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25 ㊤


中庸講記之25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上一章講「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中庸》,是在講天道,這一章則是講人道。先談談這兩章連帶的關係,莊子在〈人間世〉有一篇道理,內容為孔子與顏回夫子對答的話,以寓言方式曉諭,顏回夫子說:「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為徒也。」這段話很明顯可看出顏回夫子所講的道理,為儒家的一種思想,莊子藉用這段話在〈人間世〉表達「內直外曲」。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修道要內直外曲,這與我們常講的「內要方、外要圓」的意思差不多。

成而上比」,一般註解的解釋是,要成就一項事情,一定要引用古聖賢的道理去實行。其實後學覺得有另一種說法較接近,亦即要修到「能盡其性,要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即《中庸》第22章「天下至誠」的道理),這是「內直」的工夫,是發自於自性。「外曲」的工夫,是要從人道做起,由人道達到天道;老前人傳給我們的道理,也都是講「人道盡,天道近」。「上比」的意思,是指從外曲階段要成就到內直階段的過程中;「成」,是漸進法,即一步一步地提升。我們今天要講的「曲」的道理就隱藏在其中。

內直者,與天為徒」,內直者的天性已達天人合一的境界。「徒」即同類,可以歸到與天同一類,就是「能盡其性」,但是人能夠盡其性嗎?

外曲者」,人要從「曲能有誠」做起,從外曲漸漸提昇到內直的工夫。

與人為徒」,我們是人,要與人同一類;所以引用古時聖人留下來的道理──倫常之道,也就是五倫八德,由此漸漸提升,要與人同一類;與天同一類的境界相當高,因此我們今天要修的、所應當要做的,差不多都是在經文「其次」之後所談的內容裡。

讀懂經句

❶其次:誠未至者為其次,謂大賢以下,學利困勉之人也。

誠未至者為其次」,未達到至誠境界的人為其次。其次就是第二等人。

謂大賢以下,學利困勉之人也」,因為我們無法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賢人大部份是學而知之、利而行之,或是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我們今天研究《中庸》的道理,與研究數學一樣,有些公式或讀過的東西要徹底研究明白,這些道理均可重複使用、相互印證;此處在引證我們要做一位賢人,一定要學,要困而知之;所以修道是很艱苦的歷程,這是我們大家要去體會的。

1.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金剛經‧妙行無住分第四》

為何要引用《金剛經‧妙行無住分》?我們讀過《金剛經》都知道第三分為〈大乘正宗分〉,其中提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想想,我們一個人接觸這花花世界,有人際關係,須了解處世之道,後學請教在座各位學長:「我們能做到無我相、無人相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不可能?因為我們有肉體存在,肉體要衣食住行,哪能全無慾望?

袁前人所講的「盡」為「私慾盡淨,天理流行」,這是圓滿的人,零缺點的。想想,我們有這肉體存在,是否能達到《中庸》第22章所談的道理?請問大家:「我們做得到嗎?」所以我們看佛家的修道也與我們現在一樣,今天研究佛家的道理,都是如來佛在對高僧所講的,那些高僧不是一般普通人,他們在神通各方面都是完全接近六通境界的人;如來佛講道理的對象都是這樣的人,包括須菩提也是一樣;〈妙行無住分〉是如來佛與須菩提的對話,後學引用此分提供大家作參考資料。我們時常研究要學空,能空得了嗎?

復次」,與「其次」是相同的意思。是說我們既然無法「掃三心,飛四相」,至少我們該要做到如此,即退而求其次。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六祖壇經》也提到六祖聽五祖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無所住」即無絲毫地住;「住」與「著」的意思應該是一樣的,但佛家分得很清楚,所以寫「住」字,而不寫「著」字。「無住」是心不執著於一處。

行於布施」,想達到應無所住的境界,就一定要先布施。布施什麼?當然是三施:法施、財施、無畏施,修道要從這裡做起。前幾天陳德陽前人在忠恕道院(講課時)與袁前人及點傳師們在討論:「今日我們道場最進步的是什麼?最進步的是講道理。」現在大家都在研究空理,一直在研究看是否有更密的;講那些我們以前的人想不通、不曾看過、不曾聽過的道理,取材相當地用心。

但是與古早人不一樣的地方是,知是知道,但「行」都不夠,比如要派公差時,詢問一個人能否去某處服務,那個人就會找一大堆理由說:「喔!我不行喔!那天我要做什麼,又要做什麼……」編排一堆理由,表示不能去。

大家想想,這是「有所住」還是「無所住」?研究空理是要一無所住,但當需要你去做事情時,卻理由一大堆,這樣怎能跟得上呢?

