石頭推不動,沒有問題啦!」沒有想到車子一退的時候,這塊大石頭就「嘩地!」一瞬間壓下來,倒向挖土機,「框!」一聲地將推土機的手臂(大概2尺厚度)整個壓住,彎不下來。

三叔在後面看到,整個愣住!不知道經過幾分鐘,都說不出話來!之後三叔才喊:「快來人喔!林先生被石頭壓到了!」當時山上只有林先生、三叔、一位簡壇主和他的妹婿四個人。另外兩位趕快跑過來,看到石頭壓在挖土機上,人還在挖土機裡面,也都驚嚇到無法出聲音!又看到林先生滿身都是玻璃,而且底下還在滴血;走近查看,林先生被壓住,除了眼睛外,全身沒有辦法動。他們就趕快想辦法,開推土機,用鋼索慢慢、慢慢地把怪手手臂拉開。

拉開後,看到林先生身上插著許多玻璃,他們拿姑婆芋葉盛水從他頭上慢慢淋。擦乾後,發現林先生除了腳上有一公分寬的傷口(流血的就是這個地方),其他都沒有事。林先生後來在那邊坐了幾小時!

回想起來,真的很感恩!林先生夏天穿著短褲、打著赤膊;意外發生時,滿身的玻璃,把它沖掉,卻幾乎都沒有受傷;而且挖土機一試,還能動;後來就把這塊大石頭打碎,用來鋪路。

第二天我來的時候,三叔才說:「昨天林先生差點被大石頭壓死,在鳥嘴尖那邊!」事後林先生特意來跟我表達:「我的命算是撿到的,以後這裡的道場如果有任何事情,希望可以給我了愿的機會!」後來我就將整個工程讓林先生繼續做。林先生每天早上6點開始工作,工作到晚上8、9點;別人一天的工時,林先生做了兩天的工作量,把我們這個道場蓋起來。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