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之24 ㊦


中庸講記之24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之24 ㊤中庸講記之24 ㊥

本章,子思承上章自誠明之事,以明天道也。夫人之生也,予之氣以成形,賦之理以成性。是性也,因凡人受氣拘物蔽,不能擴充以至於不盡之憾事也。唯聖人氣清而欲不能蔽,質粹而欲不能累,直充至極之處,為天下莫能復加,自然能盡性矣。蓋性非我一人之性,實與人物共得之於天也。既能盡其性,則以己之性,而體人之性,而心無不通,以治己性者治人之性,而願無不遂,各復其本然之性,而返其本,即盡人之性矣。由人之性以及物之性,所稟雖異,而其性亦實無不同也。與能通於人者,則馴導之,不通於人者則善處之,使各遂其生之自然,而能盡物之性矣。然天能賦人物之性,而不能使人物各盡其性,於天之所欲為而不能為者代為之,輔助天地之不足,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矣。天在上昭其高明,地在下昭其博厚,至誠在中昭其和光,是天之道也。

本章,子思承上章自誠明之事,以明天道也」,本章在講上章的自誠明的事情,是在講天道;下一章講人道。

「夫人之生也,予之氣以成形」,予是給予。人雖是父母所生,但卻是上天賦予我們這個形體,每個人出生都一樣,五官俱全,連一隻小麻雀都五臟俱全,一樣不缺。天地間萬物的形,都是一氣造成的。看《聖經》的創世紀就知道,人是由土造的,從鼻孔吹一口氣進去,七天就可完成一個人,這就是氣以成形。

賦之理以成性」,只有外形沒用,比如一個燈泡,也須有電源才能作用,現在稱為金線,有接電源,本性才會發亮。「是性也,因凡人受氣拘物蔽」,本性下來受後天氣稟的蒙蔽。

不能擴充以至於不盡之憾事也」,本性受後天的氣稟干擾、蒙蔽,所以無法發揮擴充到至誠的境界,這是最遺憾的事情。

唯聖人氣清而欲不能蔽」,唯有聖人氣清而不被欲所蒙蔽。

質粹而欲不能累」,聖人的質太純,就無雜質,而不受拖累;我們現在就是受利欲、名利所拖累,所以本性被蒙蔽。

直充至極之處」,所以聖人能直達至誠的境界。

為天下莫能復加」,天下所有的,盡其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反正所有的無法再增加,這是至誠之道。

自然能盡性矣」,盡性是要達到聖人的境界。

蓋性非我一人之性」,談到這個性,每個人都是一 母之子、一師之徒,都是上天 無生老母所生給我們的,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而已。

實與人物共得之於天也」,人性、物性,所有萬物的性,都是來自於上天。

既能盡其性,則以己之性,而體人之性,而心無不通」,盡我們自己的性以誠,為什麼聖人能度得了我們,因為他知道我們與他的性一樣,同樣的東西、思想、構造,自然而然心無不通,他與我們會通。看看天花板上的每個燈泡都會亮,是什麼原因?因為同樣的構造,電源一開就全都亮了,那電風扇又是另一個形體了;所有的形體,電一來,所有的電氣品都能運作,這就是「心無不通」。

以治己性者治人之性」,我們有時度人度不成,就會怪很多事情,但最主要須檢討自己的誠不夠,我們若以至誠之心,誠能感動人。有時會想,這是累世修來,其實這世修還不遲;有很多不懂道理的人,他們現在來修,像老歐巴桑們都無二心,很會度人,她們也不會什麼度人的方法,不像我們還有第一步、第二步的做法,她們是一步就成功了。我們沒幾人很會度人,有時會想學她們,但我們怎麼學都學不會;為什麼我們學不會?因為我們只想學會她們的方法,其實她們沒什麼方法,只要誠心就夠了,度不度得成,隨他,就是這個誠,一定會感動人。人會有什麼令人感動的?人的真心,不為了什麼而付出,確實是一片真心;佛祖為什麼會令人感動?我們又不是祂的親戚,只因祂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心,令人感動。