好比有些國家的國民生活水準與先進國家很接近,但精神生活卻很空虛,舉凡文化各方面及人的涵養都跟不上,這意思是一樣的。我們一直只追求學問,然而有史以來,佛家及五教聖人的道理,都不是在學術面,亦無法從學術上去追求真理,大家須了解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修道是一步一腳印做出來的,沒做永遠都不知道,只是在紙上談兵、畫餅充饑,都是多餘的,很可惜!

我們今天有心奉獻道場,要讓上天用、讓眾生用,投入的方向一定要正確。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的道理就在「其次」這部分,不一定要研究到最高深的真空妙法,當然知道了也沒關係,只是我們還無法用到。我們研究的是實際的東西,所以如來佛告訴須菩提要布施,這就是其次,由此一階一階地上來,這也是「成而上比」。

所以後學引用《金剛經》第四分來告訴各位,佛家也是這麼講的,佛家研究千經萬卷,行三千功八百果,其實高僧也是從小沙彌開始修起,一步一步地修苦行,而沒有一步登天;為什麼修道須如此?因為要這樣才能有所體會。

經典上時常講「煩惱即菩提」,沒煩惱怎會有菩提?有菩提的人若沒煩惱過,也不知道什麼是煩惱。所以今天要研究的「其次」這道理相當重要。我們之前說「內直」,接下來要說「外曲」,也就是曲的道理、要如何致曲的道理。

❷致曲:致者推而擴之。曲者一偏也。則漸次擴充其德,以求復其誠也。如因一念之仁、義、禮、智而推之,使念念皆仁、義、禮、智矣。因偏以推致其全,使臻於全體之善,所謂各造其極也。

現在是退一步告訴我們,既然我們無法為天下至誠,但可由另一方向來致曲,因為畢竟我們是人。

致者推而擴之」,從這裡推動起,然後擴充我們的德性、善行。

曲者一偏也」,這是引用朱熹夫子的話。「偏」不是偏見,「一偏」就是一步一步地行,當我們要做一件困難的事情,無法全部都做的時候,我們要從較簡單、做得到的先做起,這就是第一步。

則漸次擴充其德」,「德」就是人的德行,德行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以這樣擴充我們的內德,也就是內涵。德從哪裡來?德就是我們的善行,做人的舉止、談吐、行為,這都是我們人的善行,善行就是德行。

以求復其誠也」,這樣地擴充我們的德行後,再一步一步回復達到至誠的境界,朝著這個方向去進行。

如因一念之仁、義、禮、智而推之」,上章提到「至誠是仁義禮智之性皆真實無妄」,此處「仁、義、禮、智」皆有個頓號,主要是人的一個念頭,例如:惻隱之心是由仁的念頭而先推之;或者是從義的念頭而先推之、禮的念頭而先推之、智的念頭而先推之,從這四個方向一步一步地做都可以。不論是從仁先行也好、從義先行也好、從禮先行也好、從智先行也好,不管從哪一個方向開始,其實這五常之道,若有一樣,則其餘四樣也都包含在裡面了;但是人會執著,如能有仁慈的心、惻隱的心,或是辭讓的心,人若能同時行五常是最圓滿的,即所謂五常俱備。但若一步一步地行,先從仁、惻隱之心來做起也可以,即由仁的念頭開始而先推之。

使念念皆仁、義、禮、智矣」,使念念皆達到仁的境界、念念皆達到義的境界、念念皆達到禮的境界、念念皆達到智的境界。做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好,一步一步地來完成;人不是萬能的,同時想要事事完備、面面俱到,可能嗎?這是很不簡單的事。人的念頭、理念也是一樣,想要達到包羅萬象、完美的境界,也是要一步一步地做,分門別類。

《孫子兵法‧始計》裡提到「道、天、地、將、法」五步工夫──,其中提到「法」,若想要戰勝須「曲制」,現今的道場就是有曲制。一個軍隊要作戰或演習,皆要有編制,編隊須分海、陸、空,要在幾點幾分攻佔哪幾個山頭,由哪個部隊去執行,在組織、權責、人員、資源、物資等都需要有計畫、有管制才能戰勝。由誰管制呢?例如:我們的身體是由我們的真主人管制,有分工合作的智慧。同樣的道理,我們修道人要與誰交戰?佛與魔交戰,何謂魔?即人的私慾,即所謂的理慾交戰。所以我們要有一套工夫,即前面所提到的真工夫。

