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後面幾十回,雖然是其他人所續,但整本《紅樓夢》可以八個字來解釋:「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給你享受榮華富貴,但每個人卻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美中不足,這個世間我們可千萬不要再來。我們很希望能好好完成一件歡歡喜喜的事情,卻總是不能順心如意地完成,總是被一步一步地折磨。
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是補哪一個天?《易經》中☰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補天就是抽坎補離,將離中虛☲、坎中滿☵的真水、真火做個調整,為此竟煉了三萬六千五百塊頑石來補天。《紅樓夢》是本令人感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書,故事看似荒唐,令人分辨不出真假,然而人人都流過眼淚,大家都說作者癡,但是誰能了解其中的辛酸?
在這悲歡離合的世間,每個人都被磨得這麼慘,然而大家心中卻還無法體悟出一輩子做人的真義,所以十五祖王覺一祖師說:「來兮不清空教訓,去兮不明枉費神。」每個人來人世間遭受一番磨練,很可惜的,卻僅只是空教訓,人們還是不曉得覺醒,要去哪裡都不知道,一輩子就這樣過了。所以若不知修道,哪能知道做人的真義與做人的意義?真的是很可惜啊!已將我們磨練到這樣,我們還是無法覺醒,仍然在世間苦中作樂,所以我們在這世間就像苦樂眾生,我們要去體會,要去了解。這就是為何人到了一個階段一定要修道,沒修道是絕對不能回去的,大家要去體會這道理;這也是老前人時常跟我們講的道理。書中為何要說這些道理?大家要去體會!伏羲治人後修身煉性,女媧氏到後來煉石補天,女媧娘娘是位女神,設立世間的婚姻制度,教導生兒育女,但到後來也悟到要煉石補天。其中的道理大家再細細去體會。
2.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本也。傷其本,則支從之而亡。《孔子家語·大昏解第四》
此段是孔子與哀公的對話。「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孔子說:昔日夏、商、周三代這些有道德的君王,對自己的妻子都非常尊重、尊敬及愛護。有人常說古代是封建的,男女不平等,但讀《孔子家語》就可了解,古代男女是互相尊重的。這段所提到的,和前面所談的《綱常倫理從德合編》是相通的,是有其道理的。
「妻也者,親之主也」,因為太太是家中的主人,有很重要的地位;《禮記‧昏義》:「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祠堂的祖先也是太太在祭拜的,有太太才有子孫,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也是太太的使命,所以要尊重太太,她是家族的大功臣,家庭有她才能圓滿。
「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再談到兒子,亦是很重要的,要傳承代代香火、繼承宗祠都是靠他。道家說「修心煉性」,將身體好好地保持;佛家說本性是不生不滅,也就是本性常在,長生不老、不死;儒家所說的「不死」,我的身體沒了,我的小孩延續;父母的身體,由我們延續下去,我們的身體又延續在下一代的身上,所謂薪火相傳、世代薪傳,我們因而永遠存在;有死亡嗎?沒有死亡,因為有看到下一代。俗話說:「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怎會沒有「兩度再少年」?我們的孩子正年少,也是剛剛在萌芽成長,就如同我們的身體一般;我們由父母延伸給我們,我們再延伸給我們的小孩,我們的小孩也是我們祖先的後代,我們對下一代豈能不尊重他、愛護他?所以君子者永遠都敬重他的親人、妻子。
「敬也者,敬身為大」,尊敬這件事情,敬身為大;身,就是我們自己。所以敬重妻兒就如同是敬重自己;尊敬、愛護我們的親人,也就像敬重自己。「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為何要敬重自己?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由父母分出來的一支脈,由父母所流傳下來的,怎能不尊重與愛護?