而願無不遂」,人有善愿,天必從之,每一樣都能夠達成。

各復其本然之性,而返其本,即盡人之性矣」,以先天仁義禮智之性,而返其本,即盡人之性。返其本很重要,老前人講度人成全,要有一個愿,就是大家都能攜手同歸;度人主要能度人回天,返本還原,抱此菩薩心腸,返其本,即盡人之性。

由人之性以及物之性,所稟雖異,而其性亦實無不同也」,人的稟性都不一樣,古早老前輩講:「人的毛病好改,但稟性難除,沒有修行絕對改變不了,若有修道就能改變。」為什麼?因為本性的來源都一樣,只是受後天氣稟所敗。

與能通於人者,則馴導之」,人性、物性能講得通的時候,就要予以引導。「不通於人者則善處之」,講不通要如何善處之?修道要度人成全是與萬物一樣的,我們了解個人的稟性不同、頻率不同,所以常常講話不通的很多。在很多度人成全經驗中,有時向對方講了很多道理,但對方都聽不進去,但別人跟他講一句,就被度去了,是不是有這樣的人?為什麼會這樣?這就要了解不通則善處之的道理,這個講不通就再換人來講,以一個團隊來做成全度人的工作。有時我們會認為這是與人結緣深淺的關係,這是另一種說法,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誠,這是很難做到的工作。

使各遂其生之自然,而能盡物之性矣」,袁前人時常講,修道度人成全是要用方法,而不是用勉強的;勉強度來的,往往不太好,我們一定要用真誠的心,誠一定要發出來,這是很重要的,所以講盡物之性。

然天能賦人物之性,而不能使人物各盡其性」,大家都是一 之子,所有的本性都是上天所賦予的天命之性,這是絕對不會錯的;上天若能幫我們加智慧,我們就能做得較輕鬆,但是上天為何不幫助我們?有學過工夫的人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後學以前在做學徒時,曾學過刨床的工夫,剛開始師父不讓後學直接使用機器,只能徒手在砧板上打鐵,打得歪七扭八不成型,師父看了,經常打後學的頭;做到一個階段,師父開始覺得滿意了,才叫後學拿去用機器做,否則可能沒機會碰機器。為什麼要這樣?假如一開始就讓後學輕鬆操作機器,後學到現在一點工夫也學不了。

這手作的工夫,以前八二三炮戰剛結束時,後學在金門當兵打石頭(鑿石頭),每人一隻鑿子、一隻鎚子,負責打碎五個鋼盔量的石頭,後學覺得輕鬆輕鬆,因為在家裡就常做這種事,但對都市來的孩子來說,不懂打法,打得滿手都流血;後學駕輕就熟,一下子就打好交出去,組長叫後學不要做那麼快,否則又會被叫再接著做,結果反而令後學煩惱,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做得較慢。這是先苦而後甘,以前有經過磨練,現在做起來就會很輕鬆,上天也是要這樣磨練我們,這就是各盡其性。

於天之所欲為而不能為者代為之」,上天也有沒辦法做的工作,例如種田,天沒辦法做、地也沒辦法做,只有人才有辦法做。而為何上天不讓它自然生長,使我們直接能收成?還要經過播種,播種後還會長出稗草,必須要將稗草除掉,否則所有的營養都被稗草吸收;沒有稗草,稻子才能生長得比較快。接著是除草,除草很艱苦,六月大熱天時,腳跪在田裡都被燙得起水泡。我們須了解上天為什麼要讓人燙腳?因為這樣才能分出勤勞與懶惰的人,懶惰的人只好餓肚子,勤勞的人就能豐收。是不是這樣?當我們在做困難的事情時,會怨天尤人,其實是上天要讓我們豐收,大家要了解這個道理,這也是在講盡其性。天之所欲為而不能為者,我們要代為之,就是要做這些工作,大家不要怕艱苦,這樣才能盡性。

輔助天地之不足,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矣」,天地無法做的工作,我們要去完成,這就是贊天地化育的功能。

天在上昭其高明,地在下昭其博厚,至誠在中昭其和光,是天之道也」,昭是明顯讓人看得出來。天高又光明,地博大又厚,人在中,能昭其和光,能與天地和其光,集二者之優點,這是天之道也,是上天對人無上的恩賜。這個道理讓我們了解,盡性就是要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之後贊天地之化育,才能成為天地人三才一貫之道也。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