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之23 ㊤

中庸講記之23 ㊤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讀懂經句

❶自:由也。

❷誠:心之真實無妄也。

心是很抽象的。誠本身的義理、實理,若以人的感受來解釋,後學認為王陽明夫子的學說《傳習錄》裡面提到:「就意而言,謂之誠;……誠者,誠此也。」談到誠,一定要提到意;意才能顯露誠的真實義;誠就是在誠這個意,「誠此也」的「此」就是意。

我們對意的了解較深,若有研究心理學就知道,意是一種精神現象,知覺、記憶、想像等等包括很多,這是我們現代所研究的意,意是屬於精神層面。一般所研究的道理,都是生理作用,例如:研究六根,眼、耳、鼻、舌、身為止,都是身體生理的作用;意就不一樣了,意是超作用,意的範圍相當廣,本身可以無作用,但作用起來卻是無邊無礙,所以常說「心猿意馬」。

由研究佛經知道,六根對六塵,意是一種根;若看到東西就是塵,什麼塵?法塵,六根對六塵就是法塵。一種識,我對熟識之東西的感受,這就是所謂的意。誠的範圍就是在此產生出來,以心理學來講,就是人的意識、知覺。

到底我們自己知不知道誠?《大學》第六章:「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我們心裡有沒有誠?自己應該無法欺騙自己;比如我們對於一種事物的感觸,相信自己都能體會出來,自己一定會知道的,所以說「毋自欺也」。要誠,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只有三分的誠,卻說自己有十分的誠,可以這樣嗎?誠是不能這樣的!

誠是真實無妄,一分就是一分,三分就是三分,七分就是七分,十分就是十分,自己無法欺騙自己,卻偏偏自己要欺騙自己,所以說「毋自欺也」,即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可見誠是感受得出來的,雖然剛才說是一種超作用,看到東西是一種現象,而感受是一下子就感受得出來;然而意是在內心裡面的,有時我們會自己欺騙自己,說自己有十分的誠心,其實連一分的誠心都沒有。

所以說到「誠」,為什麼我們會無明的原因就是在此;其實我們原來的本性裡,就是誠而明,這是很清楚的事情。

❸明:心之照徹無蔽也。

心之照徹無蔽也」,就是心沒有受到蒙蔽。最主要會蒙蔽的是人的妄想,其實就是被人的私心所蒙蔽。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夫子對於格物致知、致良知,相當有研究。他說:「心之德,本無不明也,故謂之明德。有時而不明者,蔽於私也。去其私,無不明矣。」《五經臆說十三條》

心之德,本無不明也,故謂之明德」,心的德性本來就是很光明的,沒有不明,所以謂之為明德,即《大學》的明明德,光明自己的本性,明德即本性。

有時而不明者,蔽於私也」,有時會不光明的原因,就是被私心給蒙蔽了;妄想、執著都是私心、都是我相,就是這些讓我們執著了。被這些私蒙蔽了,該怎麼辦呢?

去其私,無不明矣」,很簡單的事情,若無私心,本性就是光明的。誠明都是本來就有的,所以才說「自誠明,謂之性」,這是我們人的天性。

但是我們現在為何要修?先想想自己是否能「生而知之」?能否一下就顯露出自己的天性?沒辦法!因為習性使然,我們累劫的習性,已成為一種定性,自己無法發出光亮。發不出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人在欲界,看到形形色色的東西,心就會六根對六塵,被這些塵吸收,被蒙蔽、被阻礙了,這就是無法達到至善地的原因。

唯一要修的就是「自明誠,謂之教」。要教,就要返性,教要從哪裡教起?即《理數合解‧一貫探原》所說:「然而理微道大,古聖傳心之法,或名之謂精、名之謂一、名之謂中、名之謂誠、名之謂敬。不過欲人返乎此時之性也,而豈有他哉?此時之性何如?純乎理不雜乎氣而已。

