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邁開感恩回饋的行腳之旅


◎ 謝明機

編按:此篇文稿為「瑞周青年大會師活動」短講單元中,三位發表演說的修道青年之一所寫,希望透過道中青年分享自身修道的經歷,引發共鳴,期能帶動道二代、三代,甚至四代、五代的道中青年子弟共同投身於修辦道行列中,以響應活動主題「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篇》。

點傳師曾經說過:「一貫道學習的是菩薩道,而不是自了漢。」而後學覺得在學習菩薩之前,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感恩與回饋」──「感恩父母,回饋父母」,有句話說:「百善孝為先」;「感恩點傳,回饋道場」,讓我們有領恩學習的機會;「感恩前人,回饋忠恕」,這是道場傳承與永續的精神;「感恩一切,回饋一切」,正應證有句話:「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感恩父母  回饋父母


有件事讓後學深刻感受到──原來這就是父母親對我們的愛。後學記得國高中時,在學校課後輔導結束後,回到家總是晚上8點多,甚至9點多,當後學拿起鑰匙打開門的瞬間,父母親會坐在客廳,他們第一句話總是說:「肚子會餓嗎?要吃飯還是吃麵?我去幫你煮。」當時習以為常的後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經過許多年後,已為人父的後學在民國106年(2017)遇到一件事情,那是一個後學和太太習慣將2個孩子帶到岳父、岳母家的星期六夜晚,晚上約10點多,這時阿公突然心血來潮,龍心大悅地說:「今天可以讓一個小孩留宿喔。」孩子們聽到這番話欣喜若狂,好像要住飯店一般又叫又跳。但難題來了,兩個孩子中只能有一個留宿,最公平的方式就是猜拳──「剪刀、石頭、布」,老二贏了,老大輸了;這時贏的人會在輸的人身旁留下「贏家的痕跡」,就是圍著輸家,告訴對方:「我贏了,今天要住飯店喔!」而一個六歲的輸家,只能憤怒地爭吵:「不公平,重來一次。」不然就是說:「我不喜歡弟弟,我要離家出走……,我不要留在台灣了,我要去加拿大……」等等諸如此類的情緒性言語。

後學已經見證這種爭吵、孩子「番番」(台語:喻失去理性,無法溝通)的情況不下百次,以前的後學一定會用打和罵的方式,讓孩子直接閉嘴,並結束這種吵鬧的狀況。然而,這時突然想起太太之前說過:「只會打跟只會罵的父母,不會教小孩……,要跟孩子講道理……」後學只好硬著頭皮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試試看,於是開始苦口婆心地跟老大說:「加拿大很遠ㄟ,而且你去那麼遠的地方,爸爸和媽媽會很擔心,擔心沒有人煮飯給你吃、沒人買衣服給你穿、沒人買你喜歡玩的玩具給你玩……。而且,我們會在客廳一直等一直等……,如果你沒有回來,我們會很擔心;然後等到你踏進家門的那一刻,我們除了會給你很大的擁抱之外,還會問你:『肚子餓嗎?要吃飯還是吃麵?我們馬上煮給你吃……』」孩子此時原本「番番」的情緒聲音停歇,突然哭得更大聲:「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我的爸爸這麼地愛我。」這件事,讓後學除了有些微父親的價值之外,也體會到原來這就是父母親對我們的愛。

感恩點傳  回饋道場


記得點傳師慈悲在去年(2017)曾經邀請後學去學習一堂課,後學聽到之後,深怕自己耽誤道親,同時也怕自己無法充分準備,所以一再回絕點傳師,也請點傳師再邀請其他合適的講師講述。點傳師後來曉以大義:「這是上天給我們學習了愿的機會,而且有機會回報父母親恩德,適逢你第三個孩子正要出世,要為孩子們累積福德資糧,我們要感恩上天給我們這麼好的行功了愿的機會。」聽了點傳師一席話,後學當下領恩學習,不論結果如何,後學真的很感恩 天恩師德。

感恩前人  回饋忠恕


西元2000年4月19日,忠恕道院落成時,記得老前人高舉雙手,說道:「今天是我最高興的日子。」回想以前看到這段影片時,年輕氣盛的後學想:「不就是蓋一間廟嘛!有什麼好高興的?」然而,這幾年來,跟著點傳師、講師、前賢們慢慢學習,潛移默化後,原來後學錯了,錯得離譜!因為後學開始體會到老前人高興的不是這間外在有形的忠恕道院,而是一間佛堂,也就是一艘法船,可以拯救無數的眾生;然而一艘法船若駛錯方向,也可能誤了無數的眾生。而忠恕道院正如一艘航空母艦,可以引領千千萬萬艘的法船,朝向正確的方向。原來,老前人無時無刻不心心念念我們這些迷航的小後學啊!也因為老前人的心念無私無我,才能將寶貴的大道傳遍世界各國。

▲  修道最大的印證,來自自我的改變。

小後學的我也在學習老前人這種無私慈悲的精神。民國90年(2001)9月13日,後學的父親歸空,當時只有20歲出頭、懵懂的後學徬徨無助;尚未報答父親的生育、養育之恩,父親即離開了我們,後學難過、遺憾,不知道要如何報恩。此時點傳師與前賢們紛紛關心後學,也提到要後學度人以迴向父親的恩德。

後學暗暗許下要度10眾,但要如何度人呢?只好把所有通訊錄都拿出來,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等,只要後學認識且熟悉的朋友,一一打電話,告知他們何時要辦道,並詢問他們要不要來拜拜……。等到要辦道那一天,預計有9眾來求道,但有一位國中同學,後學一直連絡不到,只好輾轉拜託其他同學通知;沒想到辦道當天晚上7點多,突然這位國中同學主動來按後學家電鈴,問:「這邊是不是有要拜拜?」於是當天共計10眾求道,真的很感謝 天恩師德。

這件事正也印證道場前賢所述:「當我們有三分誠心,上天就有七分感應;如果有七分誠心,上天就有十分感應;如果我們有十分誠心,上天不求也應。」

最後要分享的是,後學大學時因為發生一些事情,於是留了及肩的長髮;那時因為念土木系,班上都沒有女生,所以號稱「土木系最美麗的背影」就是後學。然而,畢業與退伍之後,後學開始參與地方青年班,學習策劃活動與課程,原來~

透過實作,才能夠真實感受到挫折給我們椎心刺骨的傷痛。
透過實作,才能夠感受到人與人相處之間的熱情與感動。
透過實作,才能夠將所聽的道理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透過實作,才能真正體會天地的浩瀚與 天恩師德。

唯有實作,才能感同身受。
唯有實作,才能心有所得。

正如同前賢所述:「修道最大的印證,來自自我的改變。」期望藉由此次瑞周青年大會師,讓我們一起改變,一起領恩學習,一起傳承永續,也讓我們一起將此次活動「德不孤,必有鄰」的精神延續下去,一起再創基礎忠恕青年道務的輝煌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