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青年道務與時代脈動


青年道務與時代脈動

◎江永德點傳師講述

感謝 天恩師德!後學奉命報告「青年道務與時代脈動」,期盼透過這個探討,日後對於基礎忠恕青年道務有所助益。如同在點傳師法會當中後學曾經報告「道務推動要從三個面向」來努力前進:第一個是要有正確的修辦觀念;第二個要能夠強化道務的領導系統,分工合作;第三個要能夠掌握時代的脈動,了解時代的變遷。有正確的修辦理念,使整個領導體系能夠從上而下,大家進一步分工合作,完成所有道務的推動。今天要談的是第三個面向:掌握時代脈動,了解時代變遷。

後學想從在教育界服務30年的經歷,做一個出發點來報告與分享。後學在30年的教學當中,前面15年的時光可以說是沉浸在「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的喜悅中,很是快樂!身為老師,在你認真備課與教導時,班上前段學生能理解吸收,後段學生也能拼命認真地學習追趕,這段歲月裡可以說是充分享受到教學的成就與滿足。但是自教改列車從民國77年(1988)開始啟動,約莫10年後,大概在民國86、87年(1997、98),後學就接到教改列車啟動後第一批青年學子;當時也伴隨著許多急遽變化的時代因緣(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課程取消、網路與個人通訊的發展等),許多事都產生變化,教改也是因素之一;在這樣的因緣當中,舉凡是少子化、手機出現、學生被教育得越來越自我,亦或是一些現象皆伴隨而生。談到少子化,我們看到三年級生、四年級生、五年級生(分別指1940、1950、1960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是在戰後出生、增「產」報國的年代,當時每年新生兒大概都在4、50萬以上,但到這兩年人口出生數字已降到差不多只有16萬,甚至繼續再往下探。少子化的現象,不是台灣獨有的,很多已開發國家、先進國家都有類似現象。

一、關於「少子化」,有一個我們必須要去注意的現象:以前孩子生得多,一對父母可能生一打小孩,這麼多小孩沒有辦法一個一個去照顧,會類似放山雞似的放養小孩,如此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自己要去摸索、成長。但是少子化之後,因為生得少,所以父母疼得要命,同時家庭中所有的長輩: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阿姨叔叔伯伯,都以一種focus(聚焦)的方式,把焦點聚集在這個小孩子身上。從長輩來講,生得少當然是關心他呀!但是對於小孩子、青年學子而言,這種關懷、關心便成為一種壓力。

二、手機的出現,變成現在另一種讓人沉淪的「毒」。現在人手一機,沒手機,基本上像是出不了門的感覺。手機讓人們在生活中查找資訊變得容易,也提供各方面應用的便利性,這是從有利的這一部分來看;但是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害處伴隨而生,或許這因人而異,端看使用者。因此如何去善用它呢?在浩瀚的網路資訊當中,沒有用的網站也不少,某些充斥暴力、色情,甚至成為詐騙運用的工具等各方面也是有的。端看使用的人是不是能夠以有用、健康的心態來善用。

後學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手機出現之後,也產生了親子之間結構的變化;以前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都需要依靠長輩教導與經驗傳承,比如說:我現在出門要去哪裡,要請問長輩來取得相關訊息。以前我沒有錢,就沒辦法到處亂走,現在有了手機+網路之後,四通八達;甚至透過交友網,可以從手機交到朋友。手機造就許多便利,可是我們也看到了負面的使用:假裝你的朋友來借錢、佯稱你的小孩遭綁架、色情網站等等,好像非常的多,造成一些讓人不安的現象。現在手機應用的多元也讓年輕人不需要再依賴長輩,出門做什麼事都不要問你,因為不再需要了。它能夠形成一種「自我的生活圈」,因此也造成親子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三、現實狀況的分析。在教改之後,學生慢慢地被教育得越來越看重效率、愈來愈自我;我們以前被教育的是「學到用時方恨少」,而到這一代的年輕人,他們的想法不是這樣子,學那麼多用不到,所以只想學他們想學的,這有一點類似偏食的概念。以前我們是什麼都吃,營養才能夠均衡;現在是挑他喜歡吃的,如此伴隨的現象是,他們越來越重視剛剛提到的「交友互聯」,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會使用很多種社群軟體,舉例來講:臉書(FB),各位領導點傳師、點傳師、道務助理等,很多人也都很喜歡使用臉書,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不過大家不曉得有沒有注意到,這幾年來已經由臉書慢慢地轉移平臺到Instagram(IG),當然臉書還是有人使用,因為它的功能是比較繁複的,而IG的呈現是比較簡便的。IG跟FB其實是同一家公司的,其中有一點小小差別,那就是年輕人在IG發布他們的生活動態、近況等,很多長輩就看不到了。我講的長輩當然包含了我們這個年齡層,因為我們大部分只使用FB,年輕人在IG發表後,可以少很多長輩的關注。

除此之外,再講到卡奴的狀況,類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觀念,當然這不代表全部,但卻是在這個年代一些人會有的思維。還有代溝問題,以前我們講代溝,一代30年;那如果再少一點的話,就是10年有一個代溝;可是今天的代溝是,三年級跟二年級就有代溝、二年級跟一年級就有代溝了,因為這個時代轉動得太快、變化得太快。

