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仁四校4C積木科學營
◎ 天仁單位提供
印度哲學家J.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卓越的性靈導師,他在《點亮自性之光》一書提到:「如果心無法為關係帶來和諧而只是一味地追求開悟,那麼修行就變成毫無意義的事……。人際關係如果不夠深刻,彼此無法充分了解和相互扶持,你的修行也不可能有多大的進展。缺少了這個基礎而只是一味地追求開悟,修行便成了一種逃避關係的方式。」
J.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番話和白陽弟子的修辦觀不謀而合外,陳平常領導點傳師更是勉勵後學們,修道不是只求自己好而已,而是要替彌勒祖師與濟公活佛在人間築滿蓮花台,唯有走入人群廣度有緣眾生,引領更多原佛子踏上歸鄉路,才不愧身為一貫道弟子。因此,今夏在劉興昌點傳師的帶領下,4C積木科學營再次進化並邁向2.0版,其營隊特色說明如下:
▲ 四校的營隊大合照。
一、複製課程模組,移地擴大辦理
今年(2023)1月的4C積木科學營皆在竹南、頭份地區的學校辦理,而今夏除了二校維持在原地區辦理外,首度跨區移師到竹北市新社國小與芎林鄉芎林國小辦理。因為課程模組相同,無需再額外籌劃準備,因此大大降低移地擴大辦理的難度。在暑假之初,竹南、頭份地區的建國國小與新興國小科學營打頭陣,另外二區的師資們前來觀摩學習,輪到他們舉辦營隊時,不但能從容上場,更是減少了嘗試錯誤的歷程。於是,新承辦科學營的地方師資與志工,逐漸形成在地人力與資源,未來持續在地方扎根,則是指日可待。
二、辦理後續活動,撒網也要收網
4C積木科學營懷抱著更遠大的目標,是為了修正過去一次性活動的缺失。進入學校辦營隊,若只是像放煙火般熱鬧一場,對道務發展少有助益。為了讓科學營的家長與學生能繼續回流至佛堂,在營隊尾聲廣邀家長與學生一同回娘家參與科學嘉年華。為了吸引他們報名參加,先預告當天要親子共做史萊姆,而挑選這個主題是因為史萊姆是目前最吸引國小生的科學活動,果真報名回娘家的家庭數皆有7成以上。顯見,投其所好必能拉近關係,加上投入的志工們總能真誠地以微笑相視、和藹待人,因此儘管與家長在當天僅是初識,但深刻的互動、有溫度的交流,都有助於和這些家庭結善緣,而能引導一步步走入佛堂,甚至有機會成為我們的新道親。
▲ 親子共同參與積木科學營。
三、主動掌握契機,多管齊下邀約
回娘家活動除了親子共做史萊姆外,另一個重點是引領家長與孩子們認識佛堂,更鼓勵家長報名讀經班、科學班與心靈成長班。因此,在這半天的活動中會穿插三個班程的介紹,在介紹簡報中也會搭配三班先前上課的照片,將各班亮點展現出來,藉此吸引家長的目光。例如:科學班就由劉點傳師親自上陣介紹,從化石課程、酸鹼中和變化,到特斯拉線圈介紹等,每個課程都緊抓住家長的需求,讓他們更有意願帶孩子來佛堂參班。回娘家活動的尾聲,各個師資更是主動出擊,多管齊下邀約,讓他們有了下一次來佛堂的機會,如此才能讓佛堂長注活水。
J.克里希那穆提曾說:「不論他人有多麼老練、聰明、博學或是神聖,也不能點亮你的自性之光,除非你能透過自己的領悟將它點燃。」然而實踐領悟最好的方式就是身體力行,我們求道當下就已經明白自性所在,因此點亮自性之光倚靠的是在廣結善緣中行功了愿、在慈悲喜捨中體現道之尊貴,如同老前人慈悲所言:「人天普度,無分人我,一體同觀,大義大量,方能廣興大道。」
▲ 引導小朋友表達對父母的敬愛。 |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這次服務的一位高中志工深刻感受的心得。
※劉純惠
約莫7點,今日要出隊的人員已各自站在佛堂兩側準備叩求,但因溽暑難耐,所以額頭上掛著汗珠,透濕的白襯衫更是放大了沉重的呼吸聲。莊嚴的佛堂無聲地瀰漫著忐忑的緊張和興奮的躁動。「一盼無風無雨,二盼圓滿順利」,科學營前的叩首聲聲落下,是前賢們為了引度有緣家庭的真誠祝禱。隨即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而上天也應許了我們的盛情,抵達新興國小時的陽光,如彌勒祖師笑顏般的燦爛。
