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中庸之道的展現(上)


◎ 邱愛妮

《中庸》經一章  第三段經文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注釋


❶中節: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
❷大本:道的根本。 
❸致:達到。
❹中和:恰中其節。
❺位:能各安其所。
❻育:遂其生長。

章旨


《中庸》經一章的第一段(註1)談的是無極(未生發)的本體之理,也是道之生化。而第二段(註2)談的是太極(心念一動,但未展現出來)的本體之理,讓我們認識無形有氣的太極之理,而從戒慎恐懼下功夫。第三段則談皇極(指已生發出來)之理,讓我們認識有氣有物的喜怒哀樂,而知道未發的中道、已發後的中節,能達中和,就能「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其中有三個值得玩味的重點:

  1. 如何認識未發、已發與如何掌握?
  2. 中和之間的體用關係又是如何呢?
  3. 如何致中和,又如何達到致中和的成效?


白話解經


喜悅、憤怒、悲哀和快樂等七情六慾乃人之情感,在尚未發動之時,本性是大中至正的,沒有過與不及的偏倚,這就是「中」的境界;一旦七情六慾等情感發出之後,沒有過與不及,發得合情合理、恰到好處,叫做「和」的境界。「中」乃人之大根本,體也;而「和」乃是天下共同通行的大路,用也。(註3)如能達到中、和等境界,即能使天地正位,扶助萬物孕育。

學習心得


未發已發的掌握


道落入人身的無極之理(自性),即是「天命之謂性」;而太極之理即是見隱顯微;皇極之理即是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是物,屬心物,但無形無相,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但確實又感受得到。經文中提到「喜怒哀樂」四個字,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情緒,包含七情六慾等等,是人人都有的,在每一天當中,免不了也離不開情緒的作用,在這喜怒哀樂之中來來回回無數次。這些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從我們的自性起用而生發而來,所以我們看小嬰兒從小就會哭、笑……,皆不用教而本來就會的。而我們要如何來掌握這些情緒?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經文中提到的「喜怒哀樂」四種情緒。

相信大家都很喜歡「喜」字,喜悅、歡喜心、喜好等等,看到喜,就想到美好的事物,如我們聽到親朋好友結婚生子,大家必生歡喜之心而感到非常喜悅、高興;但需「喜而不過」,喜悅但不過份,不能喜而忘形,有時候我們往往會遇到得意之事而得意忘形了,看見人就說,沒有去注意到場合、人事等等,往往就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因為我們怎知道身旁是否有失意之人?所以歡喜可以,但不可太超過。

 而「怒」字,代表著生氣惱怒,通常來自於違逆己意而產生出來的怒氣。俗語曰:「火燒功德林」,哪個火在燒?就是這怒火在燃燒,是非常可怕的,而且怒氣一起,有時還會破壞物品、拍打桌椅、丟東西,甚至破口大罵,做出有損顏面之舉動,到了事後才後悔。所以當遇事時,要怒則怒,但怒不要憤怒過頭,千萬不要臉紅脖子粗,這樣不僅傷害身體,更會容易失去理智,而做出無法挽救的事情來,所以生氣應要有所節制。我們知道生氣中的母親餵寶寶母奶,會使乳汁產生變化而導致寶寶中毒;看現今社會案件,很多都是怒中惹來的,這很值得我們省思。

「哀」則是因不捨而產生傷心、哀痛,如親人過世,如看電視新聞報導天災人禍等事件,自然會產生悲傷、哀痛之情緒,而通常就會以哭來面對,哭得死去活來的,甚至昏倒。最哀傷的事情莫如遇親人過世,不捨是一定難免,但在不捨之中,請節哀而勿太過傷悲,傷悲只會消耗能量,無法解決與處理後續的問題,所以更應該在不捨之中平靜心情,才能面對事件處理它、之後放下。

最後「樂」字,是滿足己慾,愉快而歡樂,如:小朋友最期待於特定節日收到禮物,那當下的快樂真是奇大無比啊!但往往因為太過快樂,會沉迷當中而過份逾越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保有愉快的心情,但在行為舉動之中要保有中節,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來探討的,情緒已發露出來的話,如何持中道、達和諧?

