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 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 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鍾雲鶯

(接上期)相關連結: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合同、玄關、口訣是一貫道求道儀式所傳授「三寶」心法,乃「救性」的核心良方,其中最重要的乃是點傳師代表濟公活佛點開「玄關竅」,指點生死門戶,只要在玄關處守住心念,力行十條大愿,則一切的脾氣習性自然消解,隨之體悟生死,不因生而樂、不因死而懼,達成「修性」最終目標,返溯理天聖域,47郭明義就說:

玄關的修持就是能讓人心靜下來,篤定專一的去面對世間的一切因緣,所以只要心念轉變……隨之人生觀,行為準則都會改變,就像擦鏡子不如擦臉,只要把淹蓋佛性的污垢打掃乾淨,人生一切因緣、際遇都會隨著改變。……若能在玄關上細參,則可以看清生死的真相,不再被生死所羈絆,不畏懼生死,這才是最可貴的。……透過玄關修持,每個人都能對生命有一番徹底的了悟。尤其求過道的人,命終後都是往生理天,所以生與死並不是很嚴重的差別。48

「十條大愿」乃誠實面對自我生命中的有所肯定與否定,並貞定、厚實自我肯定,減褪生命中因累世業力自我否定,透過默守玄關的究竟工夫,以自覺的力量澄澈自我生命,藉著與天約,49體貼生命之源的 無生老母,生命不再被輪迴所轉、被生死所限,這是一貫道修道的終極真實,也是藉「修性」工夫而達「救性」之三期末劫的使命。

當然,我們也可以反問,吾人何以得知一貫道「修性」工夫可確實如其所言可以了斷生死、超越輪迴?在《一貫道疑問解答》之「效果也有證驗嗎?」即解答了眾人的疑惑:

眾生若能修一貫大道,積德感天,在生前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躲災避難之證驗,不勝枚舉,死後超生,得脫輪迴。不但靈性可以到壇說明,其遺留之色身,亦有證明可驗。按釋道兩家,長老師傅圓寂羽化之時,有坐化筋垂之象,足為功行圓滿之徵,然而千百中,乃不得一焉;又足證修之者眾,得之者寡也。吾道中凡經過點傳者,無論功德之高深微末,死後皆是面帶笑容,顏色如生,不走四門,50冬不挺屍,夏不腐臭,甚有多至數日不變,異香滿室者。除信道不篤,與反道敗德者,則不敢論定外,其餘則比比皆是,童叟同然。色身既有此表象,足可證其靈性已登善境,當無疑義矣!51

一貫道稱人之死亡為「歸空」,亦即回歸虛靈不昧的本體,也就是歸根與善終的意思。52而其證明即是死亡後身軟如棉,一貫道以此證明求道、修道可以超生了死的證明,如寶光崇正道場,為了應證修道者身軟如棉的普遍性,在出殯前的入殮封棺禮,都會由奉安官(點傳師擔任)為歸空者手抱合同,以證其返歸理天聖域。53由於歸空者已死亡多日,有些甚至長達數月,然封棺前亡者的雙手可以輕易的讓奉安官替其將合同抱上,並且身體柔軟無比,因此一貫道道親皆視此為返歸理天的證道象徵。

從「救性」信念,落實至度人「求道」、「修道」,以迄「超生了死」的目標,在這過程中,需誠實面對自我生命的種種的事件、困頓與挫折,透過身體修煉與守玄的工夫,逐步圓滿此一身心修煉,在生命的最後,以「身軟如棉」應證超生了死、了斷輪迴的真實性,完成其救人性命的末劫使命。

四、聖凡雙修──救性與救命之修行觀在當代的意義

由於一貫道以入世修行為主,故世俗生活之所需,皆是自給自足,因之,他們強調以凡養聖,以聖度凡,聖、凡不雜不離,藉事磨煉,培養二六時中不離道的修行觀。是以他們對於養活家庭與己身的百業,有其聖業與凡業的解釋,筆者整理了一貫道內部作品《復初淺言》對凡業與聖業的解釋,以作說明:54


凡業既是提供生活所需,故我們無法離開凡業而獨自生活;聖業則是透過己身的專長而投入自我超越與利益眾生的修行中,故聖凡二者,實可以相輔相成。惜因多數人沉迷凡業的私慾之中,導致輪迴不已!因此,如何調整聖業與凡業,讓凡業成全聖業、聖業成就凡業,成為一貫道修行觀可以符合現代社會的主因。

