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從0到0.1 營隊熱力開跑到親子共同體驗班成立(上)


◎ 花蓮慈懿道院提供

※營導師  林佩真


今年(2018)的夏天,特別令人感到有一點點不一樣。這幾年的暑期營隊,招生學員設定從國小、國高中的單一鎖定,延伸到去年的國小、幼幼班加上國高中志工三方共同成長模式,而今年又有了全新的局面與進化──第一次成立親子共同體驗班,融入家長們的參與學習!

謝謝慈懿道院大家長黃天賜點傳師,及遠從台北到花蓮指導的詹慧芳點傳師,兩位共同慈悲帶領今年的營隊。營隊進行方式,有共同的課程,也有拉開三條線:4樓家長成長班、2樓營隊、1樓幼幼班安親服務。晚上營火晚會,全體共同參與隊呼表演及團康遊戲;所有青年志工與國小學員一齊在主題營隊裡學習、闖關,一起聆聽中醫養生之法……,多元化的方式,今年第一次試辦,主題為:「4G醫生親子體驗營」。

回顧慈懿青年班的成立,得從七年前的寒假營隊說起。當時以冬令營為號召,加入了一群青年學子熱情參與;一路走來,承蒙道院眾道親愛護,青年人才得以有殊勝的道場可以共同學習成長。

道場無論大大小小的活動,我們鼓勵青少年一齊來服務,任務小到只是列隊歡迎遠道而來的訪道道親,大到中秋敬老或者週年慶活動,都能看到青少年的身影穿梭在廚房清洗鍋碗瓢盆、各處場地布置與會後收拾清理等;這一切的融入、這幾年共同走來的點滴,我們懷著滿滿的感恩與感動,感恩黃點傳師的引領與愛護,經常給青少年鼓勵與打氣。

青少年階段是課業繁重、升學壓力最大的時期,能夠持續參班,進而加入志工學習,確實不簡單!但待其到了認同道場、有使命感、能完成交辦任務的成年時期,轉眼又將離開花蓮故鄉到外地求學,甚至求職、成家,因此東部地區青年人才的培育之路,實屬不易。反觀自己及青年班班助理雅珍學長,也是在外地求學、工作了十多年後,才有機緣調回故鄉花蓮,並返回道場學習。這一轉眼,又是多少個寒暑……

這幾年學習辦理營隊,從國小學員招募到青少年,再到成立青年班,乃至今年擴展到家長,要感謝發一崇德道場孫寶蓮講師三年前到花蓮舉辦「人才營」,分享三方共同成長的營隊模式,讓我們有了新的目標與方向:主辦國小營隊,招募青年志工服務,加入家長共同成長班,為未來的常態親子班招生與熱身。

今年在7月21、22日兩天先行辦理青少年志工培訓,通過培訓的國高中生始可參與隔週的營隊服務。

隔週,7月28、29日,營隊正式開跑。62位國高中青少年,帶領41位國小學員,共計10個小隊,要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家長班共計24位家長,10位輔導;另外小天使安親班7位學員,8位輔導,再加上各組工作人員,成為共200多人的大營隊。營隊能圓滿辦理,真誠感謝花蓮當地各項資源與人力的灌注,更感恩來自竹南的王家妤講師主講家長班親職課程、吳振豪講師主講志工培訓及國小學員正課。

營隊第一天,以團康遊戲快速打破人我界線,用親切熟悉的多國語言打招呼Say Hi;志工授證儀式,讓在場每一位學員及家長認識這兩天要服務的青少年志工。

開班始業式的各組進場秀,負責煮菜的主廚拿著鍋鏟、穿著圍裙跳山頂黑狗兄舞蹈,結束時齊聲大喊:「愛就是把菜吃光光!」小天使幼幼班由輔導學長帶跳可愛的帶動跳;輔導組及小飛俠隊以青春又酷炫的表演,來震撼每位參與的大朋友、小朋友,為營隊揭開美好的序幕。

接著從小隊認識活動起,到下午的「十八銅人闖關活動」、「醫生快報」,開始拉開三條線:家長班在4樓進行「教出孩子好品格」、「與神同行」等精彩課程;國小營隊在2樓,小天使班在1樓;小隊及闖關遊戲的熱力,充滿了整個慈懿道院上上下下。

此時,廚房裡的天廚們也正如火如荼地準備著美味晚餐。下午合班,由郭芳汝中醫師說明叩首功法,從中醫的角度解說如何藉由此功法,漸進式打通任督二脈,並達天人合一境界;大家聽得嘖嘖稱奇,並積極練習。

第一個晚上的營火晚會,更將營隊帶入了最高潮。志工及小飛俠輪番上陣,帶領全場跳營火舞,接著各小隊上場呈現隊呼,內容扣緊醫生營主題:4G(身心靈命for good)。令人驚豔的家長班,隊呼表現也不遑多讓,精神抖擻、氣勢磅礡,個個喊得相當有勁,完全不輸給年輕志工帶領的小隊。

