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風雨飄搖生大信(二)


◎ 淑珍


連接上期:風雨飄搖生大信(一)


(接上期)

行動法會


一、參訪其他道場:


此次有幸參訪當地一處道場(總會若成立,地點將設於此),也聽聞了很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點傳師慈悲說明此道場與基礎忠恕有很深的因緣,因為其一步一腳印走過很長的路,廣結善緣,做過點點滴滴許多事,佈施、犧牲奉獻,因為真心付出,才讓道親們有回家的感覺,這一點是我們要學的。例如:非常嚴格地協助教育人才,也因此人才很尊師重道、謙下有禮、刻苦耐勞,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到山上除草、撿腰果、種菜、土壤施肥、採水果等;11點半回餐廳吃午餐;下午1點半又繼續工作,到4點半才收工回家。每位志工都是全能的,每樣技能都要學會,因為工作是輪調的。最特別的一點是,當地人才要說華語,所以他們的華語是很流利標準的(要感謝台灣陳講師的華語教學)。

在2007年開設佛堂時,曾被當地政府關心,王經理說:「不能在北邊留,趕快往南跑。」於是你追我跑,但上天慈悲一直讓彼此錯過。雖然我們聽了哈哈笑!但可想而知,如果被抓到,也可能成為為道頂劫、奉獻犧牲的大德者了。

二、參訪南越大樂竹林寺:


1.松樹的啟示:

「大音希聲」《道德經》,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這就是自然、道。大自然不斷地講道,但是我們都聽不懂,因為我們擁有並執著外來的學識,無法與天地接合,也沒有相對應的智慧,所以菩提心無法從內在發芽,達到寧靜、祥和與慈悲。看看挺挺直立的樹幹,無論在斜坡、陡坡、平地,它們永遠朝著天與陽光,根永遠抓緊土壤,好讓枝幹屹立不搖,不論環境多麼惡劣,永遠隨順因緣;有風吃風,有水喝水,沒有風與水,就吸空氣。不斷地成長,沒有執著,樹葉進行光合作用,將養分運往樹枝、樹幹和根部,使它們茁壯直立。何處不是道?我們要學松樹的精神,與天地合,才能生存。

2.拔草的啟示:

進入寺中的走道途中,遇見小師父在除草,他的行住坐臥都是道,不因為我們的觀看而影響工作,心不隨境轉,依然努力地拔草;他在演法給我們看,拔草是連根拔起,挖到土壤深處。這是「禪」,不在言說,看到什麼,悟到什麼,當下此時此刻此地是道場。也讓我們體悟到,除草要連根拔起─―修行要斷業根,不是在表相,業根是因,也就是六根面對六塵的起心動念,隱微之中覺察了嗎?除業根,才能讓性根田變成功德田;反之,則成為貪嗔痴的田了!而且斷業根是要有恆心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壇經》。

3.道脈傳承:

⑴達摩祖師(畫像位於祖師殿的對面)是禪宗的第一代,達摩把道從印度帶到中國來,中國再把道傳到越南。在這幅畫中,達摩返回印度時,拿著禪杖,後面掛著一隻鞋(另一隻鞋留在中國,誰撿到了就是有福報之人─―神光慧可)。達摩祖師沒穿鞋,啟示我們要反省:修行有沒有腳踏實地、老實修行?不在言說,口說心行,方是智慧之人。

正門之聯寫著「祖印重光」,代表祖師的腳印,要能重新(心)發揚光輝。

⑵越南三祖(祖師殿)為陳仁宗→法螺→玄光。

有人問陳仁宗:「如何是佛法?」陳仁宗說:「天門打開了嗎(意謂要去找明師,打開玄關竅)?八字交代沒(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陳仁宗創立竹林禪派,三派合一。

毗尼多流支派──印度滅喜禪派
無言通派──百丈禪師
草堂派──重顯禪師(雲門宗)

▲  牌匾文字象徵三教合一。

三、參訪南越大樂瓦廟:


在一廟門口擺了一幅畫,是當地全國的地形圖,點傳師慈悲問大家:「看到了什麼?」我們卻沒有人答對,他說:「這是一個用玉雕刻的地形圖(前面凸起部分是當地地圖,經琢磨雕刻方露出玉石,其餘是石頭,後面則是未雕刻的石頭)。」點傳師敏銳的觀察力,令後學佩服。

