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2023瑞周天曉壇辦法會 ㊥

2023瑞周天曉壇辦法會 ㊥

◎ 王坤月

(接上期)相關連結:2023瑞周天曉壇辦法會 ㊤

誠者出自本心之良知良能,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人活在世間,必須修道、行功了愿,順天理而行;明理之後,自然發出誠心,擇乎中庸之道,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至誠不息。在日常生活中,「道」引導我們所當走的路徑,「道」包含萬事萬物;沒有誠心,就無法成就一切萬事萬物;修道人如果沒有誠心,本性會被物慾所蒙蔽,甚至導致始勤終懈。修道必先修身,修身必先修心,修心以「誠」為先;誠心敬意,必須堅守條規,誠敬篤實,始終不變,就可以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滅除一切諸疑惑,則任何疑難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修道必能步入坦途。

「誠」是真實發自內心深處的一念真心,也就是「赤子之心」,是天生自然的、是內斂的、是對天理的篤信,不經思考即合天理良心,不須勉強就合中庸之行。《中庸》云:「誠者自成也」,「誠」為本性之德,不假外求,它是我們的靈性、真實的本體,它本自具足、本無生滅,完全要靠自己去實踐、去開展,才能圓成。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萬事萬物的開始到完成,皆需這個「誠」來貫徹始終。誠的力量,雖然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無形無相,但它確實存在。歷史上熊渠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和「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兩個典故,可以說是「誠」的極致顯露,將「誠」的力量表露無遺。修道要讓自己心性提升、智慧增長,必須放下一切三心四相的執著,唯有篤行以誠、誠一不二,才能達到「至誠無息《中庸》,使本性光明磊落,才能與天地合德、與萬物同體,能洞察萬事萬物之至理、能效天法地,與天地契合在一起。

「勤」就是勤勞奮發而不懈怠,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勞動;勤奮是種子,生出希望的芽,長成高大的樹,做成航海的船,駛向成功的彼岸,所以,勤奮是事業成功的基石,也是修道成功的不二法門。

勤奮是一種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才智的火花常常在勤奮的磨石上迸發。一個人如果天資聰穎,勤奮更能發揮它的作用,有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果智力平庸,勤奮也可彌補其不足,亦即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修苦練是成正比例的。人生是一座可以採掘開拓的金礦,因為人們的勤奮程度不同,獲得的回報也不相同,懶惰者的世界是荒蕪沙漠,勤奮者才能到達夢寐以求的黃金海岸。勤奮有功,懶惰無藥醫;懶惰的人缺乏動機、毫無動力,讓自己成為百無一用之人,整天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好逸惡勞,終致一敗塗地、虛度一生。

「勤奮是成事之本,懶惰是敗事之因」、「人勤則達,家勤則發」,所以勤奮的人才能成功。胡適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如果希望收穫甜美的果實,首先就要努力耕耘播種,要除草、翻土、澆水、施肥,把栽種果實的土地由荒地變成沃土,最終才能大豐收。反之,守株待兔的農夫以為每天都會有兔子驚慌地跑來撞樹,能讓他得到意外之財,所以放棄耕種,最後餓死在樹旁,導致失敗、滅亡。可見「勤奮就是道路,安逸就是懸崖,怠惰就是墳墓」,所以想要成功,必須跳出舒適的環境;因為舒適的環境會讓一個人的雄心壯志消磨殆盡,讓成功變得遙不可及。

▲  效法老前人、前人輩弘道精神,積極地到世界各國開荒布道。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後漢書》,人的生命如同白駒過隙一樣短暫,如果不勤奮努力,怎會有收穫?又能拿什麼來證明生命的意義?所以必須勤奮不懈,成功的大門才會為我們開啟,我們才能成為命運的主宰者。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句至理名言:「成功是1%的天分和99%的勤奮。」成功的背後有著太多勤奮努力的汗水,才能造就輝煌的成績。「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做學問要有這種精神,而學道修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必須一點一滴、經年累月去成就道業,延續道脈。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我們個人的成長,都是從實踐中得來,勤奮的人有更強大的執行力,而且勤奮會理順自己的思維、會讓我們有靈感閃現,更有智慧的閃光,所以勤奮可以使人的心靈變得豐盈、精神變得飽滿、靈魂變得充實;若能孜孜不倦地勤奮付出,並且持之以恆,我們的成就必能不斷提升,人生也會越來越光明美好。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鐵杵可以磨成繡花針,繩鋸木斷、積沙成塔、滴水穿石,力道看似渺小,貴在「有恆」,就能「滴水匯成河,粒米積成籮」,修道一定要具備如此勤奮堅強的毅力,切不可半途而廢,導致功虧一簣。

《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因此我們修道進德,切不可妄自菲薄,要以「勤」為修道之原則,擇善堅持,力行於「勤」,貫徹「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精神,就能明瞭:「水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因為它的力量強大,而是由於日夜不停的滴墜。」以及《荀子‧勸學》所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道理,所以要精進努力地修道,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更加光彩燦爛。

