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中庸講記㉛

中庸講記㉛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㉚

第二十五章之三: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讀懂經句

❶自:是由也。

❷成己:成就一己,便是盡其性而形、著、明也。

成己,就是要顯露自己,要盡其性。

❸成物:物者人物也。成己自能成物,便是盡人物之性而動、變、化也。可知即在成己內事,自然及物,而道之行於彼以達養性之全功也。

物就是人物,人物就是人與東西,成就別人與成就萬物的意思。

「成己自能成物,便是盡人物之性而動、變、化也」,我們若能成己,即《中庸》所云:「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若能成就自己,就能成就別人,這是同理的;以成就自己的誠,去成就別人,以此教導、傳承給別人,別人一樣能夠成就。這便是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亦即動、變、化。

「可知即在成己內事,自然及物,而道之行於彼以達養性之全功也」,要成己所做的事情,自然能影響到物;而道不只是自行的,也能使別人與物一起來行,這就是養性之全功。所謂存心養性,不是只有自己養性就好,全功是包含度人成全。度人成全講起來是成全別人,但細想道理,在度人成全的過程中,回來自己捫心自問,是成全到自己,度人是修己的工夫。

大家應該能體會到這點,因為要度一個人,以現世報來講,上天絕對不虧待人;要度一個人,我們自己在品德或各方面都會慢慢提升,怎麼提升?因為多一個人監視我們,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大學》,多二目、多十指,監視的人愈多,我們愈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是不是會這樣?我們看到所度的那個人,自己會不會謹慎?人本來就是需要有人監視,才能慢慢提升,習慣就變自然;多度一個人,就多一個人監視我們的品德,對我們來講是好處還是壞處?對我們是好處。人就是沒人監視才會放肆,有人監視就不會放肆,這點我們要去體會,這就是「全功」。

❹仁者:成己而無一絲毫之私累,即所謂仁也。

有仁德的人都是為別人著想,很少去想到自己。天下的父母總是為了子女著想,而不會想到自己;同樣的,我們傳道的人也都是為了眾生。做自己的事都比較馬虎,即使先放著也沒關係,對別人的事情是分秒必爭。所以人若無私,其心是多麼寬闊,相信每位在道場修辦中,一定對此道理都能深深體會。

❺知者:成物而知明處當,使各得其所,即所謂知也。

「成物而知明處當」,智慧很重要,一個人會不會做事?能不能按部就班、臨危不亂?看他做事就知道。有的人若多一件事給他做,他心情會較好或較壞?事情已經很多了,又多了一件事,心情一定較壞。但誰知道他的心情壞?會看得出來嗎?其實別人看得出來,因為形象表露無遺。所以身為修道人要確實注意這點,修道是很艱苦的一條路,時時都要謹慎自己有哪裡出差錯;若出了差錯,不必緊張也不必煩惱,要反省、懺悔自己,以後不敢就好,逐漸修改,慢慢就會引導出一條正確的路,所以智慧很重要。

「使各得其所,即所謂知也」,每樣東西都按部就班,人要有智慧;老前人時常講:「修道要有德,辦道要有才智。」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無法辦道。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要有智慧才能感化人,仁與知都須有。接下來要講仁與知。

❻性之德:言此仁知皆吾性中之理,得之於天者也,即所謂德也。德非由外鑠,實由天賦性而發出,即所謂性之德也。

仁與知,都在我們自性中,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是與生俱來的,本來就有的,人人都有,這就是講德。德不是外來給予的,是由上天賦予的自性所發出來的,這就是本性發出的一種德行。

❼合外內之道:仁知固具於性,仁之朗然明覺者,即是智。智之渾然無私者,即是仁。仁智之名雖分而道不異。即所謂合外內為一之道也。言道者理也,性也。

仁與知,都是在自性中,有仁可以讓你的光亮展現出來,最主要裡面有隱藏智慧,這就是知;有才智的人,無私就是有仁;智裡面有仁,仁裡面有智。仁、智雖名不同,而道都是相同的。這個「道」字就是理,也可以講性,在天為理,在人為性。