本文一再強調,不離人群的關懷是一貫道以儒為宗的修行信念,而救命與救性的修行觀,展現了入世修煉既內在又超越之本我的可能性與普遍性,亦即修道不但可以不斷人倫關係,還可以超脫生死的限制,這樣的修行方式,不但可圓滿人世間的責任,亦可以完整、提升生命的期待與自覺,這樣的修行方式,一貫道稱之為聖凡雙修,《一貫道疑問解答》即說:

吾人入道,純為修道;所以入道之後,須有修行之功夫。一貫道修行之功夫,為半聖半凡。一面修道,一面謀生。無論士農工商,均可不妨礙其本身職業。至於修道功夫,可分兩端:一為內功,即是修身成己,使「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求其放心的功夫;一為外功,即是勸善成人,普渡眾生,與人為善,拯災救世,量力而為的功夫。是以吾人入道之後,應作之事雖多,總其大概,不外內外兼修,聖凡雙顧之二端也。55

一面修道、一面謀生之半聖半凡的修行方式,使四民素其位而行,不妨礙社會百業的運作,維持人倫社會之基本功能。人之可貴,絕不是只求溫飽或縱情於物慾之流,故需在凡俗中修聖,在修聖中度凡,既救人命(外功), 亦救人性、修己性,內外兼顧、聖凡雙修。聖凡雙修的修行信念,可說是一貫道在近代傳播快速與弘揚海外的原因之一。

一貫道所談之聖凡雙修的修行觀,就提昇個人的生命境界與價值意義而言,適合社會各階層者,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讓自我生命保持光明朗澈,且無需放棄世間的家庭、職位與財富,由於有了神聖的信念,可以在己位上發揮正面的影響力,不因私心而沉淪,既可避免集體造業,更可使整體向上提升。故雖有財富卻不被物慾所惑,雖有能力卻不驕矜,雖有權力卻不為名利所絆,以神聖心處理凡間事,就地創造淨土。

半聖半凡的修行法,可說是最適合各個時代的修行法,最主要的信念在於不管身處何境,不論是生在遭受各種苦難與挫折的窮苦家庭,或是生在養尊處優的富貴人家,每一個人皆可以修道。這樣的信念,讓一般平民百姓或社會弱勢者,因「一 母之子,一師之徒」的信念,以及立基人之先天本性同源的教義思想,得以真實感受到人皆平等的對待,並都得到應有的尊重。由於一貫道道親相信今生之所受乃因前世之所為,因此,藉著在道場的學習、付出與奉獻,不但可以改變後天的習性,進而改變今生的命運,了脫輪迴不已的苦難;聖凡兼修的理念,可以讓富貴者成為富而好禮、富且智、仁、勇之福德兼具的修道人,並成為社會的典範。

聖凡兼修的修行觀,乃在悲憫之「救命」中,以各種慈善、文教、救濟行動,落實救人命、挽人心,改善社會風俗之信念。就慈善救助而言,透過己身力行的行動力,結合眾人之力,組織團隊,共同為需要救助者,及時提供生活所需,以救人之命,是以我們可以看到一貫道各道場所成立的慈善會不勝枚數,每年例行性捐助的金錢與物資,皆透過慈善組織,公開地運行,賑濟如社區孤、老照顧、冬令救濟、低收入戶救助、偏遠地區學童獎學金助學、偏遠學校改建等,緊急災難發生時更是全體動員,921大地震、南亞大海嘯、88水災、中國汶川大地震等,皆以救命為先;而在文教宣講救人心的行動上更是多元:讀經活動、孝親活動、素食護生、重陽敬老、受刑人座談等。這些慈善救助與文教宣講,皆以救人命、創造慈善社會為主。就一貫道的觀點而言,這些慈善救助與文教宣講,皆需藉由「凡業」的生產經營才得以持續,因此,藉凡業以修善德,乃一貫道提倡聖凡雙修的原因。

一貫道修行觀雖以超生了死作為終極目標,但其過程絕不是自了漢,或朝向虛空,而是從救命的信念中,厚實修性的底蘊,在真實的世間境況中,修煉明師一指的本心本性,因此,藉聖修凡,身心一如,內外一致,符合良知天理,不受物所迷、不被利所惑、不為名所牽、不因勢而墮,這些都是因修聖而有的清明心,因此,一貫道所談的修性,乃藉事而磨煉,而非空談,這也是其提倡聖凡雙修的原因。