我們點傳師、道務助理中有很多是在教育界服務的,相信大家也感受到青年人的「同儕」間是需要彼此認同的想法。我們要認知這一點,才是能夠契入到青年人內心世界當中的不二法門;如果沒有辦法契入到他內心世界,他跟你之間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分享與交流。我們都知道發展青年道務的重要,道場有青年的出現就希望無限,所以一貫道各道場,乃至於基礎忠恕道場各單位,都藉由辦理各種活動,期盼帶動青年,並能夠進一步一同參與這平台。

藉用這個平台,我們也要傳承一開始所說的三點:正確的修辦觀念、強化道務領導系統並分工合作、掌握時代脈動與了解時代變遷;然而更重要的是能夠跟年輕人融入打成一片。所以我們辦理生活營、道學營、讀經會考、培育班務、親子讀經、服務隊,甚至於辦一些社團活動,乃至於青年大會師等平台,都是希望藉著這些活動帶動大家、讓青年能參與。甚至於類似瑞周天惠等單位每年的新春團拜,藉由獻花、果、燈,和祈福疏文等祈福儀式,都是希望能夠創造一些參與的平台,讓年輕人有跟我們接近的機會;在這些接近的機會當中,我們就有辦法做一些分享跟傳承。

我們在討論青年道務時,對於青年的關注跟了解是十分重要的,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也很期盼被了解;當他覺得他不被了解的時候,他就不願意進一步來跟我們交流與分享。後學再列出四個現在年輕人的面向,其實不只這四個,不過這四個面向基本上可以視為一些典型。

「工作忙碌」。根據調查,去年台灣青年平均的工作時間一天要達到10個小時;達到10個小時是什麼概念呢?從早上9點開始,可能你一上班,就上到了晚上8、9點,10個小時是一個基本的,超越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即使多做了一些時數,但是不見得能夠領到更多加班費。

「追求速成」。在這個數位時代當中,年輕人喜歡更快速、更聰明、更方便的,以及能夠很快看到成效的事物。舉凡沒有辦法符合快速的、數位時代需求的,基本上,在他們來講是不值一視啦!連看都不用看,所以他們善用APP、善用一些軟體來做事,這些是目前年輕人追求速效、成功的一個手段、一個方法。

「家庭支柱」。青年人面對家庭的狀況,在少子化之後的大環境裡,年輕人要面對所有家族中的長輩,即剛剛後學提到的被focus關注。就像是舞臺當中的燈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長輩或許是關心,但是從他本身感受到的卻覺得壓力非常大、怎麼這麼多人都在關心我。曾經有幾位學生跟媽媽拿了幾萬塊去補習班,結果呢?媽媽爸爸、叔叔阿姨一天到晚在問:「你學得怎麼樣?」從長輩的角度看起來叫做關心,對年輕人本身而言叫做壓力;所以他們處在一個非常時期裡,生活壓力不容小覷。尤有甚者是在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也要很認真地關心在未來經濟變化當中,對於年輕人的影響,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

「目標導向」。青年人參與事務,很希望知道:為什麼去做這件事?長輩你要我做的這個事情,是為什麼?你要我做些什麼?我做了之後「我的貢獻」會在哪裡?這件事情「它的價值」我認不認同?對當前的年輕人而言,他有一種強烈地被了解的需要,這一點也是我們應該要關注的。如果我們辦一些活動,沒有辦法清楚告訴他:為什麼要去做?要做什麼?將來的貢獻會在哪裡?這件事情的價值為何?跟年輕人目前的價值觀能不能結合?如果沒辦法明瞭這些,他投入的意願其實是相對不高的。

成全青年人有幾個重點,後學認為:第一個需「以其利來引導」,將他心中所認為的「利(重要的價值觀)」,與活動或事情的精神相互契入,就是跟「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觀念是一樣的,當然能夠用這種方式來引導他、來讓他認同。

第二個再加上我們「真誠的關心」。前面提到:因為我們瞭解他,所以能夠小心翼翼地去跟他互動。這點蠻重要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時候「食緊挵破碗(台語,比喻欲速則不達)」,這樣的案例非常非常多,所以後學覺得要付出我們很真誠的關心。各單位對青年道務都很重視,培育了很多青年才俊,但是有一點後學想提出報告:就是各單位現在發心的年輕人,在聖凡兼修當中他們都很累,在愿力下他們當然還是會繼續做;而我們除了用各種方法不斷努力地鼓勵他們,同時也須思考如何成全帶動,讓更多的人能夠發心,不至於讓擔子都落在幾個重要的年輕人身上。

針對「推動合適的青年道務」,後學再提出四個重點:

一、重質不重量。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最適合的內容,重點不是次數的多寡,而是每一次的感受。

二、成長看得見。課程或活動之後,要輔以定期、不定期的引導,讓道場的青年能夠看見自己的改變與成就,例如:設計一些問題跟他互動,讓他能夠反觀自照、自己覺察,如此會增強他對道場融入的動力。

三、「以家庭為單位」的角度思維。我們在設計活動或課程當中,盡量都要考慮到少子化之後全家共同的時間,因為道場尤其強調全家同修。

四、充足的溝通。在道務的邀請或安排時都要講清楚,讓年輕人能夠看見價值、能夠認同目標。

期望能透過各個面向的了解和努力,最終達到「青年開創道務,道務開創青年」的目的。以上是後學個人初淺的認識跟報告,感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