然而理微道大」,理這麼微,道這麼大,真理這麼微妙。

古聖傳心之法,或名之謂精、名之謂一、名之謂中、名之謂誠、名之謂敬。不過欲人返乎此時之性也,而豈有他哉」,這些名無非在於去其私心而已,私是因為被慾所影響。所以我們現在要返本還原,什麼是本?即本性。還原什麼?還原是很單純的事情,《理數合解》說:「此時之性何如?純乎理而不雜乎氣而已。」簡不簡單?本來面目是沒有氣的,大家要了解有氣是無法回去的;我們要如何盡人?如何合天?盡人的過程就是要由象悟氣,由氣悟理;想突破塵緣就要衝氣,不是欲界而已,不是沒有妄念就可以了;氣包括七情六慾、脾氣毛病,若無摻雜這些東西時,就回復到本來面目,誠就在此處顯露出來。

❹性者:誠先而明後,誠無不明,誠明一時俱到者,聖人所獨,天命之性也。

誠先而明後」,性就是一定要先誠而後明,自誠不是不必修,因為我們已經下來了、已經在氣裡;剛說「理微道大」,就都已經落在氣的裡面,所以要修;所謂「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從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尚書‧虞書‧大禹謨》來的。中就是誠,大家要了解這個道理。

所以誠在先,然後才明,意思是叫我們要先修性;修性有兩種修法,包括「自明誠,謂之教」,我們現在都在這個範圍裡面。性是不是要修?也是要修,教是修命。若修性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中庸》,既然修性就不必修命,因為天性已流露了。

「自誠明」,明是修性,修性是內修,修命是外修;《易經‧坤卦》有一句道理:「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古聖人傳給我們的心法「精、一、中、誠、敬」,亦有個敬字。講到敬就想到禮,禮是辭讓之心;「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辭是辭去自己,有辭的人有私心嗎?我都已不存在了。

解使去己也」,這是朱文公解釋辭字,《四書集註》裡有就這個句子;大家常說《四書集註》是朱熹夫子寫的註解,比本文還深,大家是不是會覺得不用腦筋是無法讀懂他的註解的,反而是讀本文就能略知一二,知道大概在講什麼。

解的意思是消除、排除,也就是沒有自己的存在;辭讓,什麼都是有別人而沒有自己,無論名利或一切功德,都歸於所有眾生,而沒有自己,謂之辭。因此敬就是和禮有關,包含辭讓這個意思。

卦理的敬是以動詞解釋,上回說「擇善固執」,就是謹固、牢藏。敬的意思,就是固守住「直」,直是至中至正、不偏不倚、中庸;所謂至直,直才能回去,落在後天的東西,要不雜乎氣。世上的東西,理是一也,接下來就有變化;所有的東西、一切萬物,「曲成萬物而不遺《周易‧繫辭上》,所有有形的東西都是彎曲的,沒有直的,大家相信嗎?圓的就是彎曲,細胞是圓的還是直的?圓的就是彎曲的,彎曲就是還屬於在萬物裡面,彎曲就是有命;剛說修命,即指有生命的。

能直,就是不偏不倚,是本來面目。目前在我們生活之中,而且是直的東西是什麼?輻射線。核子輻射線是直的(輻射的能量會從輻射源往外向所有方向直線放射),穿透力極強(γ射線,原子衰變裂解時放出的射線之一),水泥牆須含鉛板或是要非常非常厚才不被穿透,輻射線是很奧妙的東西。

萬物之間都不是一個直線,我們原來本來的面目都是直的,但為何下來變彎曲的?以卦理來講,是因為經過氣以後,東西都變了。大家要了解這個意思,「敬以直內」,是在裡面,我們要修內,要怎麼修性?「修性以制外,修命以安內」(註),此句大家可參考《道脈圖解》最後一頁,就有談到這個道理。但是我們要了解,敬以直內,即堅固我們本來的;敬等於誠,要至中至正,不偏不倚,這是在內的。