「勤能補拙」是良訓,後天的努力比天分更加重要,勤奮可以彌補智能上的不足,讓一個平凡的人脫穎而出,獲得巨大的成就。「笨鳥先飛」,想要不落人後,就必須比別人先行動、比別人更勤奮。「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勤奮的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埋頭苦幹,克服任何艱難險阻,腳踏實地地邁步向前;反之,懶惰者整天妄想不勞而獲,結果卻大失所望。勤奮使人進步,懶惰使人落後,我們要用勤奮打敗懶惰,用堅強打敗脆弱。

修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最終會毫無成就。「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修道行道,真知始能真行;努力的過程中,付出必有所得。勤學苦練、行功了愿是「做著等而非坐著等」,更要「做中學,學中做」,抓住機會學習,增加經驗,就會進步神速。常言道:「能者多勞」,有能力的人願意付出、樂於奉獻,相對的「勞者也多能」,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把握契機,不斷自我磨練,則能力一定大增。「天道酬勤」,在修道的路途上,要做一個腦勤、眼勤、手勤、腳勤的修行者,才會成功。

「苦」就是「刻苦耐勞」,指一個人能夠堅持努力地工作,不怕千辛萬苦,會克服困難、持之以恆地完成自己的目標。「只要能吃苦,泥土變黃金」,但是有的人對於勞苦是極不容易忍耐得住的,怕吃苦、怕麻煩,會使人逃避問題、貪安好逸,遇事不負責任、因循苟且、得過且過,沒有理想與抱負,離成功越來越遠,他們的人生是失敗的。所以,如果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就要讓他吃苦受累耐勞,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不拔、剛毅不屈的個性。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堅強,譬如: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它的香味就愈濃烈、愈雋永持久。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垂手可得之事,成功的背後都有一份不尋常的付出;付出總有收穫,勞動必有成果,經過刻苦耐勞得到的成果,才能當之無愧。自然界賦予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資源是有限的、環境是現實的、競爭是激烈的、考驗是持續的,成功的路上佈滿了荊棘,無比地艱辛困苦,也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挫折;但是不可怨天尤人,更不可輕言放棄,要發揮刻苦耐勞的精神;摔倒之後,必須咬緊牙關,勇敢地站立起來,抖落沮喪,繼續奔跑,就可以再開拓新局、創造高峰。此時,回首前路,那些曾經受過的苦難和悲傷,已如過眼雲烟般化去,何足道哉!

▲  效法老前人、前人輩弘道精神,積極地到世界各國開荒布道。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一段話後人常引為座右銘,激勵無數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奮起,是對生命痛苦的認同,以及對艱苦奮鬥而獲致勝利的精神的弘揚,其中所憑藉與強調的正是刻苦耐勞的精神,非「刻苦耐勞」不為功;換言之,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就要抱定刻苦耐勞的決心和毅力,勿走捷徑、勿投機取巧,什麼苦都要吃、什麼勞都要耐,這才是最實在的,才能得償所願。人生是苦海,「難」與「苦」正是修道人的試金石,我們必須不畏難、不怕苦,坦然面對並承擔痛苦的事實,以刻苦耐勞的精神激發鬥志,作為獲得美滿喜悦人生的跳板。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總會遇到逆境和憂患,如能發揮刻苦耐勞的精神,奮發而起,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就能翻轉不如意的人生;如此,比起那些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磨難、沒有什麼特別體驗的人生要豐富的多,也有價值的多,由此可知:艱苦的環境、刻苦的精神,可以讓人生吐潤出珍珠般的精華。

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開始的苦,就不會有後來的甜。人生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如果不願意苦一陣子,那就必須要苦一輩子了,所以「不吃苦中苦,難有甜中甜」。吃苦的人永不吃虧,我們所吃的苦,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於我們。

「天無整日雨,人無一世苦」,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之下,只要心懷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保持刻苦耐勞的積極心態,就不會灰心喪志;所以,不要在乎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要看我們還擁有什麼,並且要珍惜它、善用它。人生充滿了希望,去做就對了,「皇天不負苦心人」、「有志者事竟成」,最終必有苦盡甘來的時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勤奮篇》、「梅花寒中開,學問苦中求」、「不經寒冬,不知春暖」,可見「苦」是人格的淬鍊場,能成就我們無懼的勇氣;是營養的加油站,吃苦就是在吃補;「苦」也是能量的補給站,長養我們堅毅的道念。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在學習方面不怕吃苦,就能轉苦為樂;在修道方面不怕吃苦,就能轉煩惱為法喜。所以,「苦」是修道的增上緣,用來鍛鍊我們的心志,我們要「歡喜做,甘願受」,以快樂的心、感恩的心來修辦道,刻苦耐勞、無怨無悔,就會愈挫愈勇。