▲ 高興地展開自己製作的史萊姆。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後學初次邂逅新興國小時的第一印象。每次營隊,後學總喜愛用目光訪訪校園,看著一旁小巧的遊樂設施,不禁在腦中描繪這個環境所孕育的孩子們會是什麼樣貌,也正因為後學身上那不羈的童心仍未退去,所以對校園裡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好奇與想像。
「趕快進來~」總召呼喊著,後學立刻進到活動中心,三步併兩步地投奔那台和學校相同的電子講桌,然而一顆顆按鍵還未感應到指尖時,厚重的灰塵卻隨著大幅度的動作向後學撲鼻而來。剎那,猶如穿越一般地深刻理解到前一天志工們來佈置場地的艱辛,看著其他區域窗明几淨的整齊、舒適,當下感嘆若只瞥見群組中那一幀幀的照片,是完全無法明白志工們的手是何等狼狽地幫這久久閒置的空間痛痛快快地洗了頓澡!
▲ 認真構思如何向上架高積木塔。 |
過去,志工們亦被稱之為「小飛俠」,因此後學此次也經歷著猶如彼得潘與孩子們在夢幻島上的冒險之旅。活動中,跟著孩子們因顫巍巍的積木塔而緊摀口鼻、不敢喘息;跟著孩子們因舉手搶答而你來我往、劍拔弩張;跟著孩子們因突如其來的有獎徵答而抱頭皺眉、絞盡腦汁。在陪伴孩子們的過程中,後學微薄的付出,卻得到難以言喻的喜悅,而這份歡喜可能來自孩子們因小小的禮物而笑逐顏開所致,抑或單純被一位總是不愛說話的小女孩,拿到扭蛋時一句稚嫩的「姊姊妳看!好漂亮呀!」所療癒。
▲ 歡喜地看著小朋友成長。 |
彼得潘的故事結尾寫著這樣一段話:「只要孩子是歡樂的、天真的、無憂無慮的,他們就可以飛向夢幻島去。」今天後學在包裹營隊外皮的夢幻島上學習服務,期待自己在每個孩子身上都看見最真摯的赤子心,更希望他們在回娘家活動後踏上遍地都是蓮花的快樂島。
莘莘學子們在成長過程總是會遇到「我的志願」、「我的夢想」這類的作文題目。國中時期的後學想著若只寫大眾一般的期望就太單薄了,若寫「志工」可能被說沒出息,若寫「老師」給老師又太諂媚,於是後學最後寫上的是這樣一段話:「我想成為一束照亮世界角落的光。」
▲ 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和分享。 |
這幾年後學參與了一場又一場的營隊活動,今日終於明白自己其實早已實現了那時對自己的企盼,在獲得志工身分的當下、在學習服務的過程,後學已成了一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這一場場走入校園廣度有緣家庭的營隊,便是鞏固後學信念的火苗,願我們這群志工用心補綴出的一盞盞冉冉升起的天燈,能照亮自己,也照亮這個世界。
▲ 爸爸和妹妹一起參與營隊。 |
在莎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波西亞是這樣形容慈悲的:「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像甘霖從天而降,它是雙重的祝福:祝福施予的人,也祝福獲得的人。」常言道:「慈能養心,悲能育德。」為什麼我們這些投入志工行列的年輕學子可以獲得家長的肯定、學生的喜愛呢?因為在學習服務的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慈愿,讓人感受到真誠的對待;源於自性的悲愿,讓自己持續無怨地投入,因此這樣善的循環如同雙重祝福,也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所說的:「利他,其實就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