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德陽前人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整理
(接上期)相關連結:道德經白話淺釋(貴生章第七十五之一)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❶無以生為者:不貴生,不以養生命為重。
❷賢:勝,善於。
如果在上位的人不一味追求自己的生存,才是愛惜自己的生命,這比一般「求生之厚」、只求「貴生」的人要高明多了。
「貴生」是以自己的生存為貴,刻意營求,以滿足個人的生生之厚,而不顧人民的生活,甚至犧牲人民的幸福。這是逼人民「輕死」、鋌而走險,即《道德經‧畏威章第七十二》所說的:「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結果反而使自己的生存產生問題。所以老子勸在上的君主們「無以生為」,這並不是說要君主不重視自己的生命,而是不只以自己的生命為意,也要以人民的生命為重,這樣自己的生命和人民的生命共存共榮,才算是「賢於貴生」的人。
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只求自己厚其生、貴其生。秦始皇不惜焚書坑儒,反道敗德,恣情縱慾,苦萬民以自貴其生,適以輕死;及至末年,招來方術,東遊海上,求不死藥,望遇神仙,貽萬世之誚。觀二君者,殊不知恭儉清靜,修己以安百姓而享天年之道。故呂祖說:「人之生,惟葆真以養其生,還須求諸自己,如能求原有之真,任其自生,是出於日日保衛其生者萬萬矣。」《淺註道德經》《淮南子‧道應訓》說:「昔孫叔敖三得令尹,無喜志;三去令尹,無憂色。延陵季子,吳人願一以為王而不肯;許由,讓天下而弗受;晏子與崔杼盟,臨死地不變其儀;此皆有所遠通也。精神通於死生,則物孰能惑之!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幹隊,還反度江,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挾繞其船,佽非謂枻船者曰:『嘗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對曰:『未嘗見也。』於是佽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劍曰:『武士可以仁義之禮說也,不可劫而奪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有奚愛焉!』赴江刺蛟,遂斷其頭,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荊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哉!腐肉朽骨棄劍者,佽非之謂乎!』故老子曰:『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從前孫叔敖三次擔任令尹,沒有高興的神色;三次失去令尹的位置,也沒有憂慮的神色。延陵季子,吳國上下願意一致擁他為君王,而他卻堅決不肯。堯讓天下給許由,而他堅辭不受。崔杼弒君,脅迫晏子與他同謀,晏子面臨死地,而不改變自己的信念。這些人都是很通達事物變化的人,精神心理上對於生死已經通達了,那麼身外之物還有什麼能迷惑他們的呢?
楚國有一個名叫佽非的人,在干國山間小道上得到了類似干將的寶劍。他返回故鄉時,渡過長江,到了中流,陽侯之波掀起巨浪,兩條蛟龍夾繞在船的左右。
佽非對划船的人說:「曾經見到兩條蛟龍纏繞住船,而船上的人還能夠活下去的嗎?」
船工回答說:「不曾見到過。」
佽非聽了後,怒目圓睜,威風凜凜,捋起袖子,拔出寶劍說:「對於武士,可以用仁義道德去說服,不能劫迫而強奪;面對這兩條蛟龍,我最多不過成為江中的腐肉朽骨罷了!如果可以保全眾人的生命,我為什麼要吝惜寶劍與生命呢?」於是跳入江中,刺殺兩蛟,割下兩頭;而船中人都得到了保全,風波也平息了。
楚王聽到這事以後,賜給他最高之執圭的爵位。孔子聽說後讚嘆道:「太了不起了!不吝惜寶劍與生命的,也大概只有佽非能做得到吧!」
因此老子說:「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不看重生命的人,比過分看重生命的人高明)」《道德經‧貴生章第75》
本章最重要的就是最後兩句:「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凡用盡心機,處心積慮以求生者,通常反而不得長生;厚生太奢侈者,反多衰疲,而無以生為。而不以生命為重的人,每每偏能健壯以終。厚生必為物役,用盡心機,終日汲營者,一切精神必盡為物質所驅,是以物慾愈重者,愈戕害其生。故老子教人「虛靜恬淡」,正面看來好像是導人「無以生為」,然而為世所不見之一面,卻正是「賢於貴生」。
從本章老子所教示「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之哲理,可得另一啟示,凡事欲達同一目的,其實是有很多方法、技巧和途徑可供選擇;修行者,面臨抉擇時,一定要運用清明的智慧,選擇最符合天道自然之理,選擇不良副作用最少之方法及途徑以達成,如此,圓滿人道,功成天道,才符合修道之宗旨。
諸位大德,或啟懷疑,有時用盡心機,苦苦追求,尚且不可得,若遵照聖人訓示「澹然無求」,豈不什麼都沒有了?謹引《了凡四訓》說明如次,凡人常說:「命中該有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該有的、跑不掉;不該有的,來不了」,說得斯文一點,就是「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榮辱生死,皆有定數」。然而極惡、極善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所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意即應力行善事,廣積陰德)。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孟子所說的「求」,分兩個層次:一是向外馳求,一是向內求。向內求,是求在我,「我」是指本性,求自己本性清靜光明,「六慾不生,三毒消滅」《太上清靜經》;求自己明明德,止於至善;求自己喜怒哀樂,發之皆中節;求自己「致虛極,守靜篤」《道德經‧復命章第16》;求自己外離境,內不亂。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非常重要。
當然也有人會持懷疑,謹引經典說明如次,《了凡四訓》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書經‧商書‧太甲中》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詩經‧大雅‧文王之什‧文王》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說,所作所為,合乎天道,很多福報,不求自有。)《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了凡四訓》又說:「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
至於「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意思是說:如果你向外去求,也許你有很多途徑、有很多人脈關係,但是可否求到你想要的目的,端視你本命而定;如果你本來就有這個命,那已經是命中註定,命中該有直須有,你去求別人幫忙,自然就會達到你的願望。換句話講,你命中註定有的,縱使你不求別人幫忙,時節因緣一到,自然水到渠成。反之,如果你命中根本沒有這個命,那麼命中無時莫強求,縱使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強求,終究是白費心機。
其實,以修行之層次來說,修行人本應無所求,雖道降火宅,在家身,但須有出家心;雖身處紅塵之中,卻要在塵不染塵,聲色名利皆在牽纏之外,一如禪人所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果能通悟若此,自然澹然無求。縱然未悟達此境,最低限度,亦須領悟「造命者天,立命者我」之理,而「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假設非求不可,只宜向內求,求之在我。非但塵世中之名利、富貴須向內求,成聖、成佛、求功德,尤須向內直求。《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云:「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故談到戒定慧解脫知見香時,告誡眾人要各自內薰,莫向外覓。另外,《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的〈無相頌〉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也皆是說明功德須自性內見,非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