◎靜以誠修己,外以功度人。(袁前人《中庸解》)

這個道理人人都能體會得出來。內修時以誠修自己,外以功度人。之前講到功是能率,功也是誠,以誠發出來度人。

❽時措之宜:措者施行也。既得於心,則見於事,隨時施行而無不當理也。

做就是措。心若想做,就能將事情做成功;心若不想做,怎麼想、怎麼計畫,都無法將事情實現。就是要去做,每一次所做所為的,無一是不合理的,都有依理而行,有合理就隨時去做。

袁前人解釋:「時措之宜為要爭取時間,畢竟想做時若沒去把握,那一下子機會就流失掉了。」好比要度一個人,有時會想明天再去度,結果明天那個人不知跑到哪裡,找都找不到,所以時間一定要把握。講到辦道,對方講:「好啦,再看個時間來拜拜。」

老一輩的前輩者會問:「什麼時候可以來?」對方講:「晚上可不可以?」「晚上可以。」

前輩者一定不敢講:「晚上要開班,沒空辦道。」因為萬一那個人跑掉了,那就很麻煩了!人真的很奇妙,有時五、六十年,七、八十年不走,但與我們講了一句話,明天就走掉了。天就會捉弄人、會考驗人,端看我們有沒有爭取辦道的時間。

◎定要爭取時間,於二六時中皆應處置得宜。(袁前人《中庸解》)

「二六時中皆應處置得宜」,就是每一時刻做每一樣事情,都要做得很得宜。所以講時之措也。

第三節 通章言誠、道、性、仁、智,名目雖有不同,其實盡為一誠所包括,此皆天之命我者也。夫若明仁者體之存,智者用之發,時當成己,則以仁措之於己,而智之體以立。時當成物,則以智措之於物,而仁之用以行。成己成物,無不至當而各得其宜也。此謂自明誠之事,人道也。

「通章言誠、道、性、仁、智,名目雖有不同,其實盡為一誠所包括,此皆天之命我者也」,通章在講誠、道、性、仁、智,每個名目雖不同,最主要都是講「誠」這一個字,所有都在講誠。誠是天命之性,是上天所給予我們的東西,即誠。

「夫若明仁者體之存,智者用之發,時當成己,則以仁措之於己,而智之體以立。時當成物,則以智措之於物,而仁之用以行」,我們今天要了解、明白什麼?「仁者體之存」,為何後學又引用這句道理,因為若寫體,就是在講仁;寫用,就是在講智。想要成己時,一定要將仁實現在我們內心裡面。要成仁,就要用智;用智,體才能立;體就是仁,仁以立,慈悲才能顯露。想要成物時,人的智慧就一定要放在東西裡面。仁要以智才能行,這是同樣的道理。這個道理大家要稍微思考一下,有個代換公式的用意在。

「成己成物,無不至當而各得其宜也。此謂自明誠之事,人道也」,成己成物,沒有一樣是放在不適當的地方,亦即每樣都能各得其宜、都能適合,面面俱到、面面完美,每個地方都考慮到相當周到,這就是智慧。這是在講「自明誠」。

「自誠明」講了很多,「自明誠」也講很多;一篇談「自誠明」,就接一篇談「自明誠」,這是人之道也,也是誠之者的工夫。但這篇最重要的就是「不誠,無物」,若沒有誠,什麼東西就都沒有了;我們的道行,度人成全的工夫,若沒有誠字,那些都是白做的。所以一定要有誠,才能始終如一。

《中庸》的道理講起來,確實都在講「道」,每一句都不離開「道」,道理是一體兩面,我們可能還要更用功,才能慢慢理解。這不是理論,是實際的理氣,讓我們去修、去體會,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度人成全工作,也都包括在這篇裡面。

「成己成物」,即道中所講的度人成全,讓我們了愿的一個機會,我們要更用功去體會、去實行。

(本章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