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之十五(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中庸》第十七章(一):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第一節  孝至於大,則為聖人,而尊富饗保,即推之以至其極也。


此章後學分為五段說明,第一段談到「孝」。「孝至於大,則為聖人」,能做到孝,就可以成為聖人,這裡講的是大孝,所謂「舜其大孝也與」。「而尊富饗保,即推之以至其極也」,尊即尊為天子,富即富有四海之內,饗即宗廟饗之,保即子孫保之;就是要將之推至極點,極點就是屬於天爵,而不是在人爵範圍之內,也就是指此處並不是在講一般帝王的財富等這些道理。

讀懂經句


大孝:大者,不可名謂之大。孝有二,先後之別,大孝格天,諸福畢至。孝雖庸德之行,其德無量,大孝即大德也。

「大者,不可名謂之大」,大是無法以文字或語言表達出來,意即孝至於大,則為聖人。講起來聖人是屬於天爵,此句道理與《孟子‧告子上》:「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的意思一樣。

「德為聖人」是天爵,「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是人爵;因為有天爵,然後人爵從之;「宗廟饗之」也是屬於人爵;「子孫保之」就不一樣了,這是屬於天爵。首句與最後一句是天爵。這句道理的意思是指大孝,就是「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孝有二,先後之別,大孝格天,諸福畢至」,為何說孝有二?有先後之別呢?若以後天的道理來解釋,比喻一個人的大孝若能感動上天,他能得到「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之福,即後天所有的鴻福都能得到。這是在講後天的道理。

「孝雖庸德之行,其德無量,大孝即大德也」,孝不是只有天子、有錢人或聖人才做得到,而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庸德是指很平常的。世上有很多孝子,比如在二十四孝裡面,有很多孝子也不是天子,也沒有富有四海之內,也沒有什麼宗廟,但他也是大孝,這就是庸德之行。

為何此章寫舜帝的福報?「德為聖人」,因為他的大孝,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將所得到的東西,都用來尊敬他的雙親,所以很明顯能看出舜帝德為聖人。

為何「其德無量」?《孟子‧告子上》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樂於行善而不感疲憊,做到至極的善,謂之止於至善,這是「百善孝為先」;所以說行善不倦,此德行是無限量的。故謂「大孝即大德」,行大孝的人就是一位大德者。

德為聖人:夫孝,庸德也。當帝舜盡孝之時,號泣旻天,負罪引慝,惟以不得其親為憂,其行既滿乎孝,則其德已造乎人之極矣。然其德指舜之協助堯帝,以顯其親也。

「夫孝,庸德也」,必須是先天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及後天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每一德行都很圓滿的人,才能稱為聖人。而舜帝最可取的是大孝,行大孝而成為聖人。孝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但咱們卻沒去做。

「當帝舜盡孝之時,號泣旻天」,此句出自《孟子‧萬章上》云:「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舜帝每次到歷山耕田時,都會對天放聲大號(號是哭出聲音,泣是內心在哭),萬章問:「舜帝為何每每哭泣?」孟子答曰:「舜常常在想,為何我的父母無法疼惜我?但我很思念我的父母!」

舜的孝在哪呢?「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孟子‧萬章上》父母不疼惜我,或父母對我不高興,是否我有哪兒做錯犯過?這是舜帝的孝心,反省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夠好。咱們一般人的心態,當父母不疼惜我,只會覺得這是父母偏心,怎會想到是否因為自己有做錯犯過,或有什麼地方沒盡到責任?所以世間上像舜帝這樣的人,實在很了不起,這才是大孝。

「負罪引慝」,這個負罪是指讓父母不高興的罪過。舜帝之所以會去歷山耕田,依照《孟子》所說,在他被陷害的過程中,例如:叫舜去屋頂蓋房子,卻又將樓梯拿走,接著放火燒房子,想要燒死他;又如叫舜下去井裡,然後又填土到井裡,想要埋死他等等。舜一直被父親、繼母、弟弟陷害著,要置他於死地,在這樣的情景下,還不離開嗎?所以舜才會到歷山去耕田,對天曰:「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而感動上天,這即是大孝。因此上天派了很多的動物,如大象、鳥……,到田裡幫他耕田。這些都不是小說,這些都很清楚記載在《孟子‧萬章上》裡(註)。

