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道德經白話淺釋》不徙章第八十

《道德經白話淺釋》不徙章第八十

陳德陽前人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整理

不徙章第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本章是老子理想國的說明,也是老子學說必至的結論。這個國家不大,人民不多,可是人才自己足以安身立命,不必外流遷徙他方;有舟車、有甲兵,因為沒有戰爭,所以備而不用。它是世外桃源,沒有汙染、沒有災難,大地一片花紅草綠,鮮果纍纍;人民豐衣足食,生活樸素,精神充實,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雞犬相聞;國與國之間相安無事,自然無為。整個天下一片清靜、一片純樸,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它是老子的理想,也是我們的未來。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理想的國家是:國家小,人民少。這樣的國家,縱使有十倍、百倍於人的各種複雜器具而不用,因民純樸而無事,故不用也。

「小國寡民」為什麼是理想的國家?由於「小國寡民」較「大國眾民」容易為治。因為國大則事繁,民眾則生活不單純,自然就不容易治理,所以老子認為「小國寡民」較理想。

然而老子曾經在周朝為官,那是「大國眾民」的國家,而依歷史的發展來看,國是愈來愈大,人民是愈來愈多,又如何能變成「小國寡民」呢?其實老子所謂的「小國寡民」,只是在表達他「道合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而已。所以無論是「小國寡民」或者是「大國眾民」,只要能夠道合自然,無為而治,同樣能達到老子的理想國度。

聖人是小國可以,大國也行,從河上公的注釋裡便可瞭解。河上公注說:「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儉約不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這也符合《道德經》第60章所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意思。

什伯之器,「什」即十,「伯」即百,什伯即十倍、百倍,意指數目頗多的器具陳列。器,猶言器材也。

「什伯之器」,另一解則為武器。《後漢書‧宣秉傳》注曰:「軍法,五人為伍,二五為什,則共其器物。……其兼言伯者,古軍法以百人為伯。」另《逸周書‧武順解》云:「五五二十五曰元卒,一卒居前曰開,一卒居後曰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是其證,什伯皆士卒部曲之名。所以說「什伯之器」,即兵器。

然而如果說「什伯之器」是兵器,與下文「雖有甲兵」,又好像重複了。

那麼「什伯之器」指的又是什麼?假設老子泛言各種生活上的器具,因為國大民眾,禮樂必繁,所以各種生活上的器材,如服飾、禮器,以及各種謀生的工具必多,但「小國寡民」,自然就用不著這些器材了。所以說:「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使人民看重自己的生命,不會為了追逐名利,而冒著生命的危險,遠走他鄉,往外遷移,或者到處搬家。

古代農業社會,安土重遷的觀念較重。所謂「遠徙」,不是因為戰火,便是由於經商、遊學、求取功名等原因,不得已才遠走他鄉;但如果以老子「小國寡民」的社會,一切已足,無思無欲,所以沒有遠徙的理由。

「重死」為什麼和「遠徙」有關連?因為古代交通不便,航海爬山,旅途險惡,往往生離,形同死別,所以愛惜生命的人,不願隨便遠徙。老子的理想國度,就是要讓人民安身立命,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遠徙他鄉。

尤其近年來,有些人為求財利,滿足更多的物慾享受,不惜飄洋過海,偷渡到他國,因而喪失生命或被拘留異鄉的時有所聞,實在可悲可嘆!他們若能體會老子所說的「淡泊知足」,過著無憂無慮的素樸生活,就不會要遠徙他方去追求這些戕生之物了。

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雖然有船有車,也沒有必要去乘坐;雖然有防備的甲兵軍隊,也沒有必要去排陣、佈署。

舟車,是水陸的交通工具。因為不遠徙,所以雖有舟車也無所用,沒有必要去乘坐。

不戰爭,所以雖然有甲兵也不需要去訓練或佈陣。

「舟車」、「甲兵」皆為「什伯之器」,是人為的製作,是人類邁向文明,卻同時也是走向複雜社會的象徵。當時代已經走到有了文明制度的「大國」,已有了複雜關係的「眾民」之後,這時,老子是希望這個「大國眾民」,能回復到單純樸實的生活境界。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使人民都歸於結繩而治的素樸生活。

「結繩」,為上古時簡單的記事方法;指簡化代號,以代表文字。以此借指人類在創造文字以前的社會,如《周易‧繫辭下》第二章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這個時期大約在伏羲或神農的時代。

所以說,上古之時,文字未有,書契未造,結繩為政,而民自化,可謂「樸素之至」也。然而後世文明漸開,民心亦漸入於薄,故老子想像其使民復還結繩之模,而用之於樂無為,而安自然。

人類的生活愈簡樸,就愈接近自然,因此就好像恢復到上古時候,結繩記事之時代一樣,不再習於見聞之智和勾心鬥角的妄識習性。

不過這「結繩而用之」之「結繩」,不能生硬地解作無文字時代之結繩記事。古代因無文字,故以結繩記事,既創造文字以後,就沒有理由棄簡潔文字而復用結繩;然而在這裡要注意的是,老子這篇道理,並不是要反對文字,或是要回復到原始的社會,而是針對人類以後之未來想像,老子所要強調的是回歸一種素樸的生活方式。所以「結繩」只可作為樸實之形容詞看,這是應當注意的。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人們吃著甘美可口的食物,穿著舒服自在的衣服;他們都安於所居的環境,都樂從他們的風俗習慣。這段是說人民的生活是優裕的,風俗是淳美的。因此,「民各自足其足,絕無外慕之心。不事口體,故以尋常衣食為甘美,以平居里俗為安樂。」《老子道德經憨山註》

「甘其食」,不是認為山珍海味才算好吃,而是以自己喜歡的粗茶淡飯為好吃。「美其服」,不是喜歡錦繡華麗的衣服,而是寒以棉,暑以葛,即使穿著粗布衣服也覺得很舒服自在。

「安其居」,不是要住朱門豪宅、高樓大廈,而是「鑿戶牖以為室」也能安居樂業,不必遠徙他鄉。「樂其俗」,父老敦厚,子弟醇謹,是樂於承繼傳統的淳美風俗,而不標新立異,追求刺激。

老子的理想國家,並非高遠而不可及的。只要簡單幾句,就能把整個理想國家寫得非常平淡實在,而且合情合理。即使是「小國寡民」,只要淡泊知足,則食土必甘、披葉必美、粗俗必樂,這才能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因為都是小國,所以他們和鄰近國家的人民,都可以面對面互相望得見,彼此還可以聽得到對方雞犬的鳴叫之聲,然而即便他們到了老死,也不互相干擾。所謂「民雖老死,不越國門一步,所以禍無由入,奇無由生。」《淺註道德經》

「鄰國相望……」這幾句,是寫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照理說國際間是非常複雜的,可是老子寫來,卻似描寫村落與村落之間的關係,有如現代人所說的「地球村」。

自周室衰微,諸侯爭雄稱霸,國與國之間更是利害相交,互相併吞。針對這一亂象,無論強調尊王攘夷,或高唱講信修睦,都未必是釜底抽薪的辦法。這裡老子只用淡淡幾筆,以描寫村鄰之間的寧靜,來化除國際之間的勾心鬥角,平息了將起的戰亂。

古今中外,國際間的一切亂源就是在一個「欲」字,「大國眾民」之難治,也是在於他們的多欲。如果能化除「欲」,雖處「大國眾民」,猶如「小國寡民」;國與國、人與人的關係,如「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也就是聲氣相通;而「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也就是指不以利害相交,不以物欲相往來,人民淳樸相守,各安其自然,各享其無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