我們可以觀察,一貫道以聖凡雙修的方式完成救命與救性的末劫使命,這樣的使命感來自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自我要求,而此一自我要求,實乃人類世界對於意義建構的三種需要,丁仁傑研究Poggi的權力論述,他解釋人在這個世界,其存在的被需要感,包含三個層面:

解釋世界概念體系的需要、社會規範的需要、社會需要在象徵性的層次上予以神聖化與強化,56我們可以藉此解釋一貫道之聖凡雙修的入世修行觀。

首先,就解釋世界概念體系的需要而言,丁仁傑認為,我們不能只藉由感官來理解這個世界,而需要將概念和意義的範疇加諸於在對外在世界的知覺上。因之,「一個社會裡,某些團體通常會試圖將一套整合性的概念或範疇加以周延化,將之提供給其他的部門,並且持續的去證明『這一套概念是對的』……而同樣的,提出了這一套概念體系的特別團體,也會在這個社會中取得其獨特的地位。」一貫道之「聖凡雙修」的入世修行觀強調,修行絕不是自了漢,也無法與世界隔絕,為了讓更多人進入一貫道修行,他們認為更應該接近人群,並在世間的凡業中呈現一貫道的尊貴與價值。一貫道以其「聖凡雙修」的入世修行觀,彰顯了本身救劫理念的當代實踐,而且他們認為,這一套概念既適合救人身命,也適合救己之性。故而在當代華人宗教團體中,「聖凡雙修」概念雖存在許多救世團體之中,然而清楚解釋其修行觀念,且強化其意義的,非一貫道莫屬。

其次,就社會規範的需要而論,丁氏指出,「規範」指的是一套關於人們應該如何相互互動的行為期望,它的存在能有效促進社會合作與整合。於是「社會中特定的團體,有可能去產生這樣的一套『相互期望』,並努力促成這一套『相互期望』在社會裡被執行,這有助於提升人們的相互信任,和提升社會的集體意識,進而在功能上有助於社會更順暢的運作。」以一貫道的入世修行性格,他們的自我期待是既凡且聖,亦即他們並不放棄世間應有的社會身分,因為各階層的社會身分可以發揮不同的力量,度化更多的眾生邁入修行的人生,因之,「聖凡雙修」是一貫道對道親們的相互期待。就他們的運作模式而言,白天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努力,下班時間與假期則參與道場的班次與社會公益服務,而「聖凡雙修」的模式,成為世界各地一貫道道親的修行信念,也因「聖」的內化,使他們在「凡」的表現備受肯定,體現一貫道道親所說的「聖凡如意」。

最後,丁仁傑所說的「社會需要在象徵性的層次上予以神聖化和強化」說明了「社會若需要感受到某種被強化的狀態,它被必須透過某種『非工具性形式』(non-instrumental)的包裝,……而這個包裝是藉由強烈的情感感動和模式性的活動等中的象徵性過程來體現。」一貫道一再強調其乃「真儒應運」,並且透過「聖凡雙修」而彰顯其入世修道的真實性。為了呈現其「真儒應運」,一貫道積極舉辦各類具有儒家標誌的活動,如讀經班、春秋祭祖、孝親活動、祭天儀禮、成年禮等活動,爭取成為民間社會之儒家代言人。而這些活動並不是由專業人士規劃,而是由一群「聖凡雙修」的道親們群策群力而成,故其所舉辦的活動是彈性的有機模式,非機械性的一成不變,更能夠被民間社會接受。因之,我們可以看到一貫道乃以舉辦與「儒家形象」相關的活動自我包裝,就現況而言,全球各地的華人儒家型活動,結束前只要播放「一貫道宗旨」與「禮運大同篇」歌曲,就一定是一貫道所主辦的活動,而且這些活動的參與者,皆是當地來自不同職業與階層的「聖凡雙修」者。