因偏以推致其全」,如此才能因偏以推致其全;偏有很多方法,是個方法論,四方八面集於一點時,就是「全」;「全」字的解釋與後面這句道理一樣,即「使臻於全體之善」。

使臻於全體之善」,「臻」是達到。何謂「全體之善」?即上章「能盡其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也就是能顧及到每一處,使全體均能達到這個境界。

所謂各造其極也」,所以說「致」即「所謂各造其極也」,極與盡的意思相同,做事情一項一項做,較容易完成。上回講「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但要盡己之性是不容易的,我們要如何下工夫?佛祖能從地面冉冉而上飛到天空,我們無法像佛祖一樣,要怎麼辦?我們看籃球國手投籃時,身體會先往下稍蹲蓄力,然後再用力一躍而上,這就是「曲」。

再舉一個例子說明,武功高強的人,向我們輕輕一拍,我們就倒下去了,而我們沒有這樣的功力,又要如何使力呢?當我們要出力揮拳時,先將手臂往內縮,這就是「曲」,也就是人道;因為我有身體,卻沒有法力、沒有力量,只能將手臂內縮再用力伸出,這樣練臂力就好了。武力高強的人練內功的工夫,我們練外功的工夫,到頭來還不是一樣。這是一個作用,「至誠」做不到,就用「致曲」的方法。由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要怎麼做。

想學內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佛祖從地面冉冉而上升到天空,我們能嗎?我們只有用力一跳的高度而已。要達到那樣的境界,這都要經過艱辛地苦練,好比百米賽跑的運動員,最快跑九秒多,有的為了零點零幾秒的差距,用好幾年的苦功訓練跑步、訓練耐力。這是世間的名相,為了得到金牌,有的用一輩子在苦練。難怪有些國家的體操選手參加比賽沒得到金牌,竟然傷心地哭了,因為從四、五歲就開始訓練到現在快二十歲,竟然得不到金牌,為什麼會這樣?為了達成願望,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及苦功。但這些都是人爵而已。

想想,我們修道是成就天爵,要奉行一生地修道,先不提老一輩,年輕一輩也很用心在做,沒得嫌了;但是我們也要捫心自問到底付出了多少?有像運動員那樣苦練嗎?想得到人爵,尚且需要下那樣的苦功,更何況我們是要達到天爵,應加一百倍的努力,至少也要加十倍的努力、付出和奉獻,這是我們要自我思考、反省之處。

幾十年前,老前人在點傳師班開班時,每次都訓示點傳師們:「你們每日悠閒地在家看電視,都不知道眾生的艱苦。」大家聽到這話,不知道怎麼辦?心裡好難過,實在都有努力在做了。但到底確實做了多少?問自己最知道,不必由別人來講。

修道只問耕耘,有做就算是了;與工作不一樣,工作是有錢賺才做,講究效率、績效;修道不講這些,就是要做,有做就算是了,照說這是最好的一種工作了。所以我們要知道天爵是 天恩師德。

「致曲」的工夫一定要做到「極」,做到「能盡其性」的境界,與上章講的道理一樣。以下再談幾個比喻。

1.曲成萬物而不遺。《易經‧繫辭上》

萬物是包括在宇宙中,幾千年前歷史就有記載「宇宙」這名稱,天地的上面還有個宇宙,是指時間與空間,亦即在時間與空間裡的所有萬物。經過哲學家的研究及追溯,何謂「曲」?圓為曲,圓的哲學,萬物都是圓的,沒有直線的。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無)方而易无體。《易經‧繫辭上》這句是孔子所說的。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範圍是指宇宙,宇宙所有的道理,包括天地的造化、所有的造化,都不會超過《易經》以外。《易經》是講天地的事情,講理與數。

曲成萬物而不遺」,了解我們人有潛能,但也是有局限的,眼睛能看到的畢竟有限,視野也是有限的;看得見的、聽得到的、感想得出來的,都有這個相。例如:看到月球也只是看到它的正面,背面就看不到,我們能看到的東西,都只是看到正面。有關宇宙的道理,我們要研究球形,每個角度都要能看得出來,但是人沒這方面的能力。以人的身體構造,只能看到自己的前面,而無法看到後面,頭部轉到兩側也僅一百二十度,無法看到全貌。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