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講記㊵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㊴
《中庸》第二十七章之二:
故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
讀懂經句
❶苟:設使也。即假設。
❷至德:德極其至也。
至就是無過與不及,剛好是中間。
❸至道:道極其至也。
也是一樣,道本來就是無過與不及。
❹苟無至德:其胸襟淺狹,無以會通道之全,識見粗疎,無以盡其道之細。
「其胸襟淺狹」,世俗的人往往因時代不闊、不遠、不大,所以心胸狹窄,一句話也容納不下,煩惱一輩子。「某人對我的打擊有夠大,講了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是不是會這樣?這樣就連50年或60年的道行,都毀之於一旦;這點工夫修得不夠,害了自己。
大家都會生氣,但60年的工夫,為了一句話,心就沉下去了。大家試試看!我講的也不標準,但這是千真萬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要去體會。
「無以會通道之全」,所以沒有至德就會這樣,這樣就無法通透萬事,一個小結就將你卡住了。
「識見粗疎」,這種見識只是初段而已,眼界不寬闊、世事看得不多,人往往會有偏見。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我們的習性,有時會被某事卡住,而無法繼續做下去,這就錯了,這就是見識不廣。
很多世俗的事情,有時就要讓他先去做看看,錯了再講,這是沒辦法的事;有的人會講:「這樣不對!」不對的話就要自己去做;但是自己做也未必圓滿,為什麼?人絕對無法圓滿,不會有百分之百的人都贊成你,即使做得再好,可能還是會有四成的人講你不好,要是為了那四成的人,而得罪其餘六成的人,何必呢?所以修道要有輕重之分。
為什麼有很多的事情我們都要去圓融,就是這個原因,見解不同。看看孔子的修養:「夫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孔子家語‧六本》,道理就在這裡,這是很簡單的事,孔子隨時都這麼做,遷就他的學生,諄諄善誘。
「無以盡其道之細」,由此可知,心裡見解要是很粗疏,細的事情就無法注意到,因為細的事情是要靠大家注意,不是靠一個人注意。
❺至道不凝:則道大而我小,未能會萃於心而不聚,道精而我粗,未能造達於細而不成。欲道之凝於身心焉而不可得。不凝則何以行之哉?
至道不凝的意思,是因為道太大了,如同萬有引力一樣,地球的質量太大;我們的質量、山川、草木,甚至到大海那麼大的質量,海水都無法整個飛到天上,為什麼?因為被地球吸住了,互相吸引。這就是「道大而我小」。
「未能會萃於心而不聚」,萃是集的意思。在光的焦點之下能夠燃燒。未能會集,所以心就散掉了。
「道精而我粗」,道的精微,上一章說:「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中庸》可見一粒小石頭都不能放棄;光也是一樣,「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中庸》,集起來,將來就變大了。
「未能造達於細而不成」,所以若不能達到精細,就無法完備、無法達成。
「欲道之凝於身心焉而不可得」,要將道凝集在我們的身心裡面;其實道本來就在我們的身心裡面,但由於我們的心散掉了,所以什麼都得不到。
「不凝則何以行之哉」,若沒有集合起來,又要如何去走?人若是無精打采則寸步難行。
《中庸》第二十七章之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讀懂經句
❶尊德性:所知道體之大而無外,非存心不能以容其大。是以致廣大,極高明,溫故,敦厚者,皆屬之是大綱工夫。
「所知道體之大而無外」,前面提到「彌六合則其大無外」《理數合解》,道理就在此。
「非存心不能以容其大」,我們要學存心,學存其心、養其性的道理,存什麼心?《孟子‧離婁下》云:「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君子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為什麼修道要學禮?禮只是門而已,不要執著在禮,所謂「義路禮門」;一般講門在前面,路在後面,所以成語為「禮門義路」。過了門後,方向要正確,立下了天下之正位,這個人是否有教養?是否能走這條路?那就是要義了,義很重要。