首先我們要知道,情感未發露之前,它是含藏在自性之中,是沒有對待、分別,是不偏不倚的,未發露並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只是未遇到機緣,而還沒有展現出來罷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情感未發之前,是沒有善惡的對待,如同天地大公無私,一視同仁,無遠近親疏、高低貴賤等差別,更沒有利益掛鉤等問題,也沒有善惡、喜惡等偏好。但我們往往會因後天環境而有所偏好,就如分配物品時,對於自己比較親近的人,是否也能像天地一樣無私公正,平等對待呢?又如有些人聽到素食二字,就會產生厭惡、不喜歡、排斥等反應,我們家鄉就有位老爺爺,他的媳婦吃素,為了成全老爺爺,媳婦都會儘量煮素食給老爺爺吃,他其實吃不出來這些菜是素食的,但只要跟他說:「這是素食的。」他就會馬上不吃,還說:「很難吃!」很可愛吧!這樣就沒有持守中道,因為心裡已有所喜好分別了。

這些情感尚未發露之前,人心就好像是一面鏡子的本體面,靜止未起對應,也就是心未感受前的狀態,如當有人在罵我們時,在我們未感受到之前,心是沒有好壞之分;一旦我們感受到,喜怒哀樂也就會跟著生發而反應出來。那是非常地靈敏與自然反應的,而不是經過思量後才有的行為。我們說神很靈驗,因為神不偏不倚而靈敏,但不要忘了喔!我們裡面也有個神喔!那有沒有也很靈敏呢?只要我們沒有執著、偏頗、偏好,遇到事情發生,馬上就能知道是非對錯;若心中有所偏頗,面對的是自己喜歡的,比如:面對疼愛的子女,那就容易離開中道。

所以我們現在都在學習,身為修道之人,當然也會有情緒,但我們的良心自性會自我調節,不會讓我們肆情縱慾,更不會讓我們過火而傷人害己;只要我們能依良心本體為依歸,表現出來的行為就能和諧,不會偏離中道。當遇到事件刺激時,我們要如何達到「發而皆中節」呢?從經文中,子思夫子告訴我們,情緒發時要懂得中節,那什麼是中節呢?舉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來探討,例如:身為修道人,當家中的小孩做錯事了,我們做父母的該不該生氣呢?可不可以生氣呢?若說不該生氣,那如何能讓小孩知道他做錯事?所以應該要讓小孩知道,但外氣而內不氣,須要與小孩說明他錯在那裡。如果沒有用嚴肅的臉,而是用一個笑臉告訴他錯了,他知道嗎?還不懂事的孩子一定會以為我們在跟他玩,而不知道我們是在教導他。

如有人問,修道人可不可以生氣呢?若說可以生氣,會不會讓別人覺得修持的功夫不夠?所以生發時,我們可以適當發露但不超過,如同看到小孩做錯事,我們可以外表很生氣,但內心是不生氣的,表面上有生氣的表情,來達到嚇阻功效,讓孩子知道做錯事了;事件過後,又回復到未發時,如船過水無痕般。

又假設有一位坤道學長,走在路上被人騷擾時,該不該生氣呢?若不生氣,對方會得寸進尺;但此氣不是內在快氣死的那種氣,而是表現在外,以達阻止功效之氣。所以子思夫子所說的「中節」就在這個地方,什麼是中節?外氣而內不氣、當生氣則生氣、適當而不超過,目的達成,即可放下回歸原點,就是中節。以喜怒哀樂來談中節,喜者不過就不傷神;怒者不憤則不傷肝;哀者不悲不傷心;樂者不慾不傷腎,這就是中節也。


註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註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註3:中者性之體也,和者性之用也。《一貫道疑問解答.卷下第43題》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