我們可以說,丁氏所言人類在這個社會上的三個面向的渴望,正是人類追求自我超越與提升之過程的需要。一貫道之聖凡雙修的理念與做法,主要在於人人相信人性本是光明、無染、良善、圓滿,故願意在「借假修真」的「救命」行動中,以及「返本溯源」之修道(修性與救性)信念中, 實踐人人皆可由凡修聖的理想,無形中此實踐也強化了所有參與者的信念,而在經驗與時間的積累中,形成一股不可取代的氛圍,並體現了每一個人解釋世界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正因滿足了人們對自我期待與神聖的要求,一貫道的道親,個個皆在聖凡雙修中體現自我,以具體行動宣示其修行理念。

五、結論

本文乃從一貫道之救命與救性的教義思想,以及聖凡雙修的修行觀,論述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就「救命」而言,一貫道乃在「借假修真」的理念上,安頓個人的生命與安頓身受災難者的生命,通過行功勸善、修己俟命;慈善救濟、安身立命;宣講教化、度人修命等外功而實現其理念。

超生了死乃一貫道的核心信念,一貫道宣稱只要求道就可以超越生死,不再換「身」輪迴。是以「求道」成為一貫道「救性」的基本門檻。求道之後,修持存天理、去人慾之放心工夫,誠心力行十條大愿與玄關修持之內功,如此最後必可達本還原,了脫生死。一貫道並以人死亡後,身體柔軟如棉象徵回返理天聖域。

「救命」與「救性」的理想,必需在聖凡雙修的修行觀中才得以實現, 亦即修行乃在日常生活中展現。聖凡雙修的修行觀,最重要乃宣揚「人人都可以修行」、「時時都可修行」、「處處都是修行地」的信念,並在此一信念中,透過身體力行,落實救劫之時代使命與挽救世道人心的社會責任,同時也彰顯一貫道積極入世的修行觀。

47.   道之宇宙論確定於十五代祖王覺一,他將宇宙之空間結構分成理天/氣天/象天,並依此分判修行層級。參鍾雲鶯,《王覺一生平及其《理數合解》理天之研究》。

48. 郭明義,《三寶心法與祖師禪》,頁 118-119。

49. 一貫道從求道之始,透過「立愿」進行與天之約,並於修道歷程中,因應每一修行階段的身分轉換,藉由「立愿」,向上天表明修道度人的決心。參鍾雲鶯,〈禮儀與實踐一貫道表愿文所呈現天人之約的意義〉,頁35-78。

50. 人之投胎輪迴於四生之說,一貫道明顯納入佛教之輪迴轉生之說。一貫道認為,未求道之人,死亡後靈魂將由七孔而出,若由百會穴出,屬胎生,投胎富貴人家;由肚臍出,屬胎生,投胎一般人家;由眼睛出,屬卵生,投胎飛禽鳥類;由耳朵出,屬胎生,投胎走獸類;由鼻孔出,屬化生,投胎昆蟲類;由嘴巴出,屬濕生,投胎水族類,唯有從玄關正門出,才可以返回理天聖域,不受輪迴所限,脫離流浪生死之苦。一貫道這樣的說法在東南亞區域傳道,頗為當地人所接受,如越南、柬埔寨。筆者西元2013年7月至柬埔寨考察時,發現一貫道在柬埔寨的堂,幾乎都擺設著四生六道輪迴轉生圖, 藉以教育當地人求道、修道的重要性。

51. 郭廷棟等,《一貫道疑問解答》,頁42-43。

52. 黃郁雯說:「一貫道親認為『歸空』就是善終。『歸空』是一貫道對逝世、死亡的特有名相稱語。『歸空』即是『歸根』,意旨回歸生命的根源本處;字義是復歸於空,原本即空之意。求道即是善終的保證:求道者以『明師一指點』的殊勝及彌勒的鴻慈大愿,而得以『一指超生』;且以自身生命的信力相印於祖師本懷、大道本然,終而能回歸至善的終極處。參黃郁雯,《臨終處境的信仰和希望―以一貫道道親臨終陪伴經驗為例》,頁4。

53. 參張佳梅,《宗教倫理秩序的整合關係—以寶光崇正奠禮為例》。

54. 下表為筆者整理自佚名,《復初淺言》,頁62-64。

55. 郭廷棟等,《一貫道疑問解答》,頁13-14。

56. 丁仁傑,《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頁 9。


引用書目

傳統文獻

《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十三經注疏本。

《易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十三經注疏本。

近人論著

《叮嚀心語》:http://fycdkm.org/chinese/CHINESE/101TEACHINGS/11-20.html,2013 年 11 月 19 日讀取。

《明德新民進修錄》,臺中:中興書局,1971。

「武進崇華堂慈善會會員證章」古董拍賣網址:http://web139.997788.com/pr/ detail_143_17402258.html;http://www.gucn.com/Service_CurioStall_Show.asp?

