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問題討論 ㊦
◎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提供
(接上期)相關連結: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問題討論 ㊤
※周錫妙
人的問題 (前提:對「道」具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一、在道場一個樣,道場外是另一個樣:
【原因】
【建議】
- 修道不離世間覺。道場多增設與生活相關的課程或讀書會,讓道親有多面向的學習,也創造讓有緣眾生親近道場的機緣。例:養生經絡、投資理財、管理知識、說話課、心理學……。
- 除了忠恕學院固定每週課程外,建議地方班每週安排凝聚共識的聚會,類似基督教的週日主日學。查經(例:《晨鐘》、《性理釋疑選讀小註》)、原典道義開釋、閒話家常、終身學習進修課程……。
- 設置「終身學習資料中心」網站,隨時提供上述各類連結,供道親主動學習。
二、道務需要人力時,叫不動:
【原因】
- 沒信心承擔。
- 承擔後,就會有做不完的道務,難推卻。
- 不喜歡某些單位或道親。
- 不擅長或不喜歡諸類事務。
【建議】
- 跟著有經驗的前賢一起做,觀摩學習快。
- 落實人事檔案,做好專長、興趣分類,將通才和專才做適當安排。
- 互相給予真誠的「感恩」,讓參與者有舞台的「存在感」,就算只是個跑龍套的小角色也會甘之如飴。
- 能更有容錯的寬廣心態,讓道親有機會學習並實作,一切都會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三、身兼數職,分身乏術是常態:
【原因】
- 道場欠缺主動培育人才專長的課程與實習機會。
- 道務處理,通常都是靠原本的經驗或觀摩自學。
- 主事者身邊沒有可以傳承的對象。
- 要求完美,難以授權分工(點傳師也可能有這問題)。
【建議】
- 開設人才培育班程。例:英文會話、藝術類設計、策畫主持、檔案管理……。
- 常態性功能分組,類似忠恕學院各班職責安排。由組長帶組員學習,活動時各組各司其職。例:策畫統籌組、廣告設計組、活動設計組、資料管理組、講員課程組……。
- 若有道務活動時,由上述之小組策畫、忠恕學院班員協助運作,學員可以學習,各組可以吸收適宜的人才加入。
- 能更有容錯的寬廣心態,讓道親有機會學習並實作,一切都會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 落實輪休制度,經由適度的緩衝來醞釀更大的能量。
四、道親之間,名義為親,但心態仍是保持距離:
【原因】
- 現代人防禦心,不想過於親近。
- 相處時間、空間都不足,難親密。
- 彼此關係的建立若只是基於奉獻道務,難深入。
- 個性使然,不喜常被干擾。
【建議】
- 以平常心來做:多聯絡關懷、多談心紓壓、多交流有無、多分享經驗、多安排共遊……。
- 「成全」也需要學習,因為每人的特質專長不同,若能安排系統化的學習有助於事半功倍。
※張志誠
問題中談論到道親可能存在著「內外不一」或是「知行無法如一」的狀況,此處仍然著眼於實行面,缺乏該如何處世的作為,也就是說,聽到的與想要做的不一樣。道理常常說要「家和萬事興」,但是回到家卻無法對家人和顏悅色,也無法平心靜氣說話;或是回到鄰里時無法與鄰居和睦共處。這依然是教育的問題,也就是如同小時候課本提到的「生活與倫理」,教條大家都知道,但是不一定做得到。該如何做到或是讓道親知道「做到有不一樣的效果」,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執行面:實地訪查、找出改善目標、擬定執行方法與情境學習。後學認為,必須從個別輔導做起,但是這又相當花費輔導人力。依目前道場的體制及人力,的確是很難徹底執行,依然只能從道德面來要求。畢竟道場教育只能提供心靈面,要切實落實至個別的家庭內,還是要靠個人的自覺。
※其他心得分享摘要
- 道場上聽到的道理要能實踐在生活上,才會有感受,產生正向循環,而不是依然故我,無法跳脫輪迴,雖有福報,卻可惜了遇上大道普傳的因緣。
- 凡事只求表象,反而成為一種陋習;不向內求,無法反求諸己。
- 道場上講經典,闡述性理心法要旨的課程,比早期少很多,課題多為枝末,易接引眾生,但根本則不穩固,無法讓人堅定地老實修行,以身示道。
- 鼓勵大家要多體諒他人,當聽到別人抱怨時,當個令人安心的傾聽者,適時地引導,而非主動地規勸,或許對方只是需要暫時發洩的出口,而非真的不明理。
- 凡事若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事事以平常心應對,再難的事情,多能順利圓滿。
- 知行合一的重要。時時檢討自己,是否能合乎道。
- 重新找回初衷,明白為何而來。若做此想,可減低壓力,歡心甘願。
- 現在的時機,人們的知識、生活水平皆提升,課程上若能稍做改變,多給大家機會分享互動,彼此多交流,或許大家吸收的會比全程坐著聽講的效果好。
- 上了年紀,身體功能活動不如以往,這個時候更需要道親的耐心關懷,成全人生的下半場,也成就自己的修行。
- 常常要提醒自己「三不離」。每日懺悔自身言行,才能把道落實在生活上。
- 脾氣毛病難改,又沒能真正聽懂道理,難以信愿行證。