▲ 營火晚會,點燃彼此的熱情。

其他節目除了每年必上的小飛俠熱舞,不可或缺的還有嗨翻全場的帶動跳,今年更加碼了原住民元素,由家長、志工、學員接龍體驗「花蓮竹竿舞」團康活動,以及時下廣告最流行、最耳熟能詳的「0800空八控控醫生拳」PK大賽。就在大家意猶未盡的晚上9點鐘,晚會告一段落,互道珍重,精彩活動明天再見。

今年也是第一次嘗試學員及家長不過夜,全部返家,隔天再來(營隊報名時,有收保證金800元的條件,全程參與、不遲到早退者,可以退費,所以家長及學員第二天參與度大大提升到9成以上)。僅留青年志工及工作人員收拾場地,並為隔天活動作足準備。

第二天是營隊的重頭戲,以小飛俠編劇演出的「醫生快報」破題,導引大家瞭解求道的殊勝,接著再由郭芳汝中醫師講述專題,並由輔導學長分組鼓勵大家到三樓堂求道,已經求過道或尚未考慮清楚的,則是留在2樓參與「中醫草本香包DIY」活動。上天慈悲,天人共辦,當天求道者:家長6人、志工7人、學員6人,共計19眾。感謝 天恩師德,感謝道親、幹部們眾志成城,成就這一次的善因緣匯聚。

第二天下午的正課:中醫時間。一樣由郭醫師講述中醫養生之道,包括:針與灸的體驗、認識面診與把脈,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在目前西醫當道的醫療體系下,能認知到中醫的養生觀念與落實方法,不管對家長或者是小朋友來說,都是平日很少接觸的知識與實用技巧。許多位家長在心靈迴響時間,都分享了參與這次活動的心得──破除「生病只能吃西藥及打針一途」的單一思維,並想進一步瞭解流傳千年以上的中醫養生之道,且非常有興趣參與道院即將要成立的「4G醫生親子體驗課程」。

營隊籌辦之初,絞盡腦汁構思如何將中醫課程活潑有趣化,讓家長、青少年及小朋友不僅聽得進去,還要覺得有趣、實用;此外,闖關活動要呼應中醫養生觀念,也要緊張刺激、有競爭感。營隊結束,未來的親子體驗課程更要與營隊的主軸概念呼應與連貫,這一連串的用心設計與課程規劃,都要感謝各位學長在營隊前的投入學習和認真參與。平日並加入「成全小組」預作演練,學習如何在營隊裡度化家長,怎麼與青少年及孩童們打成一片,並讓大家認識慈懿道院、瞭解求道的好處,與成全大家參與後續班程。

回顧這幾年暑假營隊辦理之後續,從讀經班及青年班招生,到今年首度為親子共同體驗家長班招生,這一路走來,感受到 天恩師德、點傳師慈悲,及各位學長齊心戮力,為道務開展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與心力,終於可以說有了小小的進展。延續營隊而開辦親子共同體驗課程,一個月一次,一次是半天時間,主題含括:中醫講座、手作體驗、親職座談、養生功法等課程。

中醫講座由郭醫師主講,手作體驗由手作達人林逸卉學長帶領,親職座談課程由後學負責講述。開辦至今的上課模式:家長及學童們共同手作DIY;中醫及親職課程,則由輔導學長帶家長們到4樓教室學習;學童及青少年留在2樓講堂,進行《弟子規》生活行及團體活動。大約5點半結束,有意願留下來一起晚餐者,共同用餐交流情誼再返家。

參與的家長大部分已在營隊求道,有的則是家長再轉介紹來的,大家共聚在慈懿道院一起學習,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家長的加入,是道場一股新的力量,雖然不知道這樣的模式是否是最好的,但是後學相信,未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可以讓這個學習平台引進更多有緣的家長。這0到0.1的營隊與後續成全,值得我們共同持續精進,努力往前走,走出花蓮最適合的營隊前、中、後及後續的模式!



以下是10/6後續成全課程中,家長分享的心得:

中醫主題: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調理


  • 讓我知道小孩皮膚及青春期的一些問題。(婕嫺)
  • 鼻過敏、皮膚過敏,原來是因感冒未完全好才引發的。(佳慧)
  • 病從口入,簡約生活是王道。(鳳妗)
  • 我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照顧全家。(佳慧)
  • 孩子的健康由吃的把關,謝謝醫生直言不諱,家長要為孩子的健康負責。(潔芳)
  • 今天最大收穫:拉筋拍打可以讓全身放鬆;聽了中醫論點,以後就往中醫治療病痛。(進雄)
  • 知道了中醫的可貴,了解西醫非萬能,病症需要慢慢地調理。(家敏)

親職主題:家庭中的非暴力溝通


  • 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多給予孩子肯定與讚美。(佳慧)
  • 傾聽。改變從自己做起。(雅卿)
  • 態度,口氣是關鍵。(婕嫺)
  • 從自己的不良習慣檢討起。(進雄)
  • 學會讚美自己的孩子。(家敏)
  • 三教合一(身教+言教+境教),是唯一,也是最根本的教育之途。謝謝今天的分享。(潔芳)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