Id=7256176,2013 年 11 月 19 日讀取。 丁仁傑,《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9。 丁豐林,《易與一貫心法》,不著出版時地:作者自印本。 方思翰,《修身與化民:論明末清初功過格的儒學內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王見川、康豹、宗樹人,〈導言:救世團體研究的回顧〉,《民俗曲藝》,172,臺北,2011,頁 13-20。 王見川,〈明善書局與同善社──兼談《玄靈育皇經》的流傳〉,《媽祖與民間信仰:研究通訊(1)》,臺北:博揚文化,2012,頁 1-26史瑞戈(Greogry Scott),〈上海佛學書局有限公司:功德經濟、商業經濟、以 及上海與出版在近代中國宗教的地位〉,《「改變了中國宗教的 50 年」主 題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頁 117-218。

佚名,《復初淺言》,板橋市:正一善書出版社,2009。

吳亞魁,〈清末民國時期上海的宗教出版概觀:以佛道教為中心〉,《「改變了 中國宗教的 50 年」主題計劃成果發表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2013。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李玉柱,《認理歸真的重現與重建》,臺北:圓晟出版社,1994。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著,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天下文化,1994。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臺北:桂冠圖書 公司,1994。

張天然,《暫訂佛規》,上海:崇華堂,1939。 張佳梅,《宗教倫理秩序的整合關係──以寶光崇正奠禮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12。 郭廷棟等,《一貫道疑問解答》,三重市:大興圖書,不著年代。 郭明義,《一貫道的修持觀》,板橋市:正一善書出版社,1993。 郭明義,《三寶心法與祖師禪》,臺北:慈鼎出版社,1995。 黃郁雯,《臨終處境的信仰和希望──以一貫道道親臨終陪伴經驗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儒賓,《儒家的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19:1,臺北,2001,頁 103-136。

楊儒賓,〈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5:3,臺北,2005, 頁 33-70。

楊儒賓,〈主敬與主靜〉,《臺灣宗教研究》,9:1,臺北,2010,頁 1-27。 慕禹(林萬傳),《一貫道概要》,臺北縣: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 鍾雲鶯,《王覺一生平及其《理數合解》理天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

鍾雲鶯,〈試論《學庸淺言新註》對「格物致知」之詮解〉,《中華學苑》,53,臺北,1999,頁 210-217。 鍾雲鶯,〈論一貫道《學庸淺言新註》的經典詮釋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1(總第 5 期),臺北,2006,頁 163-187。 鍾雲鶯:〈「本」與「非本」:論一貫道解讀儒家經典的思考模式〉,《世界宗教學刊》,9,嘉義,2007,頁 113-151。 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教的吸收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鍾雲鶯,〈體制外一章:論臺灣一貫道之經典閱讀與實踐〉,收入謝登旺主編,《語言、社會與藝術》,桃園縣:元智大學,2011,頁 87-107。 鍾雲鶯,〈近代一貫道的發展及其影響〉,收入漢寶德、呂芳上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上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鍾雲鶯,〈修心、修煉、修道:清末民初民間儒教的修行觀〉,《世界宗教研究》,2011:1(總第 127 期),北京,2011。 鍾雲鶯,〈禮儀與實踐──一貫道表愿文所呈現天人之約的意義〉,《華人宗教研究》,1,臺北,2013,頁 35-78。 鍾雲鶯,〈儀式與認同:一貫道的求道儀式及其意義〉,《一貫道研究》,1:2,新北市,2013,頁 31-52。 韓志遠,〈晚清政府對民間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後一著教案為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編,《晚清國家與社會》,北 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韓志遠,〈王覺一與末後一著教探〉,《近代史研究》,2007:4,北京,2007, 頁 1-70。

Wang, Chien-chuan(王見川). “"Morality Book Publishing and Popular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Morality Book Publishers in Shanghai.” in Religion 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1800-2008, eds. Gregory Adam Scott and Philip Clart. Boston: De Gruyter, 2014.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