義以方外」,義是什麼意思?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義就有變化了,後天修命都有變化,有形的東西都有變化,因為落入後天了。修命就很麻煩,「自明誠,謂之教」,落入後天之時,遺忘本來面目,是無法直接修性,要先修命;所以為何我們的規矩會那麼多?佛規禮節,包括很多的戒律,這都是在修命。修命以後才能修性,若沒修命就無法修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修的時間會那麼久,因為大部份是學而知之,還無法使我們的心性修得圓滿。大家想想看,我們有的都已修好幾十年了,照理講,修道是幾年就能體會出來了,學得再久,二十年也應畢業了;但我們有畢業嗎?學是學了很多,卻只學了一些虛理;虛理就是將這個道理講給別人聽,對我們的自身毫無幫助。因為這都是制外,浪費我們很多的時間。但是假如做一個修道人,困而知之還無法覺醒時,對修道而言,所謂小乘、中乘……,已經不算乘了,連上車的資格都沒有。社會磨練我們,我們應該能體會出來才對,但是我們看看自己修得有多少?很有限。

敬以直內,義以方外」,為何一個直、一個方?因為一個是生,一個是死;一個是河圖,一個是洛書;要先修方,方要怎麼修?守玄時不動不搖就是方,這是一種方便法;若有動搖,就要依佛規禮節中的循規蹈矩,矩就是方,方是修定,修外面的。

修誠就要修性才能成。修命能成嗎?修命是修方,修性是修直的,所謂直了成佛,修直才能回去,這個道理要自己體會。後學為何要講這個?因為前面說要返本還原、要修性、要修到「純乎理不雜乎氣而已」。先誠而後明,其實誠修,明就有了。

誠無不明」,誠本來就是明的。

誠明一時俱到者」,修誠明是沒有過程的,須同時到達,誠發出來就光明了。很多修心煉性已修到一個程度的人講:「要看一個人有沒有誠?是善念還是惡念?很簡單,以看到的光來判別。」

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大學》,其實我們也大致能看得出來;而修煉之人是以看到的光來判別,這是他們的說法。每個人都是光亮的,像仙佛後面的佛光,佛光到底多大?有的說功德大的人佛光就比較大,功德較小的人佛光就比較小;而以修煉之人的說法,是以人體的範圍來看,這個道理還有一點可信度。

這個人有善念或惡念,看光線就知道,不然仙佛怎知道我內心所想的?身在外,心在內,怎能了解?就是從光顯露出這個人是懷著邪念還是正念,一看就曉得。所以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能說謊的!

聖人所獨,天命之性也」,誠與明,是同時達到這個境界時,就是聖人之所獨,聖人才做得到這點,即安而行之;所做的事情,因生而知之,像孔子修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這就是聖人之所獨,做什麼事情都不會犯了規矩,他就是有這種境界、有這種工夫。這個工夫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是天命之性,是上天所賦予我們本來的本能,然而為什麼我們無法展現這個本能?這就是我們現在落入後天要修的原因,六萬年來,重重疊疊;像太陽一樣,光線被烏雲遮蔽,無法顯露光輝出來,這點我們要了解。「自誠明,謂之性」,「誠」寫在前面,這就是指我們的本來面目;「自明誠,謂之教」,「明」寫在前面,就是說要修才能明。

王陽明說得很對:「心之德,本無不明也,故謂之明德。」本來就很光明,所以才會說明德。不然為何說是「明明德」?即是明白本來光明的本性。有時候人會被蒙蔽,但並不是大家都會一輩子被蒙蔽,我們現在是半聖半凡,可能來道場時,大家都是聖人,然而回到家裡時,大家就都變成凡夫了,是不是這樣?因為環境使然,這個地方大家都有修道;為何說要常常開班,原因在此,讓我們做聖人的時間較長、做凡夫的時間較短,慢慢地,人就會往聖人的道路去走。

這是什麼原因?我們不要那麼理想化,我們不可能生而知之,連學而知之的資格都沒有,而是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修道也是有一些勉強的,修道想要獨善其身、自己修,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一定要有道伴,就如以前的佛祖,也要與萬物融合在一起;就是要有伴才修得成,這是人的習性,單獨自己要修是相當不簡單的一件事。

註:原文出自《道脈圖解》。無為以修內,有為以修外。修內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自誠明也。下德者須先修命,而後修性,自明而誠也。自誠明謂之性,為上德者而說;自明誠謂之教,為下德者而言。今立內圓外方之圖,以明上德者修內以制外,先圓而後方;下德者修外以安內,先方而後圓。雖是如此說,下德者亦必以內圓為本,但不過著重處在外方耳。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