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賞讀
◎ 賴志文
我的世界你不懂
「怎麼又遲到!」、「怎麼沒來上課?」通常,被詢問者感受到的是:「被責問」多於「被關愛」;當然,也有相反者。我們對外界事物的立即反應或解讀,取決於我們當下的「心理認知模式」:過去的經驗、習性與當下的情緒狀況等等都是影響因子。
當不清楚對方的全然狀況時,我們被「過去的處理模式」捆綁而做出對應;即使,我們自以為十分暸解對方的狀況,我們仍然受限於自己的能力,因為我們仍然有很強烈的「我執」、「我慢」沒有放下。
當修道之路走對了,我們堅硬的心將愈來愈柔軟;當我們的心愈來愈有彈性,待人處事將更顯圓滿周全,即如六祖所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六祖壇經》
迷惑的解藥
不管在什麼地方看演出,很少人會認為戲劇不是虛構的,因為「清醒」;而在面對日常生活情境時,我們卻經常慣行執取而糾纏其中,因為「迷惑」。我們迷惑什麼?擔心車子被刮傷;出遠門掛念屋頂漏水;我們期望家人無病無痛、壽命滿百;我們期望所買的股票大漲、威力彩能命中頭獎。
車子、房子、健康、壽命與財富等等都會變化,無一不是泡影,不可能真實擁有,我們卻期望夢幻成真,然而期望擁有,必然恐懼失去。「虛妄」與「真實」相因而立,不是捨棄或摧毀虛妄而留下真實。以漢典故杯弓蛇影為背景,試擬一偈:
杯弓蛇影惑杜宣 妄執一法驚出病
了知杯中無一物 非蛇非酒亂心田
了知杯中無一物 非蛇非酒亂心田
杜宣並沒有殺死那條蛇,即得以解脫自在,因為那條蛇原本就不存在。並不是要我們丟棄車子、房子等任何財物,才能換取無牽絆的快樂,而是要了知他們皆是虛幻無常。放下期望與恐懼就是清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