- 道理聽久了,若無落實印證,會疲乏而二分了修道與生活,建議用多面向的方法提醒自己,如用象徵性的手環帶在手上,看見手環即提醒自己要落實。
- 道場的老化,也跟大家不像早期頻繁地家訪有關係;透過家訪,才能熟悉道親及其家人,進而成全道二代,才不致於只有老菩薩在修行。
- 針對此類道親,若課題多能呼應其生活,讓他們聽得懂,如明因緣果報,使其明瞭事事皆有因果,自悟自解,或能抒發內心,而對其遇到的環境改觀。
- 適時地轉移其抱怨的專注力,引導面向光明歡喜的人、事、物。
【討論題目】
如何用先天心做後天事?如何將先天事做到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鄭文益
先天心就是上天付予我們的本性本心,也就是佛心。身為修道之人,我們明白了眾生皆有佛性,對人接物就不可貢高輕慢、徧執不中;誠如六袓大師所示:「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六祖壇經‧般若品》不是先修道就一定能先成道,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學習的先進,所以只要本著自性,不管先天或後天的事,都要不徧不倚,事來則應,事去則淨,自然能達到三昧的境界。
※黃芳君
後學淺見,先練習用先天心做先天事,在道場上盡量學習讓自己可以在每個位置都能勝任;讓自己能隨時遞補所需的服務。跟學長都能互相學習與好好地搭配,期許每次的服務都能歡喜圓滿。透過不斷地練習,便可以慢慢接近「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了。
以先天心做先天事的工夫較純熟後,再慢慢練習用先天心做後天事。加上利益得失,人心為己是常事,資本主義符合人性亦如此,修道是逆著人性修持,如果對一般事務還是看不透,那就還是在沾染,就無法跳脫。唯有修煉再修煉,才能不動搖,最後成自然無礙。後學修道的路還很長,唯願自己能不斷前行,無所罣礙。
※張志誠
若欲達到「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則必須先了解《六祖壇經》內所云:「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六祖壇經‧付囑品》亦即達到「不住相」的工夫。我們在做先天事時,更應該抱持此種心態來做,才不會生憎恨心、分別心,不會多計較得失,也才能夠真正達到不住相,亦即不住於「凡間所有相」而使心有罣礙、心生困頓。
在道場上,亦是屬於人的世界,當然就會有許多凡間事要處理,也就是後天的事要處理。若是用後天心辦後天事,則易起嗔恨心、比較心,計較誰得益較多,或是產生為誰而做的利益比較。若是以公正無二的「先天心」來做後天事,則較能隨心自在,也較不會有所起伏,例如:若有件事交辦,自己能力所及,則抱持先天心來做此事,至於過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或是同儕責罵時,則較能處之泰然,只要問心無愧,所有波瀾與己無關。
【討論題目】
研讀〈付囑品〉的同時,我們身為父母或者為子女,如何囑付我們的親人好好在道場行功了愿?
※鄭文益
後學以為:因為每個人的稟賦不同,所以對於修道的機緣也不同,如果子女是有道緣者,最好的付囑就是「三不離」,而道場的學習正好符合這三要素。但若是道緣淺薄者,後學覺得身為父母者,如何讓子女「啟信」很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示道,不是只有口說道理,而是自身要老實行道,將道落實在生活中,自然周遭的人就能感受到道的好,進而願意親近道場來學習與付出。
※黃芳君
後學很幸運,後學的媽媽、哥哥、嫂嫂一家人、公公都是吃全素,後學同修也一起走道場,所以後學在修道路上都沒有受到阻礙過,有時聽其他學長分享他們修道路程上所受到的考驗,後學真心欽佩也心疼,更再次感恩自己的幸運。
所以後學也希望為自己的小孩提供一個沒有太多阻礙的修道路程,除了之前有機會就讓女兒參加澳洲遊學團,讓她們透過接近道場而能有所體悟。另外很重要的是自身要行道,身教永遠比言教更能深植人心。後學並不強迫女兒一定要在幾歲就進入道場,因為後學相信:先種下種子,因緣成熟,自然就會成就她們;有所感才比較長久,給她們好的方向,路還是要自己走。
※顏淑敏
感謝 天恩師德,後學在婚前就有機緣接觸道場、在道場上學習,結婚生子後,小孩也一直跟隨後學在道場上成長。後學深覺環境的重要,在道場中有仙佛的護庇,也有前賢們的提攜、教導、成全;後學常與孩子們分享在道場上的所見所聞,後學相信,只要不離道場,他們就能一直存有正知正見,也能自然而然地行功了愿。隨著小孩課業的增加、交友圈的擴展……,後學僅叮囑他們:「要做到道場上的三不離;受到道場中很多的照顧,也要感恩並回饋給更多的人。」
※張志誠
該如何付囑子孫或家人修道與行功了愿?後學覺得必須時時在生活中不經意地透露上天的慈悲,與自己何其有幸能受此上天恩惠,同時要行機會教育─―落實生活教育、道場參班教育、生命教育,使周遭家人真正體會到「道真、理真、天命真」的珍貴,並且將「道之精神」視為傳家祖宗牌位般,傳予下一代或家人,使之不斷,才能夠綿延永續於萬代子孫。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