因為仁很散,孟子講妾婦之仁(即婦人之仁,講到這對女性會有點不好意思),妾婦之仁是在家庭裡,若論治國就不行,因此要看用途在哪裡。因為坤道順命,我們乾道是義命,要行義的路;坤道一樣要行義的路,仁是要以義來作調節,要看什麼事情可以慈悲,而什麼事情就要嚴厲。
講到教育,老前人以前在鄉下教育前輩們是很兇的,這真的確實!可是到台北以後卻不能兇,後學問前人說:「您以前常告訴我們要離空,不是什麼事情都要放空嗎?」可是老前人說:「不行呀!這裡是都市,城鄉的人還是有所不同,要『素其位而行』《中庸》,我們要是講得出去就很好了。『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中庸》,我們要素其位而行。」
所以《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以義調節仁;若讓古早山下的前輩者知道,可能會覺得去台北努力傳道有多好、多輕鬆;這不像老前人以前在鄉下教育人是多麼地嚴格,對一般道親也都一樣,好嚇人!這是後學孩童時看到長輩們被教的過程,當然後學還是孩童,不在其中,但有許多普通道親,也不是點傳師,都是這樣被嚴厲教導的。
現在的人在忠恕學院上課,都覺得好輕鬆,這是因為整個環境不一樣。前人也隨著時勢的變化,後來他所看的都是現代的文學,穿插在他所講的道理裡面;不像後學現在所講的這麼刻板,你們能接受也很不簡單。以前老前人來台灣就開始講《孟子》,這是他的專科,因為從孩提時就開始研究《孟子》了,他的研究是讀、背。
「是以致廣大,極高明,溫故,敦厚者,皆屬之是大綱工夫」,尊德性是根本的、基本的道理。怎樣是廣大?怎樣是仁義道德?等下再解釋。
❷道問學:所知道體之小而無內,非致知無以入小,是以盡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禮者,皆屬之是細密工夫。
道是人的智慧,一定要學。《禮記‧學記》:「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小的、細節的東西,一定要用智慧,所以說「盡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禮者」,皆屬於細密的工夫。
❸致廣大:致者推致也。天地萬物無所不包,故廣;合天地以為量,故大,此謂德性所包之廣大也。
「致廣大」就是推致。天地萬事萬物的運行是很廣大的,人的容量,當然包括心念,要與天地等量;這個量並不是指實際的質量,量是無窮盡的、無形的;心能包容道,甚至能包容天地,反正看得到的我們都知道其首尾,包括整個時空、宇宙。這是在講我們的德性要與天地一樣廣大、要與天地等量。
❹盡精微:盡者究到極處也。精微者道理精細微妙處。去其蔽之者,照舊廣大而已。
「盡者究到極處也」,盡要到極處要到中。
「精微者道理精細微妙處」,道理精細微妙處,其粗理與微妙處要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別;道理要如何講?要因緣施教,人都有良知良能,所以都能聽得懂,只是接不接受而已。講得太大,人又做不到,懂得天地的道理與我們又有什麼作用?人都會這樣思考。講些你們可以做的事情,我們聽了也比較會相信,要學也才學得到東西。所以人各不同,要如何講?講大的方面,都是些理論、學說,理論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學說就無法推理,所以大小、粗處、細微、妙處都要懂。
「去其蔽之者,照舊廣大而已」,先將後天的習性置之一旁,才能將道理聽進去,因為人都先入為主,道理聽不進去是因為與其個性不合。但我們都會要他們先聽聽看再下結論,然後再聽其言、觀其行,看看他有沒有依理而行;若沒有,則了解他只是知道,只是會講而不去行,我們不是要批評他,而是反求自身有沒有像他一樣。所以照舊廣大而已,不必研究那麼多,意思也是照舊廣大。
❺極高明:極者窮極也。高明者德性超乎物表也。故卓然而高,湛然而明。
「極者窮極也」,天的高、天的光明,已無法再更高了。
「高明者德性超乎物表也」,我們看到天、月亮、太陽這麼高,這只是看到表面,看表面可以嗎?看表面也只是懂得常識而已,要知道為什麼會高?
「故卓然而高,湛然而明」,這個道理我們要深深體會,沒有烏雲的天,就會光明。
❻道中庸:道者依之以行之也。中庸者無過與不及之理。
講到高明,人也是一樣,人站在高山或地位居高時,做事情就要反過來想,行的路就是要符合中庸之道,無過與不及之理;若以高位而行就很糟,是你一個人在行而已,無法和光混俗,所以《中庸》講的理如同燦爛歸平淡,一定要這樣再歸回來。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