美玉經琢方成器。所謂「切磋琢磨」,一塊美玉必須用刀斧利器剖開,然後用工具將不平處磋平,用鐵鎚鑿物加以雕刻,最後用砂石磨光;意味著「堅心方能步雲梯」,修行是事中鍊、境中磨,考驗是來成就我們,藉境修心,藉事鍊心;生命的過程中,越挫越勇,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

四、拜訪南越素料工廠:


到此拜訪之因,是因瘟疫嚴重,往後會有很多人素食,點傳師建議前賢可以在當地推廣,也參觀產品製造過程,感恩壇主熱心的招待。

壇主來當地已有25年,雖然身體微恙,但對道依舊堅定與充滿熱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壇主鼓勵大家:生命在呼吸間,人生在世,時間沒有很多,要真修實煉,才可以回家;家鄉是沒有對待的,尤其在這動盪不安之時,要真心對上天,上天一定會撥轉的。

五、參訪南越玉皇廟:


這是一座很早的古蹟廟,由先天五祖之金祖所派去的張東初建立的。美國歐巴馬當總統時曾來參訪,一輩子來一次,就指定要來玉皇廟;我們何其有幸,比歐巴馬還幸福,因為我們有求道,進而能解其意,加上有點傳師慈悲地引導講解,是「內行人看內行事」,清楚這座廟是一個道場;唯有「明師一指」,才能明白看懂其意。

1.一進廟門的對聯(其實已告訴我們這座廟要呈現什麼):

⑴橫聯:登歡喜地。
右聯:修行路入有三乘。
左聯:方便門開無二心。

⑵修行入門有三乘:是方便權巧法門。
下乘:敲打念唱(口唸)。
中乘:參禪打坐(要能反觀自照)。
上乘:了解宇宙道理。
最上乘法:弘法利益眾生。

⑶修三乘一定要達到初地菩薩(41位階),即登歡喜地,方能永不退轉,直登成佛。

⑷無二心:即是唯一佛乘(不生不滅)。

⑸故三乘是明傳,唯一佛乘是密傳。修行人要了解三乘是方便權法,唯有行菩薩道(一定要達到初地菩薩),才能永不退轉成佛,且要經明師一指,方能解脫生死輪迴。 

2.廟內對聯的禪機:

⑴茅隱方寸:古時茅草屋簷下,住了一個主人。茅草即於紫竹林中、雙林樹下,要能觀自在、覓菩提,指的就是玄關竅。在那裡住了一個自性主人,要往那邊找生死門戶。

⑵明明白白天,事事非非地:玉皇殿呈現了天堂和地獄,但我們到此一訪不用恐懼,因為已受明師一指,佛性做主,而不再是習性做主,心中明白清楚;意在哪裡?自性覺醒,人間不造是是非非,靈性清了,可以明明白白地回天,不再六道輪迴,也叩求地府閻羅王能叫醒眾生,不要在人間造罪了。

⑶志君子知其所止,大丈夫曉我週行:凡夫因為無明、貪、嗔、癡、執著等,所以不知止於何處。《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一隻小鳥尚且知道選擇好地方來棲止,難道一個人反而不如小鳥嗎?故有道有德的君子、菩薩、佛,會止於至善地、事理根源處、良知,知道家鄉在哪裡。《孟子‧滕文公下》中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謂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的節操改變,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大丈夫」;他知道當下、現在、未來、甚至生生世世自己要做什麼事;是止於至善地,行道度化眾生,讓自己自性功能起作用,創造更高價值。

⑷大雄寶殿的涵義:《法華經》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要入門,登堂入室,是往內找,不是往外找,要放下欲望、妄想執著、不好的念頭……。打敗別人叫英雄,有智慧降伏自己的貪嗔癡魔障叫「大雄」,寶殿中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佛。

⑸修身為大:修行首要修身,由格物、致良知、誠意、正心下手。

⑹福,蓮花須向性天栽,修果還將心地種:因為眾生喜歡享受福報,滿足自己慾望,所以正聯寫了一個很大的「福」。許多人以為吃素、守戒便是修行,卻不知要度化眾生,其實這個「福」是一篇很深的道理;修成果是要從心地種,開蓮花也是在性中栽,誠如六祖言:「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六祖壇經》

⑺南海非遙片念慈航隨濟渡,西方不遠一聲救苦即通靈:代表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聞聲救苦,隨處祈求隨處現。

⑻仙佛儒宗:儒釋道三教合一,祖師先說後應,現在已是儒家應運時期。

⑼祖師發令外國修行,東初開闢華夷大道:張東初發愿要到越南開荒播種與修行。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