咱們如果要了解舜帝的歷史,可以由經典中去找尋,這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傳說,至孟子時將之記錄下來。《中庸》是子思創作的,子思是孟子的老師,這是薪火相傳、一脈相傳,流傳下來。孟子才會去找這些歷史的典故,來印證咱們現在講的這些道理。所以說「德為聖人」,舜帝就是這樣才成為大德、成為聖人。

「惟以不得其親為憂」,舜帝唯一最大的煩惱,就是無法受到父母的疼惜與歡喜,這也是他最憂愁的。《孟子‧萬章上》:「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意思就是,若能孝順父母,讓父母生歡喜心,這是最能讓我解憂愁的事;不然即使富有天下、擁有天下所有的財富,也不能解我的憂愁;為天子也不足解其憂,意思是即使能做皇帝,我也還是煩惱;所以惟有順著父母,使父母生歡喜心,才能解我的憂愁。可見舜帝的道行能達到這種境界,實在很不簡單!他認為天下所有的都是身外之物,要如何改變不受父母疼惜與歡喜的狀況,這才是他一生要做的最重要之工作。

「其行既滿乎孝,則其德已造乎人之極矣」,世間上像舜帝這樣的孝是大孝,不是一般的孝;這是道行的一個極點,為人的最高境界。

「然其德指舜之協助堯帝,以顯其親也」,堯帝看到舜的孝心而深受感動,不但叫自己的九個兒子協助舜,還將二個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舜為妻,並命所有的文武百官及所有的糧食都交由舜來管理;甚至堯帝到晚年無法掌管國政,也令舜代他掌管國政(堯帝坐位70年,其中有28年是由舜代理)。舜身為耕田之人,卻能辦理國政,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要使父母高興,這就是以顯其親;雖然最終還是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但這是他的一片孝心。

舜是一位大孝的人,論其德行是聖人,論其地位是天子,論其財富是富有四海之內,設立宗廟為之紀念、拜拜、祭祀,子孫為之保其家業;他以這樣的作為奉獻給父母,以顯其親;不僅如此,他還替皇帝辦理國事,希望因此得到父母的歡喜,以顯其親。大孝的人,就是將他的德行都奉獻出來,以尊敬他的父母。想行孝之人,要了解到底什麼才是大孝。

尊為天子:因受堯帝之禪讓而為天子,以天子之貴尊其親。

堯帝並沒有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大兒子丹朱,而是禪讓給舜帝。而舜帝以一國之尊、皇帝的尊貴,來奉獻尊敬自己的父母。這是以前前人作的解釋,為何前人會這樣解釋?《孟子‧萬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這是尊敬的極點,君臣、父子是人之大倫。所以點傳師本身不能受長輩,亦即自己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的參駕,這是人之大倫,也是道場倫理。

舜即以天子之位來尊敬自己的父母,要使父母高興;假若今天我們身為皇帝,要我們以尊敬的心來奉獻父母,我們做得到嗎?舜因大孝而能尊為天子。他將所有的尊貴,有什麼就奉獻什麼給父母。所以舜為天子39年,加上代理堯帝當政28年,總共67年,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富有四海:富者十二州貢賦,玉食萬方,以天下之富養其親。

舜帝那時代,其富有包括十二州、所有稅賦、玉食萬方,以天下所有的俸祿來奉養雙親。但富有天下而不足解其憂,因為父母還是不高興,這是他內心最大的憂愁,惟順於父母才能解其憂。