「不敬其身,是傷其親」,人若不敬重自己,就會傷害到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所寄望的都傳承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不敬重自己,也等於不敬重父母一樣。
「傷其親,是傷本也。傷其本,則支從之而亡」,傷害了父母,就是傷害到了我們的根本。傷害到了根本,根本就會乾枯,樹的枝葉也無法再生長茂盛,會變成一棵毫無生機的枯木。所以三代的明王為何會敬重他的太太及兒子?都記錄在此。為何後學今天要講這些?因為妻子要和合,才如鼓瑟琴;兄弟和睦,和樂且耽,家庭才能享天倫之樂;家庭在我們修辦道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道場,所以我們要好好敬惜自己的家庭。
人都是在失去之後,才想到要如何去珍惜所擁有、要如何去報答,想著如果對方還在,要怎樣對對方好、怎樣尊重對方,流著淚想要報答恩情,這都已是多餘了;人往往都會做後悔的事情,因為人總是很「靠俗」(台語,不拘禮節、不拘小節。比喻人的交情熟稔而不拘守禮節),幾十年來相處習慣了,話往往也隨意亂說,這是很敗壞德性的;而修道人最怕做後悔的事情,「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後悔已無法補救,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百世修來的因緣,能在一起,是累世結下的緣分,不管惡緣或善緣,都是善緣,大家要好好去體會。
3.兄弟同居忍為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小學千家詩選》
「兄弟同居忍為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兄弟能相處在一起,很不簡單,日常在一起,視為平常,往往沒有感覺,一旦分離了,才會有感覺,尤其是古代。各人事業不同,有的兄弟平時相處得很親,有的則不常在一起。王維在17歲時作了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他身為家中長子,有4個兄弟,還有很多姊妹,那時他想去京城考試,希望能功成名就;15歲離開家鄉,17歲作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詩可看出其手足情深,感情的流露十分真摯;分離後,才知兄弟情的可貴。
兄弟相處時,則要互相忍讓,要兄友弟恭,所謂「葉落九州,根同一處」,雖然一欉一欉分開,但根部都是同一處而生;古人餵嬰兒母奶,生那麼多小孩,都是喝同一媽媽的母奶長大的,這是很深的因緣,要好好珍惜。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兄弟相處要相忍為安,不要為一點小事而計較,大事情也沒必要起爭端;因為我們的下一代都看在眼裡,我們的孩子看到爸爸與叔伯不合,就會有樣學樣;相反地,上一輩兄弟和睦、互相尊重,下一代也會和睦,所謂「現世報」,我們一定要做好榜樣給他們看。
《中庸》第十五章(三):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第三節 闡述夫子誦詩作贊,人能和妻子宜兄弟,則父母神安心樂其順矣乎!子思引詩及夫子之言,以明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
我們要當個孝子,最主要是家庭要圓滿,家庭一團和氣,才是父母最高興的事,父母要的不是我們給他們很多錢。「闡述夫子誦詩作贊」,所以孔子在此做一結論,他看到這首詩時,很讚嘆地說:「父母其順矣乎!」大家若都能妻子好合,兄弟居忍,父母自然高興;父母的歡喜不在於我們給他們很多錢,或拿好吃的東西給他們吃,如果大家都能夠歡歡喜喜地相處,享受天倫之樂,父母那種高興的心情,不是以有形的物質能換得的。
「人能和妻子宜兄弟,則父母神安心樂其順矣乎」,家庭圓滿,兄弟和好,父母的精神自然會很安定,心情也會很快樂,這就是順。「子思引詩及夫子之言,以明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子思引這首詩及夫子的話,以說明「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所以修道才能庇蔭家庭,又能讓父母有歡喜心。這些道理就是要我們從修身做起,而後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依經演繹
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論語·為政第2》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有人問孔子:「夫子您的道理這麼好,為何不去當官?」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以《書經》這句道理回答說:「要做個孝順的人,最主要就是要先將齊家的事做好,在家庭中,夫妻之間好好相處,並且要兄友弟恭,父母就能很高興,這也是孝順父母最好的方法。」孔子接著說明,處理家庭的事情也是在辦政治,不一定當官才能辦政治,辦政治就是讓每個家庭都能齊家圓滿;傳道就是要每個人都能修身,也都能齊家,其他的事情自然能成,就能治國、平天下。
《中庸》這段道理若要繼續推演,能推演得廣且深;關於家庭,每個人都比後學內行,每個人的體會也都很深。若能將道理引入家庭,相信也能與孔子一樣,父母其順矣乎!我們若能如此傳道,自然能成己、成人。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