「道在師傳修在己」,修道必須下一番苦功,才能修成正果,切勿「攑香綴拜(台語,意思是盲目跟隨他人行事)」。我們有幸進得了道門,要力爭上游、求知若渴;報名參加各種班程,要認真研讀、下足苦功、有始有終,始能通過考試,領取結業證書,對道義體悟更深,讓修道的成果更上一層樓。當面對無明愚痴、顛倒邪見升起時,要發揮刻苦耐勞的力量,以「苦」為勵,不畏磨難,無懼障礙,才能夠經得起重重的考驗,成就我們不凡的道業。

自古以來,「求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也就是「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貞觀政要》。修道為了避免造成入寶山而空手回,就必須堅定道心、鞏固道念、不忘初發心,把握「誠」、「勤」、「苦」的原則,將其精神內涵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自性根本下功夫,做一個名實相符的白陽修道士,用心擇取善道,就能達到「修道用心,辦道盡心」的目標,大家要用有限的生命辦理無限的道務,如此,就能完成「修人道以達天道」之使命。

接下來,蔡士良領導點傳師慈悲引用《論語‧子罕篇》中孔子的一段話:「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來說明「種稻要看收成,修道要重結果」。

蔡領導點傳師以農作物的生長,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來勉勵大家:做人要辛勤努力、精進不懈,不論在日常生活或進德修業,都應該刻苦耐勞、盡心盡力、有始有終,因為所有偉大的事業都是靠著持之以恆的毅力才得以實現;如果意志不堅、一暴十寒、半途而廢,最後導致功敗垂成,終究是人生一大憾事。就像農夫播種以後,必須澆水灌溉、除草施肥、細心照顧,農作物才會長得茂盛,也就是「揮汗耕耘,必能歡樂收割」。

我們因為祖上有德,自己前輩子有修,並且與仙佛結了善緣,所以今生才能很幸運地求得寶貴的一貫大道。求道以後,必須遵守「修道三不離」的原則:不離道場、不離經典、不離善知識,此三項是邁向修道正途的最佳規範。

道場是根,佛堂是我們修道、辦道的重要場所,「人間一座佛堂,天上一朵蓮花」,我們來佛堂參班、開法會、舉辦活動,是頂著佛恩殊勝;佛光普照是無形的,如同仙佛為我們加靈加被加智慧,化掉我們頑固的心性、增長我們內在的涵養,是故,佛堂有潛移默化的功能。常來佛堂,我們頭頂上都有一圈很大、很亮的光環,不只照亮自己,也照亮了週遭的人;仙佛也會為我們的九玄七祖加持,如果我們不來佛堂,祖先就無法跟隨。《佛規諭錄》:「退怠之心若起念,九玄七祖墜沉淪」,九玄七祖靠我們努力修道、行功了愿,他們才能沾光;只要我們一有怠惰心,他們也會跟著沉淪。而且我們修道,心中都有一尊自性佛,與我們形影不離,所以道場就在當下,心在哪裡,道場就在哪裡,日常生活就是道場,待人接物就是修行。

經典是真理說明書,它包羅萬象,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句都是古聖賢哲的智慧結晶,屬於正能量,經過千錘百鍊。仙佛曾說:「不讀四書,會有四輸:出口無章、處世無方、儀表無莊、生命無光。」所以,研讀經典是智慧的開端、是奇妙的啟示和教導,它教導我們立身處世的道理,我們要時常閱讀及抄寫;讀經時,萬緣放下、專心一致,心中踏實又自在;抄經時,摒除雜念、心無旁騖,一筆一畫,全神貫注,訓練專注力及持久力。讀經及抄經能讓經文句句刻入心田,從視之於眼、唸之於口、書之於手、注之於心,達到心、口、意三業清淨。「讀經千遍,其義自現」,我們把經文讀得朗朗上口、融會貫通,必能茅塞頓開,體悟經典的涵義,日常生活也會由心浮氣躁轉為心神安寧、智慧清明。是故我們聽經聞法,進而依經行事,就能培養剛正不阿、正氣凜然的精神,以及高貴嫻靜的氣質,散發出「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的優雅格調,舉手投足端莊穩重,展現出文質彬彬的風範。

我們來佛堂參班、開法會,恭敬聆聽前人、點傳師、講師們剖析人生道理與修道法要,就能明理悟道,改變心念、改變思想、改變行為,也就是「改脾氣,去毛病」。道親之間互相切磋交流、討論心得、分享經驗,也可互相學習成長。前人、點傳師、講師、道親都是善知識,是我們生命中的大貴人、活菩薩,他們幫助我們開啟智慧,不再迷惘;教導我們明辨因果,不再無明;帶領我們解脫生死,不再輪迴,如此就能斷惡修善,契入佛法。我們要跟隨著他們的腳步努力修道、遵守他們的諄諄教誨、完成他們交辦的任務,假以時日,我們修道必能開花結果、成就不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精勤修習,常保喜樂,成為他人的善知識,進而互相結交,輾轉增上,共同得益。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