宗廟饗之:宗廟者,天子諸侯祭祀先人之廟堂。饗者祭祀也。此句之意為上而宗廟饗之,為親光榮於前,孝之至也。

宗廟,是天子、諸侯祭祀其先人及所有祖先的廟堂。饗即祭祀之意。這句的意思是「光前」,光榮以前所有的祖先,孝之至也。

子孫保之:保者,謂世守爵土,保有侯國也。此句之意為下而子孫保其業,為親垂裕於後,此又為孝之至也。

「保者,謂世守爵土,保有侯國」,以前每個朝代都有封諸侯,置於一處管理,包括禹帝等各朝代都有。這句的意思就是「裕後」,也是孝之至點。以上兩句又謂之「光前裕後」。

咱們今天修道,也是在光前裕後,所謂「一子成道,九玄七祖盡超升」,前後共十六代都受到咱們的庇蔭;若能好好修道,而達到大孝,意即做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這道理是相通的。但是大家想想:咱們有達到這樣的修為嗎?還是有什麼困難而無法做到?其實沒有什麼困難,這是盡孝而已,以所有的成就來孝順父母、尊敬父母,就是庸德;不必有工夫,不是大小、多少的問題,而是整個心、無我的心、奉獻的心,誠與敬的心而已。

舜為大孝之人,以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來奉獻給父母,使父母高興;而這樣父母會高興嗎?當然會高興,所以這道理才能感動人。

依經演譯:


1.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孟子‧離婁上》


「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孟子說天下所有萬民都以歡喜心歸順舜帝,大家都敬佩他,願意跟隨舜帝走。舜帝看著天下的萬民都這麼歡喜要歸順於他,但他有高興嗎?舜帝覺得大家要跟他走,這沒什麼,就好像路邊的小草一樣,不是很重要!那什麼是他覺得重要的?「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假如我沒有受到父母的疼惜與歡喜,那我如何做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假如我沒有順從父母的心,那我如何當人兒子!「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孟子‧萬章上》,可能我還有做得不圓滿的地方,或是還有犯什麼罪過及缺點,才會使父母不順心、不歡喜。

「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豫」,歷史記載很多舜盡孝的道理,他雖受到父母及弟弟的種種設計、陷害,卻一點怨言都沒有,反而檢討自己是否做了什麼過錯,才不受父母疼惜與歡喜。瞽瞍,為舜的父親。厎豫,是高興。瞽瞍看到舜做到這樣的地步,受到感動而感到快樂。

「瞽瞍厎豫而天下化」,因瞽瞍得到了快樂,而使天下的人也都受到感動,感動舜這樣做,確實是了不起。「瞽瞍厎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因為瞽瞍得到了這樣的歡喜,使天下的人才想到,原來為人父母者應該要仁慈,為人子女者應該要懂得孝順;父子者定,就是父慈子孝的道理。從此天下人才知道,原來要做到父慈子孝,這才是大孝。

這篇道理實在很感動人,所謂庸德之行,要想想怎麼做才能使父母生歡喜心;若能使父母生歡喜心,菽水亦可承歡;遇到像瞽瞍這樣的父母,是一種很大的考驗,可見咱們行孝與舜帝行孝的落差相當大,有著天淵之別。一般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不多,只要心存敬重恭敬,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但若像舜的父母要求子女的方式,子女能做得到孝順,就沒那麼簡單了。所以後世稱舜帝為「大孝」,而咱們一般人只是稱得上一個「孝」字而已;但是能做到孝就很好了,這是庸德之行,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所謂「百善孝為先」,要體會並去做。

2.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詩經‧大雅‧既醉》


錫,賜也。賜,是後天有人給你東西,上天賜予有形或無形的東西稱之為「錫」。一個能盡孝道的人,是不虞匱乏的,因為上天不會辜負他,他永遠能得到上天所賜的福報。所以做孝子,不會吃虧,因為上天都會給咱們保護。古早前輩告訴我們要怎麼盡孝,就是「安慰敬順」而已,這不用本錢,很簡單!也是修道人最根本要做到的。

註:《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于